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國際法和國際政治視角剖析
發(fā)布時間:2021-10-22 22:09
美國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動是以國際法為借口達致其政治目的。盡管美國聲稱其目的是為挑戰(zhàn)中國的"過度海洋主張",但其論點在國際法上不能成立。美國相關行動的根本原因是美國認定中國為其戰(zhàn)略競爭對手,直接原因則是認為中國的南海島礁建設影響到美國在印太地區(qū)的霸權。而域外大國和部分南海周邊國家基于本國在南海的利益考量對南海航行自由行動表示支持,希望以此削弱中國對南海的管控;谀虾(zhàn)略博弈的長期性,中國應從戰(zhàn)略和具體層面采取綜合應對舉措。
【文章來源】: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37(06)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美國挑戰(zhàn)中國“過度海洋主張”的國際法剖析
(一)過度的直線基線
(二)軍艦的無害通過須獲得事先批準
(三)無效的潛在領海主張
(四)在毗連區(qū)主張“安全”事項的管轄權
(五)在專屬經(jīng)濟區(qū)主張安全管轄權
(六)對外國在專屬經(jīng)濟區(qū)內(nèi)的情報收集活動要求經(jīng)過同意
二、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本質(zhì)、動因與影響
(一)美國“航行自由計劃”的本質(zhì)
(二)美國加強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動因
(三)相關國家對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反應
三、應對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對策
(一)戰(zhàn)略層面
(二)具體層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洋中群島劃定直線基線問題研究[J]. 郭中元,鄒立剛. 河北法學. 2019(09)
[2]南海爭端的和平解決:大國政治和小國政治的互動[J]. 江河.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02)
[3]航行自由的法律邊界與制度張力[J]. 楊澤偉. 邊界與海洋研究. 2019(02)
[4]中美南海航行自由爭議的焦點法律問題及其應對[J]. 王傳劍,李軍. 東南亞研究. 2018(05)
[5]均勢制衡與特朗普政府“印太”戰(zhàn)略論析[J]. 劉勝湘,辛田. 當代亞太. 2018(03)
[6]專屬經(jīng)濟區(qū)安全與航行自由的衡平——以美國“航行自由行動”為例[J]. 江河,洪寬. 太平洋學報. 2018(02)
[7]美國“過度海洋主張”理論及實踐的批判性分析[J]. 包毅楠. 國際問題研究. 2017(05)
[8]論南沙群島的群島地位[J]. 王軍敏. 法治研究. 2016(04)
[9]國家安全視角下的航行自由[J]. 袁發(fā)強. 法學研究. 2015(03)
[10]論海洋自由與航行自由權利的邊界[J]. 張湘蘭,張芷凡. 法學評論. 2013(02)
本文編號:3451923
【文章來源】: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37(06)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美國挑戰(zhàn)中國“過度海洋主張”的國際法剖析
(一)過度的直線基線
(二)軍艦的無害通過須獲得事先批準
(三)無效的潛在領海主張
(四)在毗連區(qū)主張“安全”事項的管轄權
(五)在專屬經(jīng)濟區(qū)主張安全管轄權
(六)對外國在專屬經(jīng)濟區(qū)內(nèi)的情報收集活動要求經(jīng)過同意
二、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本質(zhì)、動因與影響
(一)美國“航行自由計劃”的本質(zhì)
(二)美國加強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動因
(三)相關國家對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反應
三、應對美國南海航行自由行動的對策
(一)戰(zhàn)略層面
(二)具體層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洋中群島劃定直線基線問題研究[J]. 郭中元,鄒立剛. 河北法學. 2019(09)
[2]南海爭端的和平解決:大國政治和小國政治的互動[J]. 江河. 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02)
[3]航行自由的法律邊界與制度張力[J]. 楊澤偉. 邊界與海洋研究. 2019(02)
[4]中美南海航行自由爭議的焦點法律問題及其應對[J]. 王傳劍,李軍. 東南亞研究. 2018(05)
[5]均勢制衡與特朗普政府“印太”戰(zhàn)略論析[J]. 劉勝湘,辛田. 當代亞太. 2018(03)
[6]專屬經(jīng)濟區(qū)安全與航行自由的衡平——以美國“航行自由行動”為例[J]. 江河,洪寬. 太平洋學報. 2018(02)
[7]美國“過度海洋主張”理論及實踐的批判性分析[J]. 包毅楠. 國際問題研究. 2017(05)
[8]論南沙群島的群島地位[J]. 王軍敏. 法治研究. 2016(04)
[9]國家安全視角下的航行自由[J]. 袁發(fā)強. 法學研究. 2015(03)
[10]論海洋自由與航行自由權利的邊界[J]. 張湘蘭,張芷凡. 法學評論. 2013(02)
本文編號:34519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45192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