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昭陵二駿”境外追索的法律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1 10:04
中國是擁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期間經(jīng)歷眾多王朝政權(quán)的更迭與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轉(zhuǎn)變和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而文物則是囊括了以上所有精華之所在。對于我們來說,了解和研究文物是認知數(shù)千年歷史文化最為直觀的一種手段和方法。以史為鑒,可知興替,而借以歷史文物來弘揚民族文化則對于增強民族情感和堅持文化自信有著重要的作用。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國力逐漸衰弱,雖然民國政府想通過法律手段對文物進行保護,但困于外敵入侵,軍閥混戰(zhàn),各處戰(zhàn)事頻發(fā),社會起伏動蕩,僅有的法律法規(guī)也無法得到有效施行,導(dǎo)致大量珍貴文物被非法盜取開掘,很多甚至是直接以盜竊的手段掠奪,后經(jīng)非法手段轉(zhuǎn)手流至海外,目前,有大量的文物或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或被私人買家收藏。中國文物學會統(tǒng)計,有超過一千萬件文物現(xiàn)流失在海外,其中,還有大量的文物被收藏于歐美等國家的知名博物館中。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大多是具有悠久年代和豐富歷史沉淀的產(chǎn)物,且不談對于考古學和歷史學的價值,即使是對于整個華夏文明的完整性和民族情感來說,散落于海外的文物也是無價之寶。而近年來,我國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一直在努力追索流失文物,但成功追索的案例卻寥寥數(shù)幾,已經(jīng)成功返...
【文章來源】: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二、問題的提出
三、選題的背景
四、文獻綜述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論文結(jié)構(gòu)
第一章 流失文物追索的基本問題研究
第一節(jié) 流失文物概述界定與追索
一、文物及流失文物的界定
二、我國流失文物追索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 流失文物追索學術(shù)觀點之爭
一、文化民族主義
二、文化國際主義
三、兩種觀點對文物追索的影響
第二章 依據(jù)國際公約追索“昭陵二駿”的法律障礙
第一節(jié) 有關(guān)流失文物追索的國際公約
一、1954年《武裝沖突情況下保護文化財產(chǎn)公約》
二、1970年《關(guān)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chǎn)和非法轉(zhuǎn)讓其所有權(quán)的方法的公約》
三、1995年《國際統(tǒng)一私法協(xié)會關(guān)于被盜和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
第二節(jié) 運用國際公約追索“昭陵二駿”的缺陷及其分析
一、“昭陵二駿”的前世今生
二、國際公約的約束力有限
三、國際公約的溯及力問題
第三章 以境外訴訟追索“昭陵二駿”的法律問題研究
第一節(jié) 訴訟主體資格的問題
一、美國訴Schultz案
二、伊朗訴巴拉卡特美術(shù)館案
第二節(jié) 法律適用問題
一、物之所在地法
二、來源國法則
三、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
第三節(jié) 善意購買人的問題
一、善意購買人的定義
二、美國對善意購買人的規(guī)定
三、國際公約中對流失文物善意購買人的規(guī)定
第四節(jié) 時效制度的問題
一、要求并拒絕規(guī)則
二、發(fā)現(xiàn)規(guī)則
第五節(jié) 外國公法的域外效力問題
一、外國公法無域外效力
二、巴拉卡特案引發(fā)的思考
第四章 對我國流失文物追索的建議
第一節(jié) 重視運用境外訴訟途徑追索流失文物
一、我國境外訴訟追索流失文物的案例
二、境外訴訟途徑追索流失文物的價值和意義
第二節(jié) 我國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尚需解決的問題
一、完善我國文物保護相關(guān)立法為境外訴訟提供有利支持
二、針對我國被非法盜掘并流失海外的文物建立信息收錄系統(tǒng)
三、及時向國際組織通報流失文物的相關(guān)情況
第三節(jié) 運用多種途徑追索流失文物
一、《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博物館職業(yè)道德準則》的軟法意義
二、加強外交及國際合作途徑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博物館職業(yè)道德準則》的法律意義[J]. 王云霞,胡姍辰. 東南文化. 2018(01)
[2]我國海外流失文物回歸途徑的實證分析[J]. 余萌. 武大國際法評論. 2018(01)
[3]昭陵兩駿流失海外真相新證[J]. 陳文平. 收藏. 2017(02)
[4]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法律問題探究——以比較法與國際私法為視角[J]. 霍政欣. 武大國際法評論. 2010(S1)
[5]論外國法查明責任的分配——兼涉外海事審判視角[J]. 向明華.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3)
[6]中國索還走私文物案例[J]. 曹兵武. 國際博物館(中文版). 2009(Z1)
[7]境外訴訟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沖突法問題——伊朗政府訴巴拉卡特美術(shù)館案及其啟示?[J]. 杜濤. 比較法研究. 2009(02)
[8]國際法視野下中國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策略研究[J]. 高升.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6)
[9]文化遺產(chǎn)法的立場:民族主義抑或國際主義[J]. 王云霞,黃樹卿. 法學家. 2008(05)
[10]從丹麥返還文物案談境外追索文物的法律問題[J]. 黃風,馬曼. 法學. 2008(08)
博士論文
[1]國際流失文化財產(chǎn)返還法律問題研究[D]. 遲君輝.華東政法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論埃及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法律制度[D]. 劉芳.湘潭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335964
【文章來源】: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二、問題的提出
三、選題的背景
四、文獻綜述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論文結(jié)構(gòu)
第一章 流失文物追索的基本問題研究
第一節(jié) 流失文物概述界定與追索
一、文物及流失文物的界定
二、我國流失文物追索現(xiàn)狀
第二節(jié) 流失文物追索學術(shù)觀點之爭
一、文化民族主義
二、文化國際主義
三、兩種觀點對文物追索的影響
第二章 依據(jù)國際公約追索“昭陵二駿”的法律障礙
第一節(jié) 有關(guān)流失文物追索的國際公約
一、1954年《武裝沖突情況下保護文化財產(chǎn)公約》
二、1970年《關(guān)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chǎn)和非法轉(zhuǎn)讓其所有權(quán)的方法的公約》
三、1995年《國際統(tǒng)一私法協(xié)會關(guān)于被盜和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
第二節(jié) 運用國際公約追索“昭陵二駿”的缺陷及其分析
一、“昭陵二駿”的前世今生
二、國際公約的約束力有限
三、國際公約的溯及力問題
第三章 以境外訴訟追索“昭陵二駿”的法律問題研究
第一節(jié) 訴訟主體資格的問題
一、美國訴Schultz案
二、伊朗訴巴拉卡特美術(shù)館案
第二節(jié) 法律適用問題
一、物之所在地法
二、來源國法則
三、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
第三節(jié) 善意購買人的問題
一、善意購買人的定義
二、美國對善意購買人的規(guī)定
三、國際公約中對流失文物善意購買人的規(guī)定
第四節(jié) 時效制度的問題
一、要求并拒絕規(guī)則
二、發(fā)現(xiàn)規(guī)則
第五節(jié) 外國公法的域外效力問題
一、外國公法無域外效力
二、巴拉卡特案引發(fā)的思考
第四章 對我國流失文物追索的建議
第一節(jié) 重視運用境外訴訟途徑追索流失文物
一、我國境外訴訟追索流失文物的案例
二、境外訴訟途徑追索流失文物的價值和意義
第二節(jié) 我國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尚需解決的問題
一、完善我國文物保護相關(guān)立法為境外訴訟提供有利支持
二、針對我國被非法盜掘并流失海外的文物建立信息收錄系統(tǒng)
三、及時向國際組織通報流失文物的相關(guān)情況
第三節(jié) 運用多種途徑追索流失文物
一、《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博物館職業(yè)道德準則》的軟法意義
二、加強外交及國際合作途徑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博物館職業(yè)道德準則》的法律意義[J]. 王云霞,胡姍辰. 東南文化. 2018(01)
[2]我國海外流失文物回歸途徑的實證分析[J]. 余萌. 武大國際法評論. 2018(01)
[3]昭陵兩駿流失海外真相新證[J]. 陳文平. 收藏. 2017(02)
[4]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法律問題探究——以比較法與國際私法為視角[J]. 霍政欣. 武大國際法評論. 2010(S1)
[5]論外國法查明責任的分配——兼涉外海事審判視角[J]. 向明華.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3)
[6]中國索還走私文物案例[J]. 曹兵武. 國際博物館(中文版). 2009(Z1)
[7]境外訴訟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沖突法問題——伊朗政府訴巴拉卡特美術(shù)館案及其啟示?[J]. 杜濤. 比較法研究. 2009(02)
[8]國際法視野下中國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策略研究[J]. 高升.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6)
[9]文化遺產(chǎn)法的立場:民族主義抑或國際主義[J]. 王云霞,黃樹卿. 法學家. 2008(05)
[10]從丹麥返還文物案談境外追索文物的法律問題[J]. 黃風,馬曼. 法學. 2008(08)
博士論文
[1]國際流失文化財產(chǎn)返還法律問題研究[D]. 遲君輝.華東政法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論埃及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法律制度[D]. 劉芳.湘潭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3359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3359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