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瑕疵設立法律后果的比較研究及完善
本文關鍵詞:公司瑕疵設立法律后果的比較研究及完善
【摘要】:公司是經(jīng)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一些公司在設立過程中存在著程序或實質上的瑕疵,從而對公司的經(jīng)營、社會經(jīng)濟秩序和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損害。本文通過對公司瑕疵設立一般理論的研究和兩大法系國家對公司瑕疵設立的處理進行比較,對我國《公司法》在處理公司瑕疵設立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針對我國瑕疵設立制度提出完善的建議。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公司 瑕疵設立 撤銷 訴訟制度
【分類號】:D922.291.91
【正文快照】: 一、公司瑕疵設立概述公司的設立是一系列的法律行為,是指設立人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guī)定,在公司成立之前為組建公司進行的、目的在于取得法律主體資格的活動。作為法人的一種,公司的設立必須采取和完成多種連續(xù)的準備行為。當公司設立完成后,符合法律規(guī)定要求的,被依法核準登記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羅曉晴;;試析我國公司瑕疵設立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完善[J];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2 劉肖君;;公司瑕疵設立的法律研究[J];法制與經(jīng)濟(中旬刊);2011年06期
3 葛現(xiàn)琴;兩大法系公司瑕疵設立處理模式的比較與借鑒[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4 石彪;;公司瑕疵設立及救濟制度比較研究[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米興平;公司設立的合法性問題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曉東;公司瑕疵設立制度的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2 王樹玲;論公司設立瑕疵及救濟途徑的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王曉娟;公司登記不實的法律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羅曉晴;公司瑕疵設立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5 潘旭;公司瑕疵設立法律規(guī)制研究[D];湘潭大學;2006年
6 李戀丹;公司設立瑕疵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7 郭鹿敏;論違法行政行為撤銷權的限制[D];南京大學;2012年
8 范月柯;公司設立無效制度之研究[D];煙臺大學;2012年
9 程璐;論公司瑕疵設立撤銷制度[D];寧波大學;2012年
10 李進;公司設立無效下的債權人利益保護機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李愛民;公司人格否認原則的適用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2 王建文;;公司瑕疵設立制度理念比較研究——我國公司瑕疵設立制度批判與理論建構[J];商業(yè)經(jīng)濟與管理;2007年01期
3 房紹坤,王洪平;公司瑕疵設立的法人格規(guī)制[J];中國法學;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昊;唐偉民;;關于公司瑕疵設立救濟制度的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2 抗紅;吳艷芳;;獨立董事制度的法律環(huán)境約束——以民事賠償訴訟制度完善為例[J];政法學刊;2008年01期
3 梅奕敏;;正當程序為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具體適用之必要[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朱青沙;;淺論票據(jù)喪失的普通訴訟救濟制度[J];法制與社會;2009年15期
5 丁國峰;;反壟斷法私人實施的法理基礎和具體路徑[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6 董士忠;;芻議我國股東訴訟制度的缺陷及完善[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7 華軍;花秀駿;;論我國失票訴訟制度及其適用[J];人民司法;2006年09期
8 丁國鈺;任洪濤;;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完善初探——香港法院法定衍生訴訟案例分析[J];上海商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9 肖柳珍;;醫(y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新視角——基于美國醫(yī)療過失訴訟與醫(yī)療保險關聯(lián)性的分析路徑[J];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1年07期
10 官本仁;股東代表訴訟初探[J];福建論壇(經(jīng)濟社會版);2000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國平;;芻議我國股東訴訟制度的缺與失[A];中國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2 吳俐敏;;淺議公司國有股股東權的行使[A];首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0年
3 宋一欣;;證券市場虛假陳述民事賠償訴訟制度若干問題的思考[A];第三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實務卷)[C];2003年
4 陳少英;謝徽;;試論監(jiān)督用稅權——一項不應忽視的納稅人權利[A];城市經(jīng)濟與微區(qū)位研究——全國城市經(jīng)濟地理與微區(qū)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茍建華;;股東派生訴訟若干問題探討[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6 趙宇;;股東代表訴訟還是侵權訴訟[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7 朱培;;初探股東代表訴訟制度[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1年
8 王可;;股東派生訴訟及其在我國適用的一些問題——原告主體資格限制制度在我國的特殊性[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9 周世虹;王永平;;公司決議效力訴訟制度探析[A];投資者保護與公司治理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蔡先紅;;淺議對公司法人格的否認[A];首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韜;建立股市民事賠償訴訟制度勢在必行[N];人民日報;2001年
2 安徽大學 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 董明芳邋王帥;納稅人訴訟制度之構建[N];人民法院報;2008年
3 記者 鄧克珠;最高法院正制定公司訴訟司法解釋[N];法制日報;2006年
4 特約法治評論員 師安寧;公司解散訴訟制度析疑(一)[N];人民法院報;2010年
5 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宋一欣律師;股東代表訴訟與中小投資者保護[N];證券時報;2004年
6 錢衛(wèi)清;完善小股東權利司法救濟制度的建議[N];法制日報;2006年
7 劉行;讓股東派生訴訟制度落地生根[N];法制日報;2007年
8 水振華;建立公司章程訴訟制度之設想[N];江蘇法制報;2007年
9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軍隊、武警部隊、政法機關移交、撤銷企業(yè)和與黨政機關脫鉤企業(yè)相關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N];人民法院報;2001年
10 特約法治評論員 師安寧;公司解散訴訟制度析疑(三)[N];人民法院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德樞;一人公司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2 傅穹;重思公司資本制原理[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3 阮世能;公司監(jiān)督機制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4 丁丁;商業(yè)判斷規(guī)則研究——兼論完善我國《公司法》中的董事責任體系[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1年
5 唐保銀;中國公司法經(jīng)濟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6 沈樂平;規(guī)范企業(yè)集團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7 徐曉松;論公司資本監(jiān)管[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8 周學峰;公司審計與專家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9 孫加瑞;公司股東權訴訟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薄燕娜;股東出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霞;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3年
2 李文明;公司設立登記瑕疵及其法律救濟[D];湖南大學;2004年
3 楊二梅;公司瑕疵設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4 肖勇;公司瑕疵設立問題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4年
5 閆朋啟;操縱市場行為的民事責任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6 蔣浩;論我國公司監(jiān)事(會)代表訴訟制度及其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7 梁宏勇;公司瑕疵設立制度研究[D];外交學院;2005年
8 趙盛和;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9 陳南男;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10 陳義華;股份有限公司監(jiān)事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5565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55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