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勞務出資的可行性分析的制度構建
本文關鍵詞:股東勞務出資的可行性分析的制度構建
【摘要】:隨著我國知識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勞動者的經營管理能力和技術水平在公司發(fā)展中被賦予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勞務資本也因公司經營性的需要開始出現(xiàn)于人們的視線。但是作為一種新型出資形式,勞務出資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實踐操作中的困難仍未得到我國《公司法》的承認,在《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中甚至明文禁止了此種出資方式。勞務出資受限的主要原因在于“資本信用”理念下,公司的注冊資本就是責任資本,而勞務因其本身的難以確定性、評估隨意性以及不可轉讓性難以實現(xiàn)債權擔保功能,最終被排除在公司出資形式之外。本文試圖通過邏輯分析、比較分析等方法在對勞務出資進行界定的基礎上,,分析勞務出資的可行性,并對勞務出資的制度構建提供自己的建議,以完善我國公司資本制度。 論文分為四個章節(jié): 第一章對勞務以及勞務出資的概念進行分析,總結勞務和勞務出資的特征,探討了何種勞務才具備出資的條件,得出勞務是否能夠出資的關鍵在于其是否具備專長性,它不應是所有普通員工所擁有的一般性體力勞動,而應是能夠創(chuàng)造特殊價值的勞務的結論。 第二章對當前世界各國對勞務出資的立法現(xiàn)狀進行梳理,利用比較分析的方法,通過分析比較我國《合伙企業(yè)法》與《公司法》在勞務出資方面的不同規(guī)定以及外國立法對勞務出資的不同態(tài)度,概括出勞務出資之所以受到限制的理由。 第三章從反對勞務出資的理由出發(fā),重點分析勞務資本的評估確定問題以及轉讓流通等問題。勞務資本的價值可由股東通過協(xié)議的方式確定,但該確定并非隨意的,應當參照專業(yè)評估機構作出的結論進行。出資標的的可轉讓性是資本信用理念下的要求,資產信用理念下將無需強調,但即便在資本信用理念下,基于公司及債權人對于可轉讓性這兩個層面的不同理解和要求,通過法律責任的規(guī)制以及協(xié)議的確定,勞務不能脫離出資人獨立轉讓并不能影響公司的債權擔保。由此得出勞務出資具有可行性的結論。 第四章基于勞務出資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制度構建,文章分別從勞務的激勵與約束機制、評估機制、責任機制、風險機制和資產信用體系建設五大方面展開,重點介紹了勞務出資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勞務資本評估的相關方法以及其會計處理、出資瑕疵的法律責任等問題,試圖為勞務出資的制度構建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勞務出資 可行性分析 制度構建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2.291.9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導言10-13
- 一、 緒論10-11
- 二、 文獻綜述11-13
- 第一章 勞務出資的概念及特征13-18
- 第一節(jié) 勞務及勞務出資的概念13-15
- 一、 勞務的概念13
- 二、 勞務出資的界定13-15
- 第二節(jié) 勞務出資的特征15-18
- 一、 無形性15-16
- 二、 人身依附性16
- 三、 過程性16
- 四、 價值非恒定性16-17
- 五、 價值不易量化性17
- 六、 利潤增值性17-18
- 第二章 當前各國對勞務出資的立法現(xiàn)狀18-23
- 第一節(jié) 外國立法對勞務出資的規(guī)定18-19
- 第二節(jié) 當前我國對勞務出資的立法現(xiàn)狀19-21
- 第三節(jié) 限制勞務出資的理由21-23
- 第三章 我國勞務出資的可行性分析23-30
- 第一節(jié) 勞務出資的確定標準及評估標準分析23-25
- 第二節(jié) 勞務出資的價值現(xiàn)存性分析25-26
- 第三節(jié) 勞務出資的獨立轉讓性分析26-28
- 第四節(jié) 我國公司法對勞務出資的立法干預和意思自治分析28-30
- 第四章 我國勞務出資的制度構建30-42
- 第一節(jié) 建立勞務出資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30-32
- 一、 確立勞務出資的激勵機制30-31
- 二、 確立勞務出資的約束機制31-32
- 第二節(jié) 建立勞務資本的評估機制32-35
- 一、 評估原則的確立32
- 二、 評估機構的選擇32-33
- 三、 評估程序的實行33
- 四、 評估方式的確定33
- 五、 評估監(jiān)督的建立33-34
- 六、 勞務出資的會計處理34-35
- 第三節(jié) 確立勞務出資者和勞務評估者的法律責任35-37
- 一、 確立勞務出資者的法律責任35-37
- 二、 確立勞務評估者的法律責任37
- 第四節(jié) 建立勞務出資的風險防范機制37-38
- 一、 設立勞務重新評估制度37-38
- 二、 設立出資者強制人身保險制度38
- 第五節(jié) 建立健全資產信用體系38-42
- 一、 完善勞務出資者的信息公開制度40
- 二、 建立一套監(jiān)控公司資產流向的法律制度40
- 三、 賦予債權人對公司財務審計的申請權40-42
- 結語42-44
- 參考文獻44-46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46-47
- 致謝47-4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薄燕娜;股東出資形式多元化趨勢下的勞務出資[J];政法論壇;2005年01期
2 曾卓紅;劉明軍;;勞務和人力資本出資制度探析[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喻白薇;;試論公司勞務出資[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5期
4 許巧云;;有限責任公司勞務出資探析[J];知識經濟;2011年14期
5 羅穎姝;;勞務出資必要性及其限制問題探究[J];法制與社會;2008年24期
6 蔣東東;許昭輝;;試論公司法中的勞務出資制度[J];文史博覽(理論);2009年12期
7 逯堯;;論人力資本是否可以作為股東的出資形式[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年05期
8 楊曉慶;;當前我國股東勞務出資合法化問題論析[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9 趙崢;;關于勞務出資的可行性分析[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10 隋淑靜;;“神秘”的“勞務出資”關于合伙人與股東以勞務出資的立法規(guī)定分析[J];中國律師;2010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宗勝;;是非曲直法庭辯分明[A];中國合同法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2 程守太;熊永文;;公司治理推行獨立司法監(jiān)理制度的可行性[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3 薛夷風;;日本有限責任合伙發(fā)展的新動向——以日本合同公司法律性質的探析為視角[A];中國商法年刊(2006)——合伙與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4 曹新明;;構建促進知識產權產業(yè)化制度基本問題淺析——以國家知識產權戰(zhàn)略為視角[A];中國知識產權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任曉林;;政府能力:從制度構建到重振精神[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矯海霞;;和諧社會的制度構建探微[A];社會轉型中的和諧社會構建——上海市黨校系統(tǒng)“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李明華;張經輝;;自然保護區(qū)公眾參與制度研究[A];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與環(huán)境資源法的熱點問題研究——2006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三)[C];2006年
8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量刑監(jiān)督制度研究課題組;沈新康;;和諧社會語境中量刑監(jiān)督的實踐與制度構建[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蔣憲平;;試論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國的構建[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10 郭承浩;李玉新;張曦;;試論刑事被害人補償制度若干問題[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佳;勞務出資的會計核算[N];財會信報;2005年
2 喬延彬;職工持股引發(fā)勞務出資問題分析[N];江蘇法制報;2007年
3 錢軍邋周國慶;家族企業(yè)改制 股權轉讓惹訟[N];江蘇法制報;2007年
4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人民法院 喬延彬;我國職工持股制度的思考[N];人民法院報;2007年
5 高翠群;資本金形成的幾種方式[N];財會信報;2006年
6 王博;法院有權這樣處置我的投資嗎[N];山西經濟日報;2003年
7 記者 周滬;一百華聯(lián)合并獲股東會通過[N];中國證券報;2004年
8 于鳳衛(wèi) 劉桂蘭;擅自召開股東會議取消他人股東地位,違法![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3年
9 ;是否全流通 股東會將有決定權?[N];汕頭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司濤 林玫娟;煙臺冰輪 股改方案高票通過[N];證券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薄燕娜;股東出資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2 肖湘雄;西部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非貨幣出資模式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3 盧希起;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4 鄭曉燕;論中國服務型政府的制度構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建華;人口流動下的城鄉(xiāng)社會保障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6 靳文靜;性騷擾的侵權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7 金明浩;高?萍紕(chuàng)新中的知識產權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8 郝耀武;中國農村村民自治權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趙東斌;軍人法律地位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10 林志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及其規(guī)律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亮;股東勞務出資的可行性分析的制度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3年
2 劉霞;我國股東勞務出資合法化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3 黃明霞;論股東勞務出資[D];鄭州大學;2011年
4 陳媛媛;經濟法視角下的勞務出資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5 周銘學;勞務出資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6 孫穎;有限合伙中的勞務出資法律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劉春德;人力資本出資問題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8 王海晶;股東勞務出資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9 宋文佳;勞務出資的法律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10 來冰峰;勞務出資法律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5413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54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