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股東派生訴訟的訴訟環(huán)境缺陷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志華;第三部門與公共物品供給:方式選擇及政府作用[J];行政論壇;2003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李伯華;曾菊新;;農村公共物品供給多元化研究——以江漢平原農村飲水安全為例[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2 印華清,王寶明;構建和諧社會呼喚以NGO為功能載體的第三次分配[J];重慶社會科學;2005年09期
3 王桂玲;;論中小投資者保護組織[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王義秋;張巍;;論以公共責任為基礎的高校會計報告[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5年12期
5 張莉;我國經濟轉軌過程中的“第三部門”發(fā)展探析[J];南京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6 李芳;打造我國非營利組織的公信力[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1期
7 張莉,先幼果;第三部門及其在我國發(fā)展的思考[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8 王清玲;;論我國非政府組織的公共責任:缺失與施救對策[J];學會;2007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華;;治理視角下非營利組織的公共責任及其實現(xiàn)機制[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雪華;論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種公共權力的視角[D];吉林大學;2004年
2 任慧穎;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行動與第三領域的建構[D];上海大學;2005年
3 孟剛;建筑產業(yè)化技術與系統(tǒng)綜合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4 徐雪梅;非營利組織管理[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5 李永杰;公民社會組織與社會和諧發(fā)展[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6 郭朋;民營化背景下公用事業(yè)規(guī)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7 寧繼鳴;漢語國際推廣:關于孔子學院的經濟學分析與建議[D];山東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斐;非政府組織發(fā)展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7年
2 石磊;論我國慈善資金的運營及其政府監(jiān)管[D];中南大學;2006年
3 孔令剛;非政府組織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7年
4 陳蘭枝;教育領域第三種力量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5 尹淑坤;PPP模式在中小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服務中的運用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6 彭彥;政府公共物品供給模式轉變對多元經濟主體的回應性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7 陳逸敏;中小投資者保護組織的法律制度探索[D];暨南大學;2005年
8 張忠;從經濟主導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D];同濟大學;2005年
9 薛泉;我國經濟社團的生成、運作及發(fā)展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10 李伯華;基于公共物品理論的江漢平原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焦津洪;論對持少數(shù)股份股東的法律保護[J];中外法學;1995年04期
2 焦津洪;;論對持少數(shù)股份股東的法律保護[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1995年05期
3 羅培新;股東派生訴訟若干問題探討[J];學術交流;1999年03期
4 江偉,段厚省;論股東訴權[J];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03期
5 段厚省;略論股東代表訴訟[J];政治與法律;2000年04期
6 胡震遠;股東派生訴訟的法律保護[J];法學雜志;2000年01期
7 王秋蘭;對我國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派生訴訟幾個問題的探討[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6期
8 陳麗麗;股東派生訴訟的程序設計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影響[J];法學論壇;2000年04期
9 嚴耿斌;股東派生訴訟中的若干法律問題[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10 汪傳才;控制股東的誠信義務與少數(shù)股東的保護[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園文;如何保護小股東的權益[N];中國工商報;2000年
2 ;積極營造維權的法制環(huán)境[N];中國證券報;2001年
3 秦皇島市經濟管理干部學校 何小雙;小股東權益保護制度芻論[N];法制日報;2001年
4 林曉鎳;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請求解散之訴的構建[N];人民法院報;2002年
5 周澎 徐繼華;股東派生訴訟探討[N];江蘇經濟報;2003年
6 邱隆芬;追究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出資責任的主體[N];人民法院報;2003年
7 萬向東 馬雙林;淺析股東派生訴訟中原告權利義務的法律界定[N];人民法院報;2003年
8 劉子平;誠實出資股東可代位起訴抽逃出資的股東[N];人民法院報;2003年
9 舒旭霞;審理股東派生訴訟案件的幾個問題[N];人民法院報;2003年
10 江西財經大學 曾超;芻議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N];上海金融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玫;論我國公司法對股份有限公司小股東權的保護[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年
2 王云峰;論股東派生訴訟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3 游兆興;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孟繁賓;股東派生訴訟制度論[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年
5 呂巍;公司治理視角下的股東派生訴訟制度[D];廈門大學;2002年
6 楊洪泉;英美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7 李皓天;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8 高銳;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9 湯震宇;股東派生訴訟的法律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03年
10 江金滿;現(xiàn)代公司法股東派生訴訟制度比較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5609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56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