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未必是知音傳媒的最優(yōu)選擇
[Abstract]:Zhengzhi media must master the language of capital market, face its investors sincerely, and protect its own interests at the same time. Recently, the news that confidant media is preparing to issue stocks to enter the capital market has caused a great uproar. Some famous people in the cultural circles think that the tone of "confidant" is low, and that it spreads bad culture, so it should not be listed on the market. This kind of proposition seems to be in the air, but in fact it regards capital market as a place of moral judgment, and regards an enterprise's entry into capital market as an honor, which obviously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reality of capital market. Confidant media can be listed, the measurement can only be based o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ecurities Law and the Company Law, in the current IPO (new issu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udit system, of course, it also has to be supervised.
【分類號】:G239.2-F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美萍;;采石女,一路漂泊到《知音》[J];新聞天地;2001年08期
2 胡勛璧;;相互助推方能相得益彰——知音傳媒集團的品牌延伸與多元化經(jīng)營[J];傳媒;2008年09期
3 顧土;;傳播什么[J];中國記者;1993年03期
4 王岳川;傳媒與溝通:對后現(xiàn)代文化交流的透視[J];現(xiàn)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4年01期
5 宋小衛(wèi);簡析保障大眾傳播消費者利益的法律手段[J];新聞與傳播研究;1996年04期
6 ;傳媒文摘[J];新聞記者;1998年12期
7 許力以;加強對書籍傳媒系統(tǒng)的研究[J];圖書發(fā)行研究;1999年02期
8 李喜民,韓冬梅;談報紙傳媒中的科技寫作[J];鄭州牧業(yè)工程高等?茖W校學報;2000年04期
9 徐永青;市場化:中國傳媒合乎邏輯的走向[J];中國測繪;2002年03期
10 ;傳媒[J];新聞周刊;2002年3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突出教育電視特點 強化大眾傳媒意識——關于教育電視節(jié)目發(fā)展趨勢的對話[A];中國教育電視:挑戰(zhàn)與對策——第四屆中國教育電視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3年
2 葛艷芳;;吸引·共生·雙贏——職業(yè)體育的傳媒關系研究[A];第五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第二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劉玉清;;老虎和老鼠[A];中國編輯研究(2003)[C];2003年
4 黃奇瑋;戴進;;知識經(jīng)濟時代我國體育傳媒的產(chǎn)業(yè)發(fā)展趨勢[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5 彭偉步;;恐怖主義傳媒心理戰(zhàn)[A];第五屆全國新聞與傳播心理研討會暨中國心理學會新聞與傳播心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方玲;;教師和學生都要做文本的知音——開展“對話式”教學的一點體悟[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7 周鴻鐸;;序[A];首屆中國傳媒經(jīng)濟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7年
8 ;英美期刊仍是最具影響力的傳媒之一[A];“中國期刊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9 羅選民;;文化傳播與翻譯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10 趙國華;高瞻;;我國職業(yè)籃球與體育傳媒互動發(fā)展戰(zhàn)略與模式體系研究[A];第五屆全國青年體育科學學術會議、第二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馮源;奧運電視轉(zhuǎn)播能否重組體育傳媒格局[N];市場報;2005年
2 記者 李邦田;張術平會見太合傳媒客人[N];濟寧日報;2008年
3 劉保全;《傳媒觀察》再次入選全國新聞核心期刊[N];新華日報;2008年
4 尤游;聲影傳媒下的湘中小村[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5 洪波;建設北部灣(廣西)出版?zhèn)髅交氐膽?zhàn)略構(gòu)想[N];廣西日報;2009年
6 叢林;濱湖牽手虎8傳媒打造東方“好萊塢”[N];無錫日報;2009年
7 肖羅;中原出版?zhèn)髅奖本┏霭婊剡\營良好[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朱熹妍;優(yōu)揚傳媒:變現(xiàn)動漫潮[N];經(jīng)濟觀察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王坤寧;北方聯(lián)合出版?zhèn)髅娇绲貐^(qū)打造“航母”初見端倪[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10 記者 姜琳琳;儲備區(qū)發(fā)力 定福莊傳媒基地年內(nèi)啟動[N];北京商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春陽;成就卓越:傳媒產(chǎn)品創(chuàng)新研究——一種行為與能力的分析范式[D];復旦大學;2004年
2 孫寶國;18世紀以前歐洲文字傳媒與社會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葉樂陽;大眾傳媒產(chǎn)業(y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4 李靜;醫(yī)學、現(xiàn)代國家與傳媒[D];復旦大學;2009年
5 余麗麗;社會轉(zhuǎn)型與媒介的社會控制[D];復旦大學;2003年
6 沈薈;透視傳媒信譽資本[D];復旦大學;2003年
7 楊斌;消費文化與中國20世紀90年代美術[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8 蔡敏;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傳媒文化轉(zhuǎn)型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9 李川;我國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政策有效性評價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10 馬理;傳媒的雙刃[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應啟宏;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信息平臺規(guī)劃[D];上海海事大學;2003年
2 劉源超;轉(zhuǎn)型期的中國傳媒產(chǎn)業(yè)問題研究與對策分析[D];重慶大學;2003年
3 張瑞雪;論傳媒文學批評[D];山東大學;2005年
4 王利平;傳媒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5 王瑩;消費主義與我國傳媒的“消費時代”[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6 覃柳;輿論、傳媒及其對中美關系的影響[D];外交學院;2004年
7 張名章;新聞娛樂化現(xiàn)象探論[D];廣西大學;2004年
8 王立軍;中國國家形象建構(gòu)中的傳媒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慶林;草根組織在傳媒作用下空間拓展的可能性[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10 歐尚輝;傳媒產(chǎn)業(yè)資本運營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3964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39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