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股東派生訴訟案件的審理
本文選題:股東派生訴訟 + 公司利益; 參考:《法律適用》2004年03期
【摘要】:正 股東派生訴訟,作為各種小股東權益保障的最終救濟方式,[1]是現(xiàn)代兩大法系國家普遍接受并加以規(guī)定的制度。然而,我國《公司法》、《民事訴訟法》對此未作明文規(guī)定,這十分不利于股東權益特別是對小股東權益的保護。近年來,隨著公司實踐的不斷深入,諸如公司控股股東抽逃出資、股
[Abstract]:As the ultimate remedy for the protection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derivative action of positive shareholders [1] is generally accepted and regulated by the countries of modern two legal systems.However, China's Company Law and the Code of Civil procedure do not explicitly stipulate this, which is very unfavorable to the protection of sharehold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especially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corporate practice, such as the company's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to withdraw capital, shares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分類號】:D922.29;D9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丘遠良;論對中小股東的保護[J];當代法學;200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宗志強;論我國公司內(nèi)部訴權制度的完善[J];法律適用(國家法官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2 徐鳳霞;杜松林;;論中小股東的利益保護[J];甘肅農(nóng)業(yè);2006年11期
3 陸昊;牛剛;;企業(yè)并購關聯(lián)交易損害股東利益的治理[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貴學;淺析我國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2 吳麗雪;論我國《公司法》對股東權的保護[D];廈門大學;2001年
3 李玫;論我國公司法對股份有限公司小股東權的保護[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2年
4 毛飛;美國法上異議股東估價權制度及該制度在中國公司法上的構建[D];廈門大學;2002年
5 黃彥杰;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的公司法規(guī)制[D];蘇州大學;2003年
6 彭立群;論證券投資者權利保護法律制度[D];湘潭大學;2003年
7 王孟榮;公司非破產(chǎn)清算制度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8 鐘向能;股份有限公司小股東權益保障制度研究[D];貴州大學;2007年
9 蔡軍;有限責任公司大股東侵犯小股東權益及其解決[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10 魏俊輝;股東大會與董事會權力配置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黃湘源;[N];中國證券報;200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濱,曹順明;股東派生訴訟的合理性基礎與制度設計[J];法學研究;2004年04期
2 李愛欣,朱強;論股東派生訴訟制度[J];河北法學;2004年02期
3 翟春雷;股東派生訴訟的幾個問題研究[J];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4 楊靜;股東派生訴訟當事人之探討[J];經(jīng)濟師;2004年03期
5 王巖;略論股東派生訴訟的當事人[J];前沿;2002年11期
6 周細波,伍芬艷;關于股東派生訴訟制約機制的探討[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7 胡靜靜;論我國公司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構建[J];法治論叢;2004年05期
8 劉海蓉;股東訴權的程序保障[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9 羅培新;股東派生訴訟若干問題探討[J];學術交流;1999年03期
10 段逸超;股東派生訴訟的法理探析[J];河北法學;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可;;股東派生訴訟及其在我國適用的一些問題——原告主體資格限制制度在我國的特殊性[A];當代法學論壇(二○○九年第2輯)[C];2009年
2 茍建華;;股東派生訴訟若干問題探討[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3 廉恩臣;;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A];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jīng)濟業(yè)務委員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4 吳大希;;股東派生訴訟在程序法上若干問題的探討[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5 趙佶和;;股東代位訴訟的法理及運作[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職業(yè)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3年
6 丁丁;潘方方;;論股東派生爭議的可仲裁性[A];中國仲裁與司法論壇暨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孔德明;;輸血型丙肝的審查與認定一例報告[A];江蘇省法院系統(tǒng)第七屆法庭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8 王進;;網(wǎng)絡域名的權益保護——杭州都快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訴王××計算機網(wǎng)絡域名不正當競爭一案評析[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知識產(chǎn)權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中國律師知識產(chǎn)權高層論壇論文集(下)[C];2009年
9 溫旭;;專利被告應訴的十大策略與技巧——淺談被告如何化險為夷、轉危為安、絕處逢生變被動為主動[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知識產(chǎn)權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中國律師知識產(chǎn)權高層論壇論文集(上)[C];2009年
10 劉德敏;;論我國行政訴訟指導制度的構建[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舒旭霞;審理股東派生訴訟案件的幾個問題[N];人民法院報;2003年
2 周澎 徐繼華;股東派生訴訟探討[N];江蘇經(jīng)濟報;2003年
3 司 偉 梁嘉鴻 何 慶;公司在派生訴訟中的地位[N];人民法院報;2004年
4 聯(lián)合證券婁家杭;從三九醫(yī)藥案不予受理說起[N];證券時報;2003年
5 萬向東 馬雙林;淺析股東派生訴訟中原告權利義務的法律界定[N];人民法院報;2003年
6 證券時報記者 黃婷;加強關聯(lián)交易信披 建立股東派生訴訟機制[N];證券時報;2011年
7 儀征市人民法院 孫曉芳;淺析股東派生訴訟提起權利弊[N];江蘇經(jīng)濟報;2009年
8 天津市武清區(qū)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孫學文;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的具體設計[N];檢察日報;2008年
9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 陳志武;公司法上的股東派生訴訟[N];工人日報;2008年
10 艾 茜;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N];人民法院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浩;股東派生訴訟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劉冬京;我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3 蔣建湘;公司訴訟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4 范世乾;論控制股東濫用控制權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5 黃振中;美國證券法上的民事責任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6 張越;行政訴訟主體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0年
7 楊勤法;論公司治理的司法介入[D];華東政法大學;2007年
8 余素青;法庭言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6年
9 梁鳳云;行政訴訟判決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章曉洪;股東派生訴訟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湯震宇;股東派生訴訟的法律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03年
2 孟繁賓;股東派生訴訟制度論[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2年
3 高銳;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4 李皓天;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5 楊青;論股東派生訴訟[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6 廉恩臣;股東派生訴訟制度論[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7 許明白;論美國派生訴訟程序[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5年
8 楊延忠;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9 張君;股東派生訴訟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10 王娜;股東派生訴訟理論與實務之探討[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397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3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