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公司法論文 >

商事思維下公司財務會計制度重構

發(fā)布時間:2018-03-09 08:00

  本文選題:公司法 切入點:財務制度 出處:《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如果說公司法捍衛(wèi)公司利害關系人的權利,那么財務會計則關照著我們的經濟利益。公司法與財務會計雖然是兩個獨立的學科,但當今司法實踐表明它們不再是涇渭分明的,誰也無法否認在財務會計的技術性表征后它們之間內在的、邏輯上的關系,財務會計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法是公司財務會計制度體系的上位法,應當引領整體財務會計制度建設并發(fā)揮調整會計市場秩序的核心作用。理論與實踐證明經濟越發(fā)展,公司會計越重要。如此重要的會計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科學領域最受公眾譴責與質疑的領域,縱然改革開放以來作為“商業(yè)語言”的財務會計制度從沒有停止改革的步伐,《會計法》、《公司法》以及大量準則等各層次的制度供給從無到有,形式上看不可謂不齊全,但是會計造假依然駭人聽聞,會計師是化妝師等惡劣的社會經濟影響說明改革還是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fā)展需求的。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深入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公司法中的財務會計問題原本是公司法理論與制度研究中的重要內容,但實際卻一直是一塊“短板”,公司法專著和教材大多付之闕如,偶有涉及者也不過是對簡單幾個公司法條款的泛泛提及,到目前為止可查得的國內法學與會計學的博士論文,只有邱海洋博士寫的關于公司分配的相關內容,而沒有一篇系統(tǒng)寫公司法層面上的財務會計制度建設的。沒有深入系統(tǒng)地觸及這一領域就不能全面揭示公司法中財務會計制度的內在特質。 與此同時,財務會計的行業(yè)主管部門實質壟斷了各層次的財務會計制度供給,除了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等部門規(guī)章外,《會計法》以及《公司法》關于財務會計的部分都是交給行業(yè)主管部門獨家起草的,最后定稿也沒有實質改動!稌嫹ā分饕槍︻A算會計具有濃烈的行政法色彩,調整公司商事財務會計的《公司法》的相應制度內容實質上被架空,一方面是數(shù)量上供給不足;另一方面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欠缺,可操作性差,造成大量必要的規(guī)范內容的法律位階由公司法下移到準則與制度等部門規(guī)章中去了,這樣行業(yè)主管部門就擁有規(guī)章的絕對話語權,形成公司財務會計行為實質上的法律規(guī)制不足。毫無疑問,這么重要的領域,決不能完全交給會計行業(yè)與會計師“自治”。商法學者應當走向公司財務會計理論與制度改革的前臺,代表利益相關者同財務會計控制人、會計行業(yè)及會計師展開充分博弈,探尋財務會計制度理論與實踐的理性方向。 造成公司法財務會計理論與制度研究匱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商法學與財務會計的學科融合還不夠緊密,跨學科理論體系沒有完整地建立起來;另一方面更是因為公司財務會計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是錯綜復雜的,在強制性與任意性治理規(guī)范之間缺乏直觀的邊界或分水嶺,難以找到系統(tǒng)研究所必需的邏輯脈絡與切入點。 本文結構是從公司財務會計的理論基礎入手,同時進行公司財務會計制度的縱橫比較研究、提出在公司法中建立財務會計的概念框架,并以資產保全原則為中心順序展開資本制度、分配制度、監(jiān)督制度等研究。 第一部分分析了公司法統(tǒng)馭公司財務會計制度體系的理論基礎,主要包括:經濟學領域的社會成本理論與新制度經濟學理論、社會學領域的關系性契約理論、法學領域的利益相關者理論及西方新資本結構理論等,包括:資本結構的代理成本理論、資本結構的信號模型理論及資本結構的控制權理論等等。 第二部分是制度的比較研究,首先分析了兩大法系建立統(tǒng)一會計法律制度體系的路徑和特征,“法典式”更追求安全,“準則式”更追求效率,指出大陸法系“法典式會計制度”具有較高的法律地位和權威性,在執(zhí)行中具有比較強的司法力度與較大的強制性,可在改良基礎上借鑒。其次,分析了我國商事會計制度行業(yè)主管部門一統(tǒng)天下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根本的原因是公司法對財務會計規(guī)范的實質上的缺失,只有完善公司法上的商事會計制度建設,作為市場經濟基礎的公司商主體及其利害關系人的利益保護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第三部分提出在公司法上構建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新主張,認為公司法統(tǒng)馭財務會計制度體系應從概念框架入手,概念框架是財務會計“商業(yè)語言的音標與普通話”,國內外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瓶頸和出路就在于此,盡管確定概念框架有著方方面面的困難和不準確,但是,會計諺語:近似的正確遠勝過精確的錯誤。文章總結國內外概念框架制定的先進經驗,探討了以資產為核心的七個會計要素的概念標準。 第四部分是公司資本制度研究,從法學與會計學視角分析了傳統(tǒng)公司資本三原則的弊端。認為公司資本三原則既沒有傳統(tǒng)公司法理論所描述的那么神奇和保險,也不是當今一些公司法學者所認為的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的態(tài)度是贊同公司信用的本質是資產信用而不是資本信用,主張資本三原則功能的有限性,堅持放開與規(guī)制相結合的折衷主義,構建以資產保全為中心的公司財務會計制度,以資本為中心的增資減資以及驗資都應當轉為以資產保全為標桿。公司法財務會計制度的目標是改變現(xiàn)行公司法盯在公司某個時點的資本上,而是規(guī)制公司持續(xù)經營期間資產交易的公允性、關聯(lián)交易的公平性、轉投資、對外擔保、捐贈等程序的正當性。 第五部分研究的是公司分配制度而不局限于利潤分配制度,目的是從實質意義與宏觀意義上分析公司分配。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與規(guī)章都沒給出清晰的“公司分配”的概念,實踐中把“公司分配”等同于“利潤分配”,“利潤”或“盈余”等分配對象的內涵設計究竟是資產負債表下的盈余還是收益表下的盈余沒有厘定,外延設計是單純收益盈余還是包括資本盈余與收益盈余的滿計盈余沒有依據(jù)。為此,文章重新界定了“公司分配”概念,發(fā)展完善并理清了利潤分配順序標準,修正了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定分紅比例,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恢復提取法定公益金的公司法法理、規(guī)則及時代意義。 第六部分研究的是公司法財務會計監(jiān)督制度,文章分析了公司法財務會計監(jiān)管的畸形狀態(tài)與矯正路徑,現(xiàn)實財務會計立法與實踐過多賦予公司、行業(yè)主管部門與會計中介機構監(jiān)督權,尤其是2005年公司法修訂確定了全面的法定審計。文章對此提出質疑,認為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本質是監(jiān)督輔助,真正享有監(jiān)督權的是公司最相關的利益關系人股東、債權人及職工等,公司財務會計監(jiān)督權安排應當建立在監(jiān)督利益的基礎上,從“有限理性經濟人”假設及其“成本效益”原則考慮,與自己利益不對稱的監(jiān)督是不現(xiàn)實的。實踐證明全面法定審計也是頗難實行的。主張根據(jù)公司的社會化程度、負債比例的高低、行業(yè)性質及規(guī)模大小等確定是公司法法定審計還是自愿選擇審計。 公司商事會計不同于官廳會計,從終極意義上確定公司賬簿設立、編報義務與責任主體是必要的。《會計法》確定內部會計監(jiān)督主體沒有區(qū)分預算主體與商主體兩類不同的會計主體,所以兩次修改都沒有追尋到公司終極意義上的會計實際控制者。至于監(jiān)督效果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筆者認為忽視所有者和債權人等公司利益相關者的監(jiān)督不是作為經濟法屬性的《會計法》的責任,而是作為商法屬性的《會計法》的過錯,公司法應當確定公司會計內部監(jiān)督主體間的制衡關系。 從公司法的治理機制看,應然的財務會計內部監(jiān)督主體應當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與監(jiān)督有關的是利害關系人財務知情權制度,文章擴展了財務會計的知情權主體,不僅僅局限于股東,通過提出財務會計法律事實理論即財務知情權客體是包含簡單與綜合兩種類型的財務會計層級事實,基于事實區(qū)分及保護商業(yè)秘密的原則,主張公司法應當權衡知情主體與公司的利益大小、財務會計事實性質以及涉商業(yè)秘密程度等,提供直接知情與專家代理知情兩種不同的知情路徑。對債權人來說,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強制債并股理論與制度,符合條件的債權人股東可以通過股東身份享有知情權,不符合條件的普通債權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只能有權知悉綜合性會計法律事實。同時,強化公司實際控制人對公司財務會計的披露義務與法律責任。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F275;D922.26;D922.291.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孝林;研究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四個問題[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2 楊春霞;債權人入主董事會的模式探討[J];財會月刊;2004年24期

3 鄧青超;李俊琪;;論我國的會計目標——兼評受托責任學派和決策有用學派的局限性[J];財務與會計;2002年01期

4 朱星文;論會計的依法治假與以德治假[J];當代財經;2001年12期

5 程安林;會計法律規(guī)范體系屬性對會計信息的影響[J];當代財經;2004年11期

6 王保樹;;非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實踐:現(xiàn)狀與期待——公司治理問卷調查分析[J];當代法學;2008年04期

7 劉迎霜;;公司契約理論對公司法的解讀[J];當代法學;2009年01期

8 王少青;公司債權人保護制度比較分析[J];湖北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9 朱慈蘊;法定最低資本額制度與公司資本充實[J];法商研究;2004年01期

10 付子堂,胡仁智;關于法律功能實現(xiàn)的若干思考[J];法學評論;1999年05期

,

本文編號:15876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5876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34b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