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性司法的理論維度與本土實踐
發(fā)布時間:2017-09-24 17:20
本文關鍵詞:恢復性司法的理論維度與本土實踐
更多相關文章: 恢復性司法 傳統(tǒng)刑事司法 社區(qū)
【摘要】:恢復性司法作為一種對傳統(tǒng)刑事司法補充的刑事司法解決機制,是在總結(jié)傳統(tǒng)刑事制度的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司法模式。它強調(diào)對被害人、加害人、社區(qū)等利益受到損害的“恢復”,追求“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社會狀態(tài),通過談話、傾訴、協(xié)商等方式實現(xiàn)對沖突的解決。然而,傳統(tǒng)的刑事司法強調(diào)對加害人的懲罰,通過刑罰去威懾社會的成員實現(xiàn)預防犯罪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傳統(tǒng)刑事司法與恢復性司法兩者之間的差異,也為我們制定出符合當前“寬嚴相濟”政策的解決對策提供有利保障。 恢復性司法從一個新的視角,讓我們審視犯罪的本質(zhì),并通過新的措施來應對日益復雜的沖突問題,實現(xiàn)我國刑事司法對案件公平公正解決與效率的目標。實現(xiàn)被害人、加害人、社區(qū)和諧關系的理想狀態(tài),同時重視被害人與社區(qū)的重要作用。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結(jié)語構成,正文部分共有四章組成。本文試圖通過對恢復性司法基本理論的簡單描述,分析我國適用恢復性司法的可行性,并提出推進我國恢復性司法建設的建議。 第一章主要介紹了恢復性司法的基本理論,包括恢復性司法的產(chǎn)生,,并重點從程序與價值角度對恢復性司法進行定義論述,同時簡要介紹了國外關于恢復性司法的實踐模式。 第二章從理論上對我國引入恢復性司法在思想、政策、制度、社區(qū)的維度進行簡要闡述,分析出其與我國傳統(tǒng)法律思想及當前形勢政策的契合,并且蘊涵于當前的刑事法律和社區(qū)當中。此外,闡述了秩序的重建和正義的恢復作為其核心價值,分析出其并沒有損害法律權威。 第三章以我國當前關于恢復性司法的相關法律文本和實踐現(xiàn)狀進行分析,因我國現(xiàn)在對恢復性司法沒有專門的法律規(guī)定,僅能運用《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律》的相關法律條文,這就造成了恢復性司法實踐的進行沒有法律依據(jù)。雖然在一些地區(qū)進行著恢復性司法實踐,但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評析。 第四章結(jié)合我國當前“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及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構建,明確恢復性司法定位,同時確定恢復性司法的適用案件范圍、操作程序和相關的配套措施,實現(xiàn)建設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恢復性司法。
【關鍵詞】:恢復性司法 傳統(tǒng)刑事司法 社區(qū)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恢復性司法概述11-16
- 一、 恢復性司法的產(chǎn)生11-12
- 二、 恢復性司法內(nèi)涵12-13
- (一) 程序定義12-13
- (二) 價值定義13
- 三、 恢復性司法引入司法實踐的模式13-16
- (一) 受害人—加害人會談/調(diào)解(Victim - Offender Mediation)14
- (二) 家庭成員/小組會議(Family Group Conferencing)14-15
- (三) 圓桌會議/圈子/團體處刑令(Circle Sentencing)15
- (四) 社區(qū)恢復委員會(Reparative Community Boards)15-16
- 第二章 我國適用恢復性司法的理論維度分析16-25
- 一、 我國適用恢復性司法的理論基礎16-21
- (一) 思想基礎:我國傳統(tǒng)法律思想與和諧社會理念相契合16-17
- (二) 政策基礎:我國“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17-19
- (三) 制度基礎:蘊含于現(xiàn)行的刑事法律中19-20
- (四) 社會基礎:社區(qū)矯正被列入《刑法》20-21
- 二、 恢復性司法與法律權威21-22
- 三、 恢復性司法的核心價值22-25
- (一) 秩序的重建22-23
- (二) 正義的恢復23-25
- 第三章 我國適用恢復性司法的本土實踐25-33
- 一、 我國適用恢復性司法的立法與實踐現(xiàn)狀25-27
- (一) 我國適用恢復性司法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25-26
- (二) 我國當前適用恢復性司法的實踐狀況26-27
- 二、 對我國適用恢復性司法的實踐評析27-30
- (一) 滿足受害人的物質(zhì)賠償與精神安慰27-28
- (二) 利于解決刑事沖突,確立科學犯罪觀和懲罰觀28-29
- (三) 短期自由刑減少,有利于司法資源配置優(yōu)化29-30
- 三、 我國適用恢復性司法實踐層面存在的問題30-33
- (一) 恢復性司法實踐缺乏法律支持30
- (二) 社區(qū)未真正參與恢復性司法過程之中30-31
- (三) 恢復性司法的正義價值未能真正實現(xiàn)31-32
- (四) 恢復性司法的案件適用范圍過于狹窄32-33
- 第四章 建構我國恢復性司法框架33-40
- 一、 明確恢復性司法的法律定位33-34
- 二、 明確恢復性司法在我國適用的范圍34-35
- (一) 明確法律適用的案件范圍34-35
- (二) 明確對重大案件的不能適用35
- 三、 規(guī)范恢復性司法的操作程序35-38
- (一) 適用恢復性司法的程序性條件35-36
- (二) 適用恢復性司法的階段36-37
- (三) 明確恢復性司法專門的中立機構辦理37-38
- (四) 明確恢復性司法協(xié)議的法律效力38
- 四、 建立恢復性司法的相關配套措施38-40
- (一) 建立恢復性司法的監(jiān)督程序38-39
- (二) 建立恢復性司法與社區(qū)矯正的真正對接機制39-40
- 結(jié)語40-41
- 參考文獻41-45
- 致謝4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永東;;從“恢復性司法”看中國法文化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意義[J];北方法學;2009年06期
2 陸詩忠;;恢復性司法“中國化”之制度抗衡問題研究[J];北方法學;2011年06期
3 許健;崔楠;;論突破傳統(tǒng)刑事司法局限的恢復性司法[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4 姚華;;司法參與下的權利實現(xiàn)——恢復性司法視野中被害人權利的保護[J];法學雜志;2011年03期
5 崔勇;劉永紅;秦正發(fā);;我國引入恢復性司法必要性與可行性探討[J];法制與經(jīng)濟(下旬);2011年01期
6 吳宗憲;恢復性司法述評[J];江蘇公安?茖W校學報;2002年03期
7 李衛(wèi)紅;;恢復性司法模式中的被害人權利保護[J];西部法學評論;2009年01期
8 王麗華;盧建平;;我國被害人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河北法學;2009年05期
9 王麗英;楊翠芬;;恢復性司法與“賠錢減刑”的制度化思考[J];河北學刊;2011年01期
10 姚華;高通;;論恢復性司法模式下被害人的訴訟參與[J];河北學刊;2011年03期
本文編號:9124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912498.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