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司法過程中非正式懲罰的運用
本文關(guān)鍵詞:淺析司法過程中非正式懲罰的運用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非正式懲罰 非正式制度 法律懲罰 法官 司法
【摘要】:“非正式懲罰”是相對于正式懲罰,即法律懲罰而提出的概念,是法律之外的懲罰,具體而言是指源自于習俗、慣例、倫理、道德、禁忌、禮儀、規(guī)矩、宗教等非正式的社會制度規(guī)定,由私人、社會團體、民間組織或代表等施加的懲罰,其形式主要有身體罰、財產(chǎn)罰、資格罰和名譽罰。非正式懲罰依托于內(nèi)生的社會本土資源,由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社會歷史演變中自然選擇而留下來,雖然沒有國家公共力量作為后盾,但是“非正式懲罰”所依托的是非正式制度,這些非正式制度本身的威懾力量至今仍發(fā)揮著法律所不可替代的力量。雖然“法律中心論”試圖構(gòu)建一個法律萬能社會的烏托邦理想,但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這伴隨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學界對“法律中心論”的質(zhì)疑已經(jīng)得到證明,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背景。 在社會轉(zhuǎn)型的的關(guān)鍵時期,如何整合一切合理有效的資源來實現(xiàn)社會管理的良性運作,是法學界面對的歷史性命題,國家法的地位依然極具權(quán)威,但是走出國家法的局限性,理性地審視非正式懲罰的作用和發(fā)展趨勢已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同時,我們還要避免走入二元對立的危險趨勢,正如我們不能將社會治理中的各種問題分割來討論一樣,作為社會治理的多元手段,同樣不能分割對立,智慧的選擇是尋找一個可以讓二者緩沖對接的契合點,同時又能避免硬性的摩擦,這個契合點存在于具體的司法活動中。本文就是試圖探討在司法過程引入非正式懲罰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運作,來回答上述的問題。 本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論述非正式懲罰的概念及優(yōu)劣勢比較。非正式懲罰的概念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內(nèi)涵:行使的依據(jù)是非正式制度;行使的主體大多是第三方,這個第三方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方面作出非正式懲罰的決定的主體是當事人雙方之外的第三方,另一方面非正式懲罰的實施也是第三方主體;行使的范圍是法律懲罰之外的懲罰。這一部分還對非正式懲罰相對于法律懲罰的優(yōu)勢和劣勢進行了比較。 第二部分主要論述過度依賴法律懲罰的危險后果。這部分以一部著名的電影《刮痧》為切入點,講述作為一個典型的法律較完備的國家——美國,在面對其他國家的異文化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荒誕。過度的法律懲罰對人們自由生活的入侵導致了司法信任的危機,法官應(yīng)該從法律叢林中解脫出來,發(fā)揮裁判者的智慧,使訴訟更加符合社會的真實情感需要。 第三部分論述了法官在司法過程中應(yīng)該如何運用非正式懲罰,這也是本文的重點所在。這部分首先以賠命價為例分析了法官嚴格依法辦事所產(chǎn)生的困境;然后從筆者身邊的一則離婚案件談起,論述了法官應(yīng)該如何運用情感懲罰以實現(xiàn)恢復性司法的目的;最后著重分析了在法律的后現(xiàn)代圖景下,懲罰應(yīng)該遵循怎樣的邏輯,概括之:懲罰應(yīng)該兼顧社會感情和合法性;懲罰不是為了報復誰,而是為了修復遭受破壞的社會關(guān)系;同時,,在訴訟爆炸的時代,我們應(yīng)該盡量避免司法成本的浪費,力圖節(jié)約司法成本。
【關(guān)鍵詞】:非正式懲罰 非正式制度 法律懲罰 法官 司法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6
【目錄】: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導論11-19
- (一)選題緣由與研究意義11-13
- 1.選題緣由11-12
- 2.研究意義12-13
- (二)相關(guān)研究文獻綜述13-17
- 1.國外相關(guān)文獻13-15
- 2.國內(nèi)相關(guān)文獻15-17
- (三)主要研究方法17-19
- 1.比較法17
- 2.歷史研究法17-18
- 3.經(jīng)濟學分析法18
- 4.個案研究法18-19
- 一、非正式懲罰的概念19-26
- (一)非正式懲罰的概念19-21
- 1.根據(jù)非正式制度的懲罰19-20
- 2.大多是第三方懲罰20-21
- 3.法律懲罰之外的懲罰21
- (二)非正式懲罰的優(yōu)勢21-24
- 1.節(jié)約社會交往和司法成本21-22
- 2.依托于非正式制度的靈活優(yōu)勢22-23
- 3.在小型社會中能靈活運用23-24
- (三)非正式懲罰的劣勢24-26
- 1.懲罰可能存在的任意性24
- 2.在大型社會中的失靈風險24-25
- 3.有時會產(chǎn)生極端反向效應(yīng)25-26
- 二、過度依賴法律懲罰的危險后果26-37
- (一)電影《刮痧》的劇情概要26-27
- (二)過度的法律懲罰對正義的侵害27-31
- 1.法律的無孔不入——以《刮痧》為例27-29
- 2.司法信任的危機29-31
- (三)警惕法律的過度入侵31-37
- 1.法官應(yīng)該從法律叢林中得到解脫33-34
- 2.中國法官被丟掉的智慧34-37
- 三、法官在司法裁判過程中對非正式懲罰的運用37-49
- (一)法官依法辦事的困境37-42
- 1.困境產(chǎn)生的背景37-39
- 2.困境的具體表現(xiàn)——以賠命價為例39-41
- 3.法官在靈活裁判中應(yīng)遵循的原則41-42
- (二)情感懲罰在司法中的運用42-46
- 1.法官自身情感的直接釋放42-44
- 2.法官借情感懲罰而進行恢復性司法44-46
- (三)懲罰的邏輯——法律的后現(xiàn)代圖景46-49
- 1.兼顧社會情感和合法性46-47
- 2.懲罰不是為了報復,而是修復47-48
- 3.節(jié)約司法成本48-49
- 結(jié)語49-50
- 參考文獻50-54
- 致謝54-56
- 附錄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目錄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興良;周光權(quán);;超越報應(yīng)主義與功利主義:忠誠理論——對刑法正當根據(jù)的追問[J];北大法律評論;1998年01期
2 高鴻鈞;;法律文化與法律移植:中西古今之間[J];比較法研究;2008年05期
3 劉之雄;;我國民族自治地方變通施行刑法之機制研究——以刑事和解為視角的考察[J];法商研究;2012年03期
4 蘇力;當代中國法律中的習慣——一個制定法的透視[J];法學評論;2001年03期
5 徐昕;通過私力救濟實現(xiàn)正義——兼論報應(yīng)正義[J];法學評論;2003年05期
6 黃锫;;羞辱性法律懲罰的博弈分析——以深圳福田區(qū)警方示眾處理賣淫、嫖娼人員一案為研究樣本[J];法學評論;2008年01期
7 邵華;;私力救濟對弱者權(quán)利的實現(xiàn)——以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為視角[J];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06期
8 魯籬;論非法律懲罰——以行業(yè)協(xié)會為中心展開的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9 李彥生;;由極端方式私力救濟的現(xiàn)狀看公力救濟——對公力救濟制度性缺陷的法律分析[J];時代法學;2010年06期
10 李海菁;;試論私力救濟的限度[J];科技信息;2010年13期
本文編號:6891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8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