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糾紛解決方式擇選應考量的因素——“多元糾紛解決機制中法院的作用及其發(fā)揮”系列論文之一
本文關鍵詞:論糾紛解決方式擇選應考量的因素——“多元糾紛解決機制中法院的作用及其發(fā)揮”系列論文之一
更多相關文章: 多元糾紛解決機制 糾紛解決方式 成本耗費 糾紛性質
【摘要】:法治社會全面推進及和諧社會塑造情勢下,各種不同糾紛方式構成一個完美匹配、相互聯系、功能互補的系統。針就某一具體糾紛,當事人在擇選經由何種具體解紛方式解決自身糾紛時,應該綜合考量糾紛性質、糾紛解決的社會影響、糾紛當事人間關系的現狀及其未來趨勢、糾紛解決的目的及糾紛解決的成本耗費等諸多因素,在此基礎上才可能做出理性的選擇。
【作者單位】: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民商法系;
【關鍵詞】: 多元糾紛解決機制 糾紛解決方式 成本耗費 糾紛性質
【分類號】:D926
【正文快照】: ——“多元糾紛解決機制中法院的作用及其發(fā)揮”系列論文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入攻堅克難階段,為了全面化解社會糾紛,在社會糾紛解決現態(tài)上呈現出“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態(tài)勢。大體上可以這樣認為,現行中國所存在的所有化解社會糾紛的機制、方式共同構成一個相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余近能;對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法治突破點的探討[J];肇慶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韻潔;社會轉型期農村糾紛處理機制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鄭也夫;特殊主義與普遍主義[J];社會學研究;1993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蘭榮杰;;“照章辦事”還是“開口子”?——單位內部糾紛解決機制研究[J];司法;2006年00期
2 曲穎;胡建萍;何良彬;諶輝;;成都地區(qū)糾紛解決機制調查報告[J];司法;2006年00期
3 曲穎;胡建萍;何良彬;諶輝;;成都地區(qū)糾紛解決機制實證調查與分析[J];人民司法;2006年11期
4 姚劍;;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視野中的訴訟法修改——以提高糾紛解決效率為視角[J];理論導刊;2006年04期
5 左衛(wèi)民;;變革時代的糾紛解決及其研究進路[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6 王亞明;;中西糾紛解決機理的初步比較[J];四川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5期
7 韓東;雷海亮;;當前糾紛解決的困境與突破[J];社科縱橫;2007年12期
8 吳艷紅;李紅瓊;;中國農村的糾紛解決:資源與可及性以湖南一個村落的研究為例[J];中外法學;2007年03期
9 王亞明;;1949年以來中國大陸的糾紛解決機制[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4期
10 王亞明;杜萬松;;糾紛解決機制的權威生成要素探究[J];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衛(wèi)軍;;現狀與走向:我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透析——兼論和諧社會糾紛解決體系的構建[A];犯罪學論叢(第五卷)[C];2007年
2 岳運生;;發(fā)揮律師在多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中的作用妥善化解基層矛盾糾紛[A];“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趙傳毅;;訴訟非訴訟相銜接的矛盾糾紛解決機制[A];當代法學論壇(2011年第1輯)[C];2011年
4 邱岳;;情理:串聯鹽業(yè)糾紛解決規(guī)范依據的紅線[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六輯)[C];2013年
5 馬聰;;淺析我國社會糾紛解決機制的歷史[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6 方然;;小額經濟糾紛解決機制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Cox比例風險模型為依據[A];政府創(chuàng)新的理論與實踐[C];2006年
7 張銳智;;論我國傳統法文化在健全代替性糾紛解決機制的啟示[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8 吳衛(wèi)軍;;現狀與走向:我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透析——兼論和諧社會糾紛解決體系的構建[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9 陳慰星;;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ADR)與訴訟互動的經濟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曹春風;;律師參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基本路徑[A];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憲法與人權委員會、行政法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暨“律師參與化解社會矛盾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曉鵬;我國正推動建立多元糾紛解決機制[N];人民日報;2008年
2 劉曉鵬;我國擬立法完善多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N];中國改革報;2008年
3 (胡江根);常州建立健全多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0年
4 王繼學;糾紛解決機制應當多元化[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9年
5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 范愉;為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提供實踐支持[N];人民法院報;2013年
6 陳虹偉;和諧社會呼喚多元的糾紛解決機制[N];法制日報;2007年
7 記者 閆繼勇;山東推動建立多元糾紛解決機制[N];人民法院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徐光明;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多元糾紛解決機制[N];人民法院報;2008年
9 記者 李瑋 通訊員 吳慧星 王益新;健全糾紛解決機制 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N];菏澤日報;2009年
10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一分院 車明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 張藝馨;建立和諧社會的糾紛解決之道[N];人民法院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楊猛;新農村建設視閾下的農村糾紛多元解決機制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唐峰;糾紛和解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辛國清;法院附設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4 劉洋;論司法權的社會功能[D];吉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瑋瑋;轉型時期農村社會的糾紛解決與基層政府[D];北京大學;2005年
2 趙麗琴;社會轉型期農村糾紛解決機制的建構[D];蘭州大學;2008年
3 劉維鶴;我國農村代替性糾紛解決機制的調研報告[D];蘭州大學;2008年
4 胡太偉;新疆沙灣縣燒坊莊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1年
5 劉佳民;我國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李云;論我國訴訟外糾紛解決機制的完善[D];安徽大學;2012年
7 陳道平;權力制約視野下的糾紛解決機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8 席婷;甘肅省民族雜居區(qū)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9 毛孟軍;農村糾紛解決機制的現狀及對策[D];復旦大學;2008年
10 霍青;關于建立和完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的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472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647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