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司法論文 >

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經濟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9-17 09:34
  民事糾紛產生后,雙方當事人都面臨的第一個選擇是挑選何種方式和途徑來解決糾紛。社會提供了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各種民事糾紛解決機制,那么這些民事糾紛解決機制在收益相同(實現同等威懾)的情況下哪一種的成本最低,或者說在什么樣的條件下效率最高?這就是本文的目的所在。民事糾紛解決機制是權利救濟實現的制度,也就是實現實體法構建的權利結構、落實威懾力的程序制度。實體法規(guī)定的各種權利、義務并不是都能夠自動生成自我實現的,必須經過一定程序運作方能實現。程序制度存在的首要目的是推動實現實體法要求的法律效果,如產權被侵犯可通過判決獲得賠償和補救,合同被違約可通過仲裁或訴訟獲得違約金或要求違約方繼續(xù)履行合同并賠償損失,發(fā)生交通事故可通過審判對受害方繼續(xù)實施救助從而實現對潛在侵權者的威懾。但是,程序制度的運行需要付出成本或代價,借助于程序制度來保護實體權利和落實具體義務也要付出成本或代價。從經濟社會角度看,任何糾紛都是個體行為偏離社會要求的最優(yōu)狀態(tài)的表征,因此,糾紛的解決對于整個社會來說是一種資源的額外付出或浪費,是社會非正常的成本支付,整個社會如果在最優(yōu)狀態(tài)下運行本來是可以避免這些成本的支付,但這是一種理想設想... 

【文章來源】:西南財經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3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法律市場的假定和由來
    1.1 法律市場的基本特征
        1.1.1 "經濟人"的假設
        1.1.2 法律市場的競爭
    1.2 法律市場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1.2.1 生產什么
        1.2.2 怎樣安排生產
        1.2.3 為誰而生產
    1.3 比較法律市場和經濟市場之間的差異
2. 法律市場的供給和法律市場需求的經濟學經濟分析
    2.1 法律產品的供給
        2.1.1 國家機關供給法律
        2.1.2 法律產品供給充足與否的因素
    2.2 法律產品需求
3. 成本——收益分析是法律經濟分析的重要手段
    3.1 法律市場的成本
    3.2 法律市場的收益
4. 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經濟分析
    4.1 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經濟分析的經濟目的:糾紛解決成本最小化
    4.2 糾紛解決機制的選擇
        4.2.1 多種糾紛解決機制
        4.2.2 訴訟解決機制
        4.2.3 起訴決策
        4.2.4 調解與判決決策
        4.2.5 審前調解程序(制度)構建設想
參考文獻
后記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起訴難:一個中國問題的思索[J]. 張衛(wèi)平.  法學研究. 2009(06)
[2]中國法律工作者的職業(yè)化分析[J]. 朱景文.  法學研究. 2008(05)
[3]訴訟經濟簡論[J]. 顧培東.  現代法學. 1987(03)



本文編號:339844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39844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9e2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