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xiàn)司法公正的方法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1-01-07 13:15
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宗旨,堅持司法公正,樹立法律權威是依法治國的核心和靈魂。如何堅持法治原則的同時保證在個案的處理中實現(xiàn)司法公正,實現(xiàn)法律所追求的社會正義,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從法律方法論的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法律方法是近年來國內(nèi)學者剛剛涉足的一個新領域。法律的一般方法包括法律發(fā)現(xiàn)、法律推理、法律解釋、價值衡量、漏洞補充以及法律論證方法。目前我國各種新型的法律關系不斷涌現(xiàn),法律漏洞出現(xiàn)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在面對法律漏洞時,由于法官不能拒絕裁判,應適用法律發(fā)現(xiàn)的方法找出裁判案件的依據(jù),實現(xiàn)個案的公正。法官適用法律發(fā)現(xiàn)的法律依據(jù)是審判權。法律推理是為法律適用結論提供正當理由的一種邏輯思維活動,從形式上又分為形式法律推理和實質(zhì)法律推理兩大類。形式法律推理所體現(xiàn)的價值觀念是合法,實質(zhì)法律推理是辯證邏輯在法律思維中的體現(xiàn),其所追求的價值觀念是合理。上述兩種法律推理方式在價值觀念上存在著沖突——即合理與合法的沖突。在合法與合理發(fā)生矛盾時,應通過實質(zhì)法律推理,也即辯證推理來協(xié)調(diào)二者之間的矛盾,以避免機械適法所帶來的弊端。形式法律推理的適用范圍遠遠大于實質(zhì)法律推理,大多數(shù)案件法官都是...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以法律發(fā)現(xiàn)填補法律漏洞
(一) 法律發(fā)現(xiàn)的概念
(二) 法律發(fā)現(xiàn)適用的必要性
(三) 法律發(fā)現(xiàn)在我國適用的法律依據(jù)
二、法律推理及其在法律解釋中的適用
(一) 法律推理
(二) 法律推理在法律解釋中的適用
三、利益衡量在民事訴訟中的運用
(一) 利益衡量理論概述
(二) 民事訴訟中的利益構造及利益沖突類型
(三) 利益衡量—民事訴訟中利益沖突的司法救濟
(四) 利益衡量在民事訴訟中運用的原則和方法
(五) 民事訴訟中利益衡量方法局限性分析
參考文獻
致謝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法律推理中的利益衡量[J]. 沈仲衡. 求是學刊. 2003(06)
[2]利益沖突的法律控制[J]. 陸平輝.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3(02)
[3]利益的層次結構與利益衡量的展開——兼評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論[J]. 梁上上. 法學研究. 2002(01)
[4]論法律推理中的必然性推理、或然性推理和辯證推理[J]. 印大雙. 探索. 2001(05)
[5]關于“利益衡量”的幾個法理問題[J]. 胡玉鴻. 現(xiàn)代法學. 2001(04)
[6]論形式推理與實質(zhì)推理在法治化過程中的定位──兼評張保生《法律推理的理論與方法》[J]. 梁慶寅,柯華慶.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4)
[7]價值判斷是法律推理的靈魂[J]. 張繼成.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1)
[8]論法律實質(zhì)推理[J]. 黃偉力. 政治與法律. 2000(05)
[9]形式規(guī)則與價值判斷的雙重變奏——法律推理方法的初步研究[J]. 張騏. 比較法研究. 2000(02)
[10]論邏輯思維與法律思維[J]. 郝鐵川. 現(xiàn)代法學. 1997(03)
本文編號:2962626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以法律發(fā)現(xiàn)填補法律漏洞
(一) 法律發(fā)現(xiàn)的概念
(二) 法律發(fā)現(xiàn)適用的必要性
(三) 法律發(fā)現(xiàn)在我國適用的法律依據(jù)
二、法律推理及其在法律解釋中的適用
(一) 法律推理
(二) 法律推理在法律解釋中的適用
三、利益衡量在民事訴訟中的運用
(一) 利益衡量理論概述
(二) 民事訴訟中的利益構造及利益沖突類型
(三) 利益衡量—民事訴訟中利益沖突的司法救濟
(四) 利益衡量在民事訴訟中運用的原則和方法
(五) 民事訴訟中利益衡量方法局限性分析
參考文獻
致謝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法律推理中的利益衡量[J]. 沈仲衡. 求是學刊. 2003(06)
[2]利益沖突的法律控制[J]. 陸平輝.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03(02)
[3]利益的層次結構與利益衡量的展開——兼評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論[J]. 梁上上. 法學研究. 2002(01)
[4]論法律推理中的必然性推理、或然性推理和辯證推理[J]. 印大雙. 探索. 2001(05)
[5]關于“利益衡量”的幾個法理問題[J]. 胡玉鴻. 現(xiàn)代法學. 2001(04)
[6]論形式推理與實質(zhì)推理在法治化過程中的定位──兼評張保生《法律推理的理論與方法》[J]. 梁慶寅,柯華慶.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4)
[7]價值判斷是法律推理的靈魂[J]. 張繼成. 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1)
[8]論法律實質(zhì)推理[J]. 黃偉力. 政治與法律. 2000(05)
[9]形式規(guī)則與價值判斷的雙重變奏——法律推理方法的初步研究[J]. 張騏. 比較法研究. 2000(02)
[10]論邏輯思維與法律思維[J]. 郝鐵川. 現(xiàn)代法學. 1997(03)
本文編號:29626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96262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