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中國的法官角色與司法策略
發(fā)布時間:2017-12-15 14:27
本文關鍵詞:轉型中國的法官角色與司法策略
更多相關文章: 法官角色 司法策略 角色理論 場域理論 角色緊張
【摘要】:在轉型中國這一社會背景下,司法運行面臨著多重外圍困境,而法官作為司法裁判的主體,其在實踐中所扮演的角色并非法律適用者這一單一的角色類型。相對于應然狀態(tài)的建構,法官不僅是應然狀態(tài)下的法律人,還是制度空間和社會空間中的社會人、自然人。司法的運作深嵌于其社會體制、組織環(huán)境和組織文化中,法官的角色以及司法行為正是這萬千復雜社會關系所構成的真實社會場域的產物。法官作為司法運作的直接承受者和具體實踐者,正是在制度與實踐互動中通過自身角色的扮演與司法行為回應起了國家、公眾和社會的需求。將法官角色的研究從應然狀態(tài)回歸到實然狀態(tài),法官是多重角色的復合體,其不僅是現代法治進程的重要推動者,以角色的扮演推進法治的規(guī)則之治,其還需要通過司法裁判來促進糾紛解決,實現對社會的治理與控制,以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推進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權威的建設,還需要擔任政策的維護者與實施者,以獲得政治資源。法官的角色叢趨勢需要我們將對法官角色的分析聚焦于司法實踐的過程,厘清當前中國法官的角色類型,對其角色的形成因素和行動策略予以現實化的、語境化的分析,以更為全面、客觀的認識到中國法官角色的真實狀態(tài),從實踐中解讀出當前法官角色扮演的不足與困境。論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章首先闡述了研究背景,指出在轉型中國的背景下,司法運作的外圍困境;第二章以轉型中國為背景,以中國法官及其實踐活動為考察對象,總結當前中國法官的角色類型,以社會角色理論和場域理論為分析范式,對我國轉型時期法官的角色進行剖析,,同時以當前司法實踐中法院的“數目字管理”為視角闡述當前法院的功利化考核激勵機制某種程度上造成了法官的角色不清;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礎上以個案分析為中心,對法官在其角色扮演中所使用的司法策略進行剖析與理論解讀。文末在在歷時性地對我國官方塑造的法官角色和形象的進行分析基礎上,反思當代中國法官的角色扮演,并提出可能的角色建構路徑和方向。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6.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方樂;;法官判決的知識基礎[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2 趙秉志;張心向;;法官角色視野下的裁判理性——以2005“中國法官十杰”先進事跡介紹為分析范本[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3 李語嫣;;通過法律激勵機制的社會控制——以懸賞執(zhí)法為視角的分析[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吳英姿;;司法的限度:在司法能動與司法克制之間[J];法學研究;2009年05期
5 陳柏峰;董磊明;;治理論還是法治論——當代中國鄉(xiāng)村司法的理論建構[J];法學研究;2010年05期
6 吳英姿;"鄉(xiāng)下鑼鼓鄉(xiāng)下敲"——中國農村基層法官在法與情理之間的溝通策略[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7 蘇力;;司法制度的合成理論[J];清華法學;2007年01期
8 徐昕;;司法過程的性質[J];清華法學;2010年02期
9 蘇力;;中國法官的形象塑造——關于“陳燕萍工作法”的思考[J];清華法學;2010年03期
10 韓德明;;競技主義到商談合作:訴訟哲學的演進和轉型[J];法學論壇;2010年02期
本文編號:12923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292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