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官負有客觀義務的緣由
本文關鍵詞:檢察官負有客觀義務的緣由
更多相關文章: 檢察官客觀義務 法律守護人 控辯平衡 起訴裁量權 法律監(jiān)督
【摘要】:檢察官客觀義務是世界不同法系國家和地區(qū)普遍接受、國際準則確認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檢察官的重要行為準則。賦予檢察官以客觀義務是檢察官作為法律守護人或法律監(jiān)督者的雙重要求,也是由設立檢察官制度的目的所決定的。同時,檢察官作為國家與公共利益代表的主體地位和準司法官或司法官的身份、訴訟中平衡控辯實力的需要、檢察官享有起訴裁量權等因素都決定了檢察官應當負有客觀義務。
【作者單位】: 全國政協(xié)社會和法制委員會;
【分類號】:D925.2;D926.3
【正文快照】: 檢察官客觀義務又稱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檢察官客觀性義務、檢察官客觀公正原則,是指檢察官為了實現(xiàn)司法公正,在刑事訴訟中不應站在當事人立場、而應站在客觀中立的立場上進行活動,努力發(fā)現(xiàn)并尊重案件事實真相。對于檢察官客觀義務的基本內容,著名刑事訴訟法學家龍宗智教授將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孫長永;;檢察官客觀義務與中國刑事訴訟制度改革[J];人民檢察;2007年17期
2 陳光中;崔潔;;司法、司法機關的中國式解讀[J];中國法學;2008年02期
3 朱孝清;;檢察官客觀公正義務及其在中國的發(fā)展完善[J];中國法學;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喜芬;;論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的宏觀位階——兼評中國證據(jù)規(guī)則的憲法化取向[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2 余為青;;“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立法評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陳海平;;偵查階段律師幫助:制度價值、國際標準與域外經驗[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向燕;;從財產到隱私——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保護重心之變遷[J];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5 李勇;;美國辯訴交易制度的爭論[J];北方法學;2008年04期
6 張君周;;美國空警機上“無令狀搜查、逮捕”行為的合憲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7 尹茂國;;現(xiàn)狀與當為:我國指定辯護制度的完善[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8 謝小劍;;提起公訴證據(jù)標準之內在機理[J];比較法研究;2007年03期
9 顧玉彬;吳明霞;;刑事司法程序的科學發(fā)展——以司法的去行政化為視角的解讀[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5期
10 尹維達;;略論共同被告人庭外供述的效力[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新忠;;略論在《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改中貫徹“以憲法為依據(jù)”原則的幾個問題[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2 郭祖祥;鄢志祥;;檢察機關的領導體制和決策機制初探[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3 吳建雄;;中國語境下檢察權的司法價值及其完善[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4 李廣輝;陳大鵬;;盤查權啟動標準之探析[A];21世紀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袁越;呂玉梅;;我國刑事證據(jù)制度的完善[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證據(jù)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6 林雪標;周孫章;;審查逮捕程序改革的路徑考量[A];第八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強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執(zhí)行[C];2012年
7 龐景玉;何志;;顧此不能失彼:裁判與民意的博弈與衡平——以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tǒng)一為視角[A];建設公平正義社會與刑事法律適用問題研究-全國法院第24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冊)[C];2012年
8 王立秋;黃繼榮;;論檢察官的法治思維及其養(yǎng)成[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檢察官的法治思維及其養(yǎng)成[C];2013年
9 樂紹光;郭林將;;法治思維與檢察官的職業(yè)倫理——基于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的提煉與展開[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法治思維與檢察官職業(yè)倫理[C];2013年
10 韓東成;;檢察官維護事實真相之義務[A];第九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法治思維與檢察官職業(yè)倫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向東;基準刑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王文生;國家非公開行使權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3 周強;我國保護被追訴人人身自由憲法條款之實施[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陳瑩瑩;刑事檢察監(jiān)督的程序化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5 李健;論法官的主體性[D];復旦大學;2011年
6 陳海平;死刑案件審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7 孫寶民;死刑檢察監(jiān)督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8 李影;中國警察刑事職權配置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王天林;偵查行為侵權司法救濟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韓紅興;刑事公訴案件庭前程序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阮露玫;論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知情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劉超;偵查辨認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何偉;附帶搜查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黃明高;人民監(jiān)督員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陳申燕;論刑事和解的檢察監(jiān)督[D];蘇州大學;2010年
6 孔睿;刑事和解制度在法院審判實踐中的運用[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7 張清;論我國量刑建議制度的構建[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8 楊振球;刑事搜查扣押司法審查制度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9 于亞琦;憲法視角下犯罪嫌疑人人權保障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李丹丹;論國際商事仲裁裁決的司法監(jiān)督[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長永;當事人主義刑事訴訟與證據(jù)開示[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2 朱芒;對現(xiàn)行司法鑒定制度改革的反思與期盼[J];法學;2005年06期
3 林國強;;檢察官客觀義務和當事人化之關系[J];河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4 陳永生;論檢察官的客觀義務[J];人民檢察;2001年09期
5 謝佑平,萬毅;檢察官當事人化與客觀公正義務——對我國檢察制度改革的一點反思[J];人民檢察;2002年05期
6 孫長永;;檢察官客觀義務與中國刑事訴訟制度改革[J];人民檢察;2007年17期
7 陳衛(wèi)東,劉計劃;公訴人的訴訟地位探析——兼評檢察機關對法院的審判監(jiān)督[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3年06期
8 徐景和;論司法鑒定的創(chuàng)新研究(上)[J];中國司法鑒定;2003年03期
9 苗生明,吳祥義,鄒開紅;論公訴檢察官與維護司法公正[J];政法論壇;2003年06期
10 陳光中;崔潔;;司法、司法機關的中國式解讀[J];中國法學;2008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林國強;論檢察官的客觀義務[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2 霍熠;檢察官客觀義務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海軍;;論起訴裁量權的正當程序控制[J];中國檢察官;2009年12期
2 戎百全;;不起訴裁量權的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2年04期
3 朱燕婷;陳斐;;起訴裁量權的價值分析[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2年05期
4 宋英輝,吳宏耀;不起訴裁量權研究[J];政法論壇;2000年05期
5 李傳軒;我國尚未確立起訴裁量權[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6 鄧曉靜,陳詠梅;英、德、日不起訴裁量權之比較[J];人民檢察;2004年09期
7 馮戰(zhàn)國;;論我國起訴裁量權的缺陷與改革[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段明學;;法國起訴裁量權的發(fā)展及啟示[J];人民檢察;2006年13期
9 祝穎;;不起訴裁量權淺論[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0 賀恒揚;張飛;;論職務犯罪不起訴裁量權的合理控制[J];人民檢察;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謝天成;;論起訴裁量權制約機制的完善[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李澤明;陳曉東;;寬嚴相濟視野中不起訴裁量權的行使[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河南省許昌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范仲瑾;認真對待立法賦予的不起訴裁量權[N];檢察日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張媛;強化檢察機關的不起訴裁量權[N];法制日報;2011年
3 吳位錦;不起訴裁量權:適當擴張加強制約[N];檢察日報;2003年
4 山東省濰坊市人民檢察院 紀兵邋王欽杰;從三方面完善我國起訴裁量權制度[N];檢察日報;2008年
5 河南省許昌市人民檢察院 范仲瑾;不起訴裁量權不侵犯審判權[N];法制日報;2011年
6 河南省許昌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范仲瑾;擴大不起訴裁量權是否侵犯法院審判權[N];光明日報;2011年
7 周亮;不起訴裁量權之制約機制研究[N];珠海特區(qū)報;2009年
8 重慶市北碚區(qū)政協(xié) 段明學;檢察官起訴裁量權的完善[N];檢察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鄧紅陽 本報通訊員 張勝利 郭藝輝;“訴前考察”是否濫用“起訴裁量權”[N];法制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毛建平;起訴裁量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2 王守安;檢察裁量權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海麗;不起訴裁量權制約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2 李忠;論檢察機關起訴裁量權[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3 馮斌;起訴裁量權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2年
4 王美娟;起訴裁量權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梁笑舒;起訴裁量權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6 韓旭;不起訴裁量權運用中的公共利益因素考量[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7 王立平;論檢察機關起訴裁量權[D];廣東商學院;2010年
8 向超;論檢察機關起訴裁量權[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9 趙雪;論我國檢察機關不起訴裁量權[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10 紀媛;公共政策視野下的起訴裁量權[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2569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256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