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史論文 >

盧埃林的“法律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8 18:41

  本文關鍵詞:盧埃林的“法律觀”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現實主義法學 不確定性 可估量性 宏大風格


【摘要】:現實主義法學是20世紀重要的法學思潮,在美國產生了巨大影響。一直以來,盧埃林都被看作現實主義法學的代表人物,其理論主張不容忽視。盧埃林立足于對形式主義法學的批判,提出了許多富有創(chuàng)見的觀點,在深刻影響美國社會的同時,對我國當代法治建設也不無借鑒意義。本文認為,盧埃林的學說有前期和后期之分,前期觀點較為激進,對規(guī)則持否定態(tài)度,認為法官解決糾紛的行為才是法律,揭示司法實踐中的不確定性;后期思想較為平和,肯定了規(guī)則應有的作用,提出了判決的可估量性概念,這一轉變顯示了盧埃林對自身思路的修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引言部分從總體上介紹盧埃林的地位,并梳理了國內外對盧埃林研究的現狀,借鑒前人研究成果,指出本文寫作的重點應該放在對盧埃林前后期思想轉向的考察上。第一部分在經濟、思想、法律制度等層面考察盧埃林思想的時代背景,從更為廣闊的視角梳理盧埃林思想的源頭,保證討論的正確進路。第二部分對盧埃林前期的法律觀進行梳理,包括盧氏批判傳統(tǒng)法學、解構了法律規(guī)則的統(tǒng)一性,自然得出司法實踐具有不確定性的結論。當然,盧埃林并沒有完全否認規(guī)則在司法實踐中的作用,強調規(guī)則對判決的參照作用。第三部分討論了龐德對盧埃林的批判。龐德認為絕對的現實并不存在,現實主義的“現實”也并非法理學研究的全部。在司法實踐中,應注重邏輯、理性,法官集體判決及司法過程統(tǒng)一性。龐德呼吁“相對現實主義法理學”的構建,重視法律規(guī)則的運用,將法律秩序的目的納入考察范圍,顯示出對形式主義法學和現實主義法學進行綜合的嘗試。第四部分討論了哈特對盧埃林的批判。哈特引入空缺結構,認為現實主義法學過分夸大了空缺結構的影響,從而陷入不確定性的泥潭。同時,哈特以第一性規(guī)則和第二性規(guī)則為分析框架,認為盧埃林否認規(guī)則的觀點實際上也消解了法官權力的來源。且規(guī)則都有一個意義的內核,法官自由裁量權不能發(fā)生過度偏離。第五部分則重點討論了盧埃林后期的思想轉向。盧埃林在后期提出司法判決的“可估量性”,并列舉出十四個穩(wěn)定性因素。又考察了普通法的宏大風格,引入常理、常識和理性,強調情境感,承認生活事實的重要性。而后又闡述了先例技巧,較為系統(tǒng)的剖析了處理先例的不同情形,對司法實踐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第六部分則建立在之前五部分的基礎之上,分析盧埃林的理論對我國法治建設的借鑒意義。盧埃林的研究中心由規(guī)則轉向行為,突出了法官的主體性地位。強調初審法院對上訴法院的限定作用以及法官集體對單個法官之主觀性的限制。他認為經過訓練的法官是一個重要的穩(wěn)定因素,由此我們認識到構建法律人共同體的重要性。盧埃林后期的理論傾向趨于平和,對法律規(guī)則的作用給予一定承認。我們認為在當前法治建設中,必須要處理好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關系,充分發(fā)揮法律規(guī)則在確定性和權威性方面的作用。第七部分對全文進行總結。
【關鍵詞】:現實主義法學 不確定性 可估量性 宏大風格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909.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8
  • 引言8
  • 國內外研究現狀8-10
  • 第一章 盧埃林思想的背景10-12
  • 第一節(jié) 經濟社會根源10
  • 第二節(jié) 思想理論根源10-11
  • 第三節(jié) 法律制度背景11-12
  • 第二章 盧埃林前期的法律觀12-20
  • 第一節(jié) 對傳統(tǒng)規(guī)則觀的批判12-14
  • 第二節(jié) 從規(guī)則到行為——關注焦點的轉向14-16
  • 第三節(jié) 法官如何行為?——司法判決之不確定性的來源16-19
  • 第四節(jié) 充分承認規(guī)則的作用19-20
  • 第三章 龐德對盧埃林的批判20-25
  • 第一節(jié) 并不存在絕對的“現實”21-22
  • 第二節(jié) 僅有“現實”是不夠的22-23
  • 第三節(jié) 司法判決具有確定性23-24
  • 第四節(jié) 對“相對現實主義”(relativist-realist)法理學的期許24-25
  • 第四章 哈特對盧埃林的批判25-28
  • 第一節(jié) 空缺結構25-26
  • 第二節(jié) 第二性規(guī)則26-28
  • 第五章 盧埃林的思想轉向28-36
  • 第一節(jié) 判決之“可估量性”與十四個穩(wěn)定因素29-31
  • 第二節(jié) 普通法的宏大風格31-33
  • 第三節(jié) 情境類型與情境感33-35
  • 第四節(jié) 無瑕疵的先例技巧35-36
  • 第六章 對當代中國法治建設的借鑒意義36-42
  • 第一節(jié) 對法官主體性的揭示36-37
  • 第二節(jié) 法院組織形式和組成體系的完善37-38
  • 第三節(jié) 法律人共同體的構建38-40
  • 第四節(jié) 正確看待法律規(guī)則作用40-42
  • 第七章 結語42-44
  • 注釋44-48
  • 參考文獻48-52
  • 后記52-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金釗;;被社會效果所異化的法律效果及其克服——對兩個效果統(tǒng)一論的反思[J];東方法學;2012年06期

,

本文編號:9956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9956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d1e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