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與政治立憲主義原理
本文關鍵詞:洛克與政治立憲主義原理
【摘要】:就價值指向來說,政治憲法學與規(guī)范憲法學是殊途同歸的,其最終目的都是指向一個成熟的立憲主義憲法。在立憲主義的憲法中最為核心的是兩方面的內容,即立憲主義的政府和對個人權利的保障,相比于規(guī)范憲法學關注對實在憲法規(guī)范中個人權利的保障,政治憲法學關注更多的則是保護個人權利的政治基礎是如何生成和運行的。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洛克可以說是政治立憲主義的第一理論家,其立憲主義的憲法學原理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革命是人民正當的自衛(wèi)權和反抗權;第二,立法權是重塑政治社會、建立立憲政府的核心;第三,虛置的人民主權。
【作者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政治憲法學 洛克 立憲主義
【分類號】:D90
【正文快照】: 一、政治憲法學的理論重心一提起憲法的目的,尤其是近代以來的憲法,1人們通常會將其歸為兩個方面:一個是限制政府的權力,另一個是保護個人的權利,這也是近代以來各國人民追求立憲主義所包含的核心價值。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在一個成熟的憲政國家中,這兩個方面是憲法的一體兩面,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高全喜;;西方“早期現(xiàn)代”的思想史背景及其中國問題[J];讀書;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全喜;;憲法與革命及中國憲制問題[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2 帥偉;;慎言“中國模式”——面向中國問題的哲學審視[J];才智;2013年23期
3 鄭磊法;;省察劍與天平關系的洛克林線索——讀《劍與天平——法律與政治關系的省察》[J];中國法律評論;2014年04期
4 高全喜;;戰(zhàn)爭、革命與憲法[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5 陳毅;;現(xiàn)代國家的理論變遷與國家建設[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05期
6 戎佩玨;戎林海;;簡論英漢社科術語的模糊性、歧義性及其文化意義差異[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11年02期
7 高全喜;;政治憲法學的興起與嬗變[J];交大法學;2012年01期
8 馬嘉賓;曾曉東;;發(fā)達國家基礎教育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與超越[J];基礎教育參考;2012年23期
9 吳勵生;;呼喚中國思想巨人之一 世界觀、倫理性文明與主體性中國思想[J];社會科學論壇;2011年01期
10 高全喜;;從政治立國到文明立國——以百年中國的法治立憲為契機[J];詩書畫;2014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大元;;亞洲立憲主義:形成、源流及基本特點[J];環(huán)球法律評論;1993年01期
2 韓大元;;亞洲立憲主義:發(fā)展與源流[J];法學家;1993年01期
3 韓大元;亞洲立憲主義概念初探[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4 上官丕亮;;“立憲主義”概念在中國的發(fā)展演變[J];公法研究;2012年01期
5 王劍鷹;立憲主義在亞洲[J];現(xiàn)代法學;2002年01期
6 劉守剛;;近代英法立憲主義之分野與融合[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7 劉志剛;;立憲主義語境下的人性分析[J];現(xiàn)代法學;2006年03期
8 劉志剛;;立憲主義的哲學分析[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7年04期
9 謝小瑤;;拉美與美國立憲主義分型探源[J];拉丁美洲研究;2010年01期
10 劉琳t,
本文編號:8194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81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