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理解弱者權利保護中的社會公平原則
本文關鍵詞:正確理解弱者權利保護中的社會公平原則
【摘要】:社會公平原則是弱者權利保護的基本原則。從學理上說,社會公平原則代表著人人平等的法律追求,體現(xiàn)為公法性質(zhì)的基礎規(guī)范,更與分配正義密切相關。社會公平理念因弱者權利保護而誕生,并由此成為法律社會化運動的指導思想,社會公平原則也同時決定著弱者權利法律保護的方向,使人類趨向于更為正義的分配方式。當然,在強調(diào)社會公平原則的同時,弱者權利保護上還應當注重個人自主原則,在給予弱者救助時尊重當事人的自尊、自主。
【作者單位】: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蘇州大學中國特色城鎮(zhèn)化研究中心;
【關鍵詞】: 社會公平原則 弱者權利保護 分配正義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后期資助項目“通過法治的社會和諧”(10JHQ015) 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APD)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0
【正文快照】: 基于自身條件、客觀環(huán)境和主觀能力的差異,社會上人們之間的強弱之分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然而,對于任何一個以謀取人民福利為己任的國家來說,對此都不能袖手旁觀,而必須積極作為,扮演抑強扶弱、解民倒懸的角色,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代表國家公權力對分配問題進行干預的社會公平原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胡玉鴻;;人的尊嚴與弱者權利保護[J];江海學刊;2014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建東;曾見;;情誼行為還是法律行為——德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藥”案評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2 胡玉浪;;勞動報酬談判權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3 范婷婷;;略論代位權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4 汪傳才,凌艷傳;論締約過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5 劉行芳;;應該賦予媒介充分的自由裁量權[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6 張穎杰;論國企改制的產(chǎn)權構建[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7 蔣輝宇;;論合作社的法人地位與社員的責任形式——對當前學界有關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8 魯忠江;吳向陽;;論保險合同中不利解釋原則的適用[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9 許翠霞;;動物真的能夠成為法律主體嗎?——關于法律主體的前提性說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10 鄭曉劍;陶伯進;;侵權責任能力視域內(nèi)《侵權責任法》第32條與第33條之解釋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美根;;論專利默示許可——以對專利產(chǎn)品合理期待使用為目標[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張偉;;以涂爾干集體意識的觀點淺析當前社會秩序的維持[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楊鐵軍;;消費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實現(xiàn)研究——以民法為視角[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4 鄒平林;杜早華;;在私人道德與制度倫理之間——“小悅悅事件”帶來的倫理反思[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5 于景輝;;社會轉(zhuǎn)型期的社會整合機制創(chuàng)新[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6 劉旭;;社會穩(wěn)定若干基本理論問題探討[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7 賈玉嬌;;社會建設:雙向運動中的中國利益格局重建[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8 蔣光輝;;無權處分合同效力的法經(jīng)濟學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9 李晨;;法律經(jīng)濟分析的規(guī)則視角問題及其實踐應用[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10 朱富強;;兩類立法原則之評述:法理的基礎[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下)[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宇飛;企業(yè)國有資產(chǎn)管理體制的法律探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一鳴;英美物權法之大陸法解讀[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6 張海斌;轉(zhuǎn)型社會中的鄉(xiāng)村自治與法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張雪樵;經(jīng)濟行政權法律監(jiān)督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方興順;TRIPS協(xié)定下地理標志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戴均;當代中國轉(zhuǎn)型社會的政治認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少波;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專業(yè)化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謝維杰;我國高校輔導員專業(yè)化路徑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劉金華;期待權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張源;專利間接侵權理論在我國適用空間的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周姚春;論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基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唐琳;非典型股東查閱權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曹雅晶;帶有施惠意圖的買賣與承租人的優(yōu)先購買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周阿求;婚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王智敏;論我國現(xiàn)行立法下動產(chǎn)附合制度的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姚潔;公司經(jīng)營范圍的法律屬性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胡玉鴻;;“弱者”之類型:一項法社會學的考察[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丹林;;論美國廣播法的公平原則[J];國際新聞界;2010年10期
2 易軍;;民法公平原則理論之檢討與反思[J];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10期
3 蘭桂杰;論我國民法的公平原則[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4 張林昌;;談談就業(yè)腐敗[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02期
5 桂志立;;公平原則與合同的締結[J];商場現(xiàn)代化;2006年27期
6 關淑芳;;論公平原則[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7 袁古潔;公平原則在海域劃界中的作用[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8 裴圣慧,梅術文;試論民法公平原則的實現(xiàn)[J];湖北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9 楊思斌;呂世倫;;和諧社會實現(xiàn)公平原則的法律機制[J];法學家;2007年03期
10 張澤忠;;試析中歐、中美紡織品貿(mào)易磨擦——兼評國際貿(mào)易的公平原則[J];南昌高專學報;2006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勇;公平與效率視角下我國個人所得稅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陳舒婕;倫理學視域下民法公平原則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2年
2 徐改改;論民法之公平原則[D];揚州大學;2013年
3 杜瑞孔;論稅法公平原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4 賈彥桂;基于公平原則的消費合同法律規(guī)制[D];湘潭大學;2012年
5 鄭宏宇;基于公平原則的農(nóng)村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研究[D];燕山大學;2008年
6 楊欣賀;論稅法的公平原則[D];吉林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7 施新華;論稅法的公平原則[D];暨南大學;2006年
8 李健康;基于公平原則的我國個人所得稅效果分析與改革建議[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3年
,本文編號:6638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66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