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契約法理體系的構成:來源、原則與教義
發(fā)布時間:2021-08-11 14:51
根據(jù)契約法理的抽象程度不同,我國契約法理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理論來源、基本原則和法律教義。三個層面的契約法理之間具有融貫性、一致性,共同構成了一個被我國契約實在法所認可的由抽象到具體的法理體系。作為理論來源的契約法理,我國大多數(shù)學者支持溫和的道義論;作為基本原則的契約法理,其構建了契約法的價值體系。我國契約法學術界和實務界所認可的契約法的價值體系為:契約自由的優(yōu)先性、契約公平的制衡性、契約效益的附屬性。契約法教義是具體契約規(guī)則背后具有支配性地位的原理,其勾連了基本原則和契約規(guī)則,使契約原則得以具體化,讓契約規(guī)則的價值承載得以體現(xiàn)。
【文章來源】: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9,25(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存在(理智上可辯護的)法律教義學么?——論法條主義、通說與法學的智識責任[J]. 王凌皞.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8(06)
[2]最高人民法院如何適用“法理”——基于相關裁判文書的分析[J]. 孫光寧. 湖北社會科學. 2018(08)
[3]什么是法教義學?——基于19世紀以后德國學說史的簡要考察[J]. 雷磊.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8(04)
[4]論法理的普遍性:法之“公理”、“通理”與“殊理”[J]. 李曉輝.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8(03)
[5]顯失公平規(guī)定的解釋論構造——基于相關裁判經(jīng)驗的實證考察[J]. 武騰. 法學. 2018(01)
[6]法理:法理學的中心主題和法學的共同關注[J]. 張文顯. 清華法學. 2017(04)
[7]鼓勵交易原則的反思與合理表達[J]. 羅昆. 政治與法律. 2017(07)
[8]《合同法》第54條第1款第2項(顯失公平制度)評注[J]. 賀劍. 法學家. 2017(01)
[9]合同條款控制的正當性基礎與適用范圍——歐洲與德國的模式及其借鑒意義[J]. 王劍一. 比較法研究. 2014(01)
[10]合同解釋理論的一元模式[J]. 葉金強.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3(02)
本文編號:3336357
【文章來源】: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9,25(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存在(理智上可辯護的)法律教義學么?——論法條主義、通說與法學的智識責任[J]. 王凌皞.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8(06)
[2]最高人民法院如何適用“法理”——基于相關裁判文書的分析[J]. 孫光寧. 湖北社會科學. 2018(08)
[3]什么是法教義學?——基于19世紀以后德國學說史的簡要考察[J]. 雷磊.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8(04)
[4]論法理的普遍性:法之“公理”、“通理”與“殊理”[J]. 李曉輝.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8(03)
[5]顯失公平規(guī)定的解釋論構造——基于相關裁判經(jīng)驗的實證考察[J]. 武騰. 法學. 2018(01)
[6]法理:法理學的中心主題和法學的共同關注[J]. 張文顯. 清華法學. 2017(04)
[7]鼓勵交易原則的反思與合理表達[J]. 羅昆. 政治與法律. 2017(07)
[8]《合同法》第54條第1款第2項(顯失公平制度)評注[J]. 賀劍. 法學家. 2017(01)
[9]合同條款控制的正當性基礎與適用范圍——歐洲與德國的模式及其借鑒意義[J]. 王劍一. 比較法研究. 2014(01)
[10]合同解釋理論的一元模式[J]. 葉金強.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3(02)
本文編號:33363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333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