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法理學研究進路的三次變遷
發(fā)布時間:2021-06-03 18:55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夕,中國法理學研究一直處于"政""法"二元關系和階級分析進路之中,法學成為"階級斗爭的科學"。改革開放為中國法理學"決定性轉變"提供了重要契機,改革背景下法治觀念和權利話語開始興起,權利本位論成為中國法理學范疇研究的顯著標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法理學始終處于"古今中西之爭"的研究格局中,法律移植論、法律文化論、本土資源論成為一個時期中國法理學面向西方、面向傳統(tǒng)的典型知識論反應。邁入21世紀,中國法理學開始在法學多元競爭格局下不斷反思與超越,法理學者清醒認識到,中國法理學既不可能從西方法學原理中移植而來,也不可能從中國經驗中直接呈現出來;只有堅持"實踐主體性"進路,在經驗事實中提煉出原創(chuàng)理論,以科學分析方法最大限度地解釋和理解中國法的客觀事實,才有可能真正發(fā)現和提煉中國法理。
【文章來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一、革命法制與階級分析進路
(一)廢除偽法統(tǒng)
(二)國家和法的理論
(三)“階級斗爭的科學”
二、新中國法理學的“古今中西之爭”
(一)法治觀念初興
(二)“權利本位論”的提出
(三)新中國法理學的“古今中西之爭”
三、邁向“實踐主體性”的中國法理學
(一)重新發(fā)現中國社會
(二)深深扎根中國實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978-2018:走向實踐的中國法理學[J]. 付子堂,王勇.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5)
[2]黨管政法:黨與政法關系的演進[J]. 周尚君. 法學研究. 2017(01)
[3]社會科學和法學應該模仿自然科學嗎?[J]. 黃宗智,高原. 開放時代. 2015(02)
[4]法學研究進路的分化與合作——基于社科法學與法教義學的考察[J]. 謝海定. 法商研究. 2014(05)
[5]中國法學的話語流變考略[J]. 周尚君.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2(05)
[6]法律移植:隱喻、范式與全球化時代的新趨向[J]. 高鴻鈞. 中國社會科學. 2007(04)
[7]評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以《選舉事件與村莊政治》為例[J]. 應星. 社會學研究. 2005(01)
[8]論法律移植與比較法學[J]. 沈宗靈. 外國法譯評. 1995(01)
[9]權利本位說[J]. 鄭成良. 政治與法律. 1989(04)
[10]中國步入法治社會的必由之路[J]. 張文顯. 中國社會科學. 1989(02)
本文編號:3211061
【文章來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一、革命法制與階級分析進路
(一)廢除偽法統(tǒng)
(二)國家和法的理論
(三)“階級斗爭的科學”
二、新中國法理學的“古今中西之爭”
(一)法治觀念初興
(二)“權利本位論”的提出
(三)新中國法理學的“古今中西之爭”
三、邁向“實踐主體性”的中國法理學
(一)重新發(fā)現中國社會
(二)深深扎根中國實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1978-2018:走向實踐的中國法理學[J]. 付子堂,王勇.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5)
[2]黨管政法:黨與政法關系的演進[J]. 周尚君. 法學研究. 2017(01)
[3]社會科學和法學應該模仿自然科學嗎?[J]. 黃宗智,高原. 開放時代. 2015(02)
[4]法學研究進路的分化與合作——基于社科法學與法教義學的考察[J]. 謝海定. 法商研究. 2014(05)
[5]中國法學的話語流變考略[J]. 周尚君. 法制與社會發(fā)展. 2012(05)
[6]法律移植:隱喻、范式與全球化時代的新趨向[J]. 高鴻鈞. 中國社會科學. 2007(04)
[7]評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以《選舉事件與村莊政治》為例[J]. 應星. 社會學研究. 2005(01)
[8]論法律移植與比較法學[J]. 沈宗靈. 外國法譯評. 1995(01)
[9]權利本位說[J]. 鄭成良. 政治與法律. 1989(04)
[10]中國步入法治社會的必由之路[J]. 張文顯. 中國社會科學. 1989(02)
本文編號:32110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321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