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替代性糾紛解決方式(ADR)介評
發(fā)布時間:2021-01-14 19:29
對于大多數普通中國人、甚至法學界而言,ADR 還是一個頗為生疏的概念。ADR 系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的簡稱,因其具有簡便、快捷、花費少、專業(yè)性及保密性強等明顯優(yōu)于訴訟的特點,于二十世紀中期的美國應運而生并得到迅猛發(fā)展,不但成功地緩解了法院壓力,提高了糾紛解決效率,而且在實踐中日趨規(guī)范化、法制化、合理化,彰顯出非凡的活力,成為其存在的基礎和發(fā)展的動力!八街,可以攻玉”,本文試圖對美國ADR 進行簡單的介紹和評價,目的是對構建我國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尤其是對重構我國的法院調解制度提供些許啟示。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美國ADR概觀
第一節(jié) 美國ADR的概念與基本特征
第二節(jié) 美國ADR的功能、法律性質及作用
第二章 美國ADR的基本形式
第一節(jié) 美國“基本的”(Primary)代替性糾紛解決方式
第二節(jié) 美國“混合性”(Hybrid)糾紛解決方式
第三章 美國ADR興起的原因探析及評價
第一節(jié) 美國ADR興起的原因探析
第二節(jié) 對美國ADR的評價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中文)
論文摘要(英文)
后記
導師與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ADR興起的原因探析[J]. 趙明. 湘潭大學學報(研究生論叢). 2000(S2)
[2]美國選擇性爭議解決方式(ADR)介評[J]. 郭玉軍,甘勇. 中國法學. 2000(05)
[3]從美國的ADR看我國訴訟調解的困境與出路[J]. 賈連杰,陳攀.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0(01)
[4]訴訟和解——法院調解制度完善之對策[J]. 覃兆平. 法學. 1998(08)
[5]替代訴訟的糾紛解決方式(ADR)[J]. 克麗斯蒂娜·沃波魯格. 河北法學. 1998(01)
[6]市場經濟與民事訴訟法學的展望(下)[J]. 湯維建. 政法論壇. 1997(02)
[7]民事審判中的調審分離[J]. 李浩. 法學研究. 1996(04)
[8]ADR的法律探析[J]. 岑雅衍,金一波.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1995(03)
[9]美國ADR及其對中國調解制度的啟示[J]. 李志. 山東法學. 1994(04)
本文編號:2977407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美國ADR概觀
第一節(jié) 美國ADR的概念與基本特征
第二節(jié) 美國ADR的功能、法律性質及作用
第二章 美國ADR的基本形式
第一節(jié) 美國“基本的”(Primary)代替性糾紛解決方式
第二節(jié) 美國“混合性”(Hybrid)糾紛解決方式
第三章 美國ADR興起的原因探析及評價
第一節(jié) 美國ADR興起的原因探析
第二節(jié) 對美國ADR的評價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中文)
論文摘要(英文)
后記
導師與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ADR興起的原因探析[J]. 趙明. 湘潭大學學報(研究生論叢). 2000(S2)
[2]美國選擇性爭議解決方式(ADR)介評[J]. 郭玉軍,甘勇. 中國法學. 2000(05)
[3]從美國的ADR看我國訴訟調解的困境與出路[J]. 賈連杰,陳攀.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0(01)
[4]訴訟和解——法院調解制度完善之對策[J]. 覃兆平. 法學. 1998(08)
[5]替代訴訟的糾紛解決方式(ADR)[J]. 克麗斯蒂娜·沃波魯格. 河北法學. 1998(01)
[6]市場經濟與民事訴訟法學的展望(下)[J]. 湯維建. 政法論壇. 1997(02)
[7]民事審判中的調審分離[J]. 李浩. 法學研究. 1996(04)
[8]ADR的法律探析[J]. 岑雅衍,金一波. 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1995(03)
[9]美國ADR及其對中國調解制度的啟示[J]. 李志. 山東法學. 1994(04)
本文編號:29774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977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