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孫中山的法制思想
發(fā)布時間:2021-01-03 02:56
孫中山是舉世尊崇的杰出的政治活動家、革命家,也是適乎世界潮流、與時俱進的偉大的思想家、理論家,他的法制思想在中國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末的傳統(tǒng)法制忽視個人的基本權利,根本無公平性和正義性可言,這種法制現(xiàn)狀是孫中山法制思想形成的社會基礎;孫中山游歷了歐美許多國家,在游歷和考察的過程中逐漸產(chǎn)生了對西方資產(chǎn)階級法制思想的羨慕,學習西方先進的法律制度,借鑒“自由、平等、博愛”思想,是孫中山法制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礎;傳統(tǒng)法制是近代法制的歷史根基,近代法制是傳統(tǒng)法制的延續(xù),中國法律文化是世界多元法律文化體系中的重要一元,獨具特色,這是孫中山法制思想形成的文化基礎。民權主義是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核心,也是孫中山法制思想的立論基礎,代表著近代中國民權政體學說的最高水平。憲法思想是孫中山法制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他在總結(jié)中外法制歷史經(jīng)驗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五權憲法的理論,并指導了建設革命政權的實際活動。喚醒民眾是孫中山法制思想的理論飛躍。中國是一個有兩千年封建專制主義傳統(tǒng)的國家,在近代又飽受西方帝國主義的奴役而淪為半殖民地。專制統(tǒng)治和帝國主義侵略所造成的精神創(chuàng)作和落后意識,只能在一個相當長的民主環(huán)境中才能得...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前 言
一、 孫中山法制思想的淵源
(一) 對清末傳統(tǒng)法制現(xiàn)狀的認識
(二) 對西方先進法制思想的考察
(三) 對中國悠久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
二、 孫中山法制思想的基本內(nèi)涵
(一) 立論基礎--“民權主義”
(二) 核心內(nèi)容--“五權憲法”
(三) 理論飛躍--“喚醒民眾”
三、 孫中山法制思想的歷史借鑒
(一) 歷史局限
(二) 關于法律的移植問題
(三) 關于法律的本土化問題
(四) 關于政黨、團體的法律活動范圍
結(jié) 語
注 釋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中文)
論文摘要(英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孫中山的法制思想初探[J]. 戴宗芬. 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01)
[2]法治建設論綱(上)[J]. 法治建設研究課題組.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7(05)
[3]歷史與現(xiàn)實: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及其意義[J]. 公丕祥,夏錦文. 法學家. 1997(04)
[4]國家權力分解定律作用形式之憲法學透視[J]. 童之偉.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03)
本文編號:2954176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前 言
一、 孫中山法制思想的淵源
(一) 對清末傳統(tǒng)法制現(xiàn)狀的認識
(二) 對西方先進法制思想的考察
(三) 對中國悠久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
二、 孫中山法制思想的基本內(nèi)涵
(一) 立論基礎--“民權主義”
(二) 核心內(nèi)容--“五權憲法”
(三) 理論飛躍--“喚醒民眾”
三、 孫中山法制思想的歷史借鑒
(一) 歷史局限
(二) 關于法律的移植問題
(三) 關于法律的本土化問題
(四) 關于政黨、團體的法律活動范圍
結(jié) 語
注 釋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中文)
論文摘要(英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孫中山的法制思想初探[J]. 戴宗芬. 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01)
[2]法治建設論綱(上)[J]. 法治建設研究課題組.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7(05)
[3]歷史與現(xiàn)實: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及其意義[J]. 公丕祥,夏錦文. 法學家. 1997(04)
[4]國家權力分解定律作用形式之憲法學透視[J]. 童之偉.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03)
本文編號:295417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954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