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史論文 >

經(jīng)世致用與薛福成的變法思想

發(fā)布時間:2020-07-03 07:50
【摘要】: 19世紀的中國發(fā)生了“千古未有之巨變”,這場變革席卷了社會各個階層。部分士人官紳在經(jīng)歷了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沖擊和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簽訂的現(xiàn)實后,逐漸改變了深閉固拒的心態(tài),代之以積極的姿態(tài)思索國家的未來與出路!胺浇裰型庵畡,古今之變局也”是薛福成對當時社會現(xiàn)狀的認知,正是這種基于對時勢正確的認識,他很早便提出了“變法”的主張,認為西人之法得風氣之先,“雖已堯舜當之,終不能閉關獨治”,“必盡知其法而后能變,變而后能勝”。把握了時代脅搏的薛福成,繼承了嘉道之際復興的經(jīng)世致用思想,在近代啟蒙先驅(qū)龔自珍、魏源的經(jīng)世思想的影響下,提出了一系列變法主張,形成了足以影響后世的變法思想。本文擬結(jié)合經(jīng)世致用的思想,研究薛福成的法律思想,期望在前人的基礎之上,進一步認識薛福成經(jīng)世致用法律思想的歷史意義。 本文的討論分四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是引言。在該部分,文章首先概括地指出薛福成經(jīng)世致用法律思想的歷史意義,即“雖然顯露出不少的淺陋處和不成熟,但卻代表可貴的創(chuàng)意,開辟后日更多的進展道路!比缓蠛喴亟榻B了薛福成生平的基本情況,最后概述了目前學術界對薛福成進行研究的大致狀況,并且認為仍存在著從新的角度對其法律思想進一步研究的必要。 第二部分主要討論經(jīng)世致用思潮的復興與資產(chǎn)階級早期改良派變法思潮的興起,意圖了解薛福成變法思想形成的社會和歷史原因。該部分首先回顧了經(jīng)世致用思潮的復興。經(jīng)世致用思想在明末清初和嘉道之際的兩次復興,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向近代新學的轉(zhuǎn)變所起到的重要的啟蒙作用。鴉片戰(zhàn)爭后,經(jīng)世實學為中國人提供了接受西方文化及法文化的最初的理論依據(jù)。正是這場復興運動開拓了同時代士人官紳的視野,使“通古今治亂得失,悉天下郡國利病”的主張不再是時代的禁忌。接著,討論了資產(chǎn)階級早期改良派變法思潮的興起,薛福成正是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昌言變法,學習西方。 第三部分的主要任務是對薛福成經(jīng)世致用變法思想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整理分析。本文分四部分進行。首先,討論了薛福成“議院為最良”的變法思想。薛福成從大清國勢式微、泰西各國日臻富強的現(xiàn)實中逐漸意識到:不改變專制的政治制度,中國就不可能求富、求強,走出任人欺侮的困境。隨著他對西方國家政治制度的了解、探究、經(jīng)過中西對比,薛福成得出“西洋各邦立國規(guī)模,以議院為最良”的結(jié)論并由此提出了開設議院的政治主張,奠定了其思想的維新色彩,對當時以及其后的進步思想家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接著,又討論了薛福成君主立憲的變法思想。他通過對君主之國,民主之國和君民共主之國三種政體的比較,最后得出:“夫君民共主,無君主、民主偏重之弊,最為斟酌得中”的結(jié)論,在文化上反映了改變專制文化的趨勢和資產(chǎn)階級民權意識的覺醒,成為康梁維新變法的直接動力。然后,討論了薛福成工商為先的變法思想。面對西方強國的欺侮,薛福成希望通過改變商為末的傳統(tǒng)觀念,大力發(fā)展工商業(yè)以達到求富、求強的目的。他還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包括創(chuàng)開中國鐵路,發(fā)展鐵路運輸業(yè),使國家富強;機器殖財養(yǎng)民,發(fā)展大工業(yè)生產(chǎn),以維護民族利權。最后,探討了薛福成“曷若以公法為依歸”的變法思想。該部分主要從兩方面著手,即爭設領事以保僑民和籍公法以自存。前者以具體事例展現(xiàn)了作為外交使臣的薛福成,認識到國際法對中國的重要性,通過對萬國公法到位的運用,為國家謀取最大利益的變法思想。后者則體現(xiàn)了薛福成對公法的深刻認識,希望在強國林立的現(xiàn)實中,借助公法使中國得以自存的思想。 第四部分是對薛福成經(jīng)世致用變法思想的評價,以及他的法律思想對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影響。薛福成雖然與同時代的其他早期維新派人士的思想一樣,大多停留在有感而發(fā)的感性認識階段,沒有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層次,但畢竟對近代中國思想史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肯定了他承前啟后的歷史意義,也指出了他思想顯露出的淺陋和不成熟。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D9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鳳麟;;論鄭觀應和薛福成思想的“相與呼應”[A];近代中國(第十三輯)[C];2003年

2 鄒小站;;華夷天下的崩潰與中國近代思想的變遷[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6年卷[C];2006年

3 李細珠;;試論戊戌—庚子政局變動中的張之洞[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1年卷[C];2001年

4 鄒小站;;晚清官僚士紳對于近代科技的排拒與迎受[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3年卷[C];2003年

5 鄒小站;;國是、議論、風氣與西學東漸——以洋務時期為例[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7年卷)[C];2007年

6 馮歲平;;日本徐霞客式的學者——竹添井井[A];徐霞客在浙江·續(xù)二——徐霞客與越文化暨中國紹興旅游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戴東陽;;日本修改條約交涉與何如璋的條約認識[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3年卷[C];2003年

8 王可珍;;從《擬上皇帝書》看維新時期的嚴復[A];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誕辰150周年紀念論文集[C];2004年

9 陳佳榮;;金貓里、合貓里和貓里務考[A];中外關系史論叢(第一輯)[C];1981年

10 張世敏;;張載與王安石變法之比較[A];中國寶雞張載關學與東亞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保華;薛福成與寶應的六年之緣[N];揚州日報;2010年

2 夏冬波;“鎮(zhèn)海之役”建奇勛(下)[N];巢湖日報;2006年

3 胡琦;“票友”式學藝聚人氣[N];無錫日報;2008年

4 胡琦;讓傳統(tǒng)文化魅力再現(xiàn)[N];無錫日報;2008年

5 記者 姚起亞 實習生 陳菁菁;“公益相親”吸引600報名者[N];無錫日報;2009年

6 夏冬波;聞名中外的鎮(zhèn)海保衛(wèi)戰(zhàn)[N];江淮時報;2006年

7 袁柳;過個“文化年”,不亦樂乎![N];無錫日報;2007年

8 趙壘 通訊員 韓解林 錢晶瑩;無錫接待游客逾百萬[N];中國旅游報;2004年

9 ;無錫故居游[N];無錫日報;2006年

10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 李真;晚清名家直面西方文明[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黃樹生;薛福成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2 張俊萍;試論形象學中“烏托邦”與“意識形態(tài)”的二元交融[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3 吳微;桐城文章與新學的興起[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焦?jié)櫭?梁啟超法律思想綜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5 李志茗;晚清幕府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胡門祥;晚清中英條約關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吳永;晚清洋務派政治思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8 線文;晚清重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9 黃小用;晚清華僑政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史寧;經(jīng)世致用與薛福成的變法思想[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2 胡門祥;試析薛福成的外交思想[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吉娜;桐城湘鄉(xiāng)派使歐游記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歐陽紅;薛福成近代化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畢顯忠;薛福成與中法戰(zhàn)爭中的鎮(zhèn)海之役[D];吉林大學;2007年

6 李養(yǎng)進;薛福成護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7 張國華;皮錫瑞經(jīng)學及其變法思想述論[D];西北大學;2006年

8 劉立;薛福成研究[D];汕頭大學;2007年

9 楊懿華;論薛福成國防科技思想[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10 曲江濱;薛福成經(jīng)濟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73940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73940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cad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