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法律正義的人本基礎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江西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D920.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德祿;廖天舒;;法律正義在法律適用中的沖突與緩和——由許霆案引發(fā)的關于正義的思考[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2 吳鵬yN;;論法律正義與法律價值的辯證關系[J];法制與社會;2010年30期
3 ;“以人為本”建設企業(yè)[J];共產(chǎn)黨人;1995年06期
4 ;以人為本抓能人經(jīng)濟[J];寧夏畫報;1996年06期
5 芮泗;以人為本促進隊伍發(fā)展[J];中國保安;1997年04期
6 梁愛平;“以人為本,依法立院”的思考與實踐[J];河北法學;1998年06期
7 黃英杰;“以人為本”與“愛崗敬業(yè)”——淺談職業(yè)道德建設[J];中國職工教育;2002年11期
8 李;;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的發(fā)展觀[J];資料通訊;2003年10期
9 韓迎春;“以人為本”的發(fā)展觀及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J];唯實;2004年07期
10 遲福林;以人為本與求真務實[J];學習月刊;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許友順;;以人為本 成就師生 打造品牌——現(xiàn)代學校管理的思考與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一)[C];2009年
2 翁曉琴;;構(gòu)建以人為本服務模式的探討[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覃愛珍;;在新形勢下實施以人為本的護理管理[A];全國精神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4 黎康;;以人為本與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A];堅持科學發(fā)展 構(gòu)建和諧社會——全國社科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二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尹洪太;趙志紅;;堅持以人為本 抓好安全管理[A];礦山建設工程技術新進展——2008全國礦山建設學術會議文集(下)[C];2008年
6 徐琴;;思想政治課教學內(nèi)容要生活化[A];2008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08年
7 林霞;;淺談圖書館人文關懷[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孫俊祥;;芻議基層圖書館在發(fā)展與服務中的“人本管理”[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陳曉娟;;關于科學發(fā)展觀的幾點認識[A];“深入學習十七大精神,,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藺鵬;;質(zhì)量文化是企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關鍵[A];河南省煙草學會2005年學術交流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以人為本 構(gòu)建和諧武漢[N];長江日報;2005年
2 遼寧人口信息中心研究員 曹景椿;以人為本[N];中國人口報;2002年
3 記者 徐英梅 張淑瑜;以人為本 構(gòu)建和諧社會[N];甘南日報(漢文版);2005年
4 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研究室主任 李家龍;科學發(fā)展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N];淮南日報;2005年
5 程偉禮;“以人為本”不是“以個人利益為中心”[N];解放日報;2004年
6 張道航;城市建設要以人為本[N];經(jīng)濟日報;2005年
7 何平 李彥彬;德龍鋼鐵以人為本謀發(fā)展[N];人民日報;2004年
8 安康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黃立新;怎樣在職校中落實“以人為本”[N];安康日報;2006年
9 李步云;為什么不應該反對“以人為本”這個提法[N];北京日報;2007年
10 安有太 文其祥;屯南煤業(yè)以人為本鑄牢安全網(wǎng)[N];兵團日報(漢);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真文;法律與道德的界限[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何士青;以人為本與法治政府建設[D];武漢大學;2005年
3 逯改;生命權及其保障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4 皮慶侯;孫中山民生主義倫理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5 高宗澤;論以人為本的人才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郭鳳志;德育文化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山鳴峰;人本與效率[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徐秦法;社會治理中的信仰價值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9 童靜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學生工作體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10 曹海英;西部民族地區(qū)新型工業(yè)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姬曉慧;當代中國法律正義的人本基礎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圣福;以人為本的教師管理探析[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3 張祥鴻;以人為本學校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陳興旺;當前中學地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策略[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慶輝;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代大學生德育的影響[D];鄭州大學;2005年
6 潘玉明;中國艾滋病防治的立法建議[D];武漢大學;2005年
7 陳曉燕;新時期高校德育創(chuàng)新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6年
8 楊麗;馬克思科技觀的人本意蘊及其當代價值[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9 王大忠;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劉巖;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5655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56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