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析與構建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法學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重點項目(11LZUJBWZD010) 蘭州大學2012年教學研究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642;D90-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霍憲丹;法律職業(yè)與法律人才培養(yǎng)[J];法學研究;2003年04期
2 劉斌斌;;論專利制度下的獨占與公共利益——以專利的經(jīng)濟功能分析為視角[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3 劉斌斌;楊勝林;;淺析教師在模擬法庭實踐教學中的作用及其面臨的挑戰(zhàn)[J];教育教學論壇;2013年1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施佳;論中國法學教育的實現(xiàn)目標及實現(xiàn)途徑[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4期
2 王鐳;;應用型高校法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思考[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3 袁琳君;論我國的法學教育現(xiàn)狀及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翟月玲;;世界各國法學教育模式大盤點[J];成才之路;2008年36期
5 王燕;;淺談法科學生的實踐教學[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20期
6 華鷹;;司法考試與法學本科教育關系的定位與對接[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7 馬濤;;新時期憲法學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大家;2011年18期
8 劉仁山;;全球化背景下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問題[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9 徐崇利;;中美法學教育模式之比較:“法官型”人才v.“律師型”人才[J];廈門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1期
10 金艷;;法學本科教育的目標定位和培養(yǎng)模式探析[J];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尹晉華;;試析影響法律監(jiān)督的現(xiàn)實問題[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劉慶華;翁奎;;從檢察官職業(yè)素質養(yǎng)成視角談內部管理機制構建[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馮云翔;;對法學教育改革及法律人才培養(yǎng)的幾點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上冊:校長論壇·教育改革)[C];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海霞;論羅爾斯的程序正義理論[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坤;論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的關系及其改革[D];山東大學;2010年
3 何如一;政法干警招錄培養(yǎng)體制改革背景下的司法警官院校人才培養(yǎng)改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拓;法律方法研究的實踐面向[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王自;論法官與律師的關系[D];安徽大學;2011年
6 王t,
本文編號:25429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54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