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斌受賄案之法律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3-18 07:02
本文關鍵詞:張永斌受賄案之法律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受賄犯罪在手段和形式上不斷的變異和升級,出現(xiàn)了各種不同于以往的新型受賄犯罪。由于這些新形式的受賄犯罪相比于傳統(tǒng)受賄犯罪更具欺騙性、隱蔽性和復雜性,而針對于此的法律規(guī)定尚不健全,導致司法實踐中產生了很多的爭議和問題。在此情況之下,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案例為研究對象,進行法律分析,或可為司法實踐中解決類似案件提供思路和參考。本文以張永斌受賄案這樣一個較為典型的案例為對象,對該案中所涉及的為他人謀取利益、干股型受賄、以借為名受賄、委托理財型受賄以及收受財物后退還等行為進行法律分析,并對其中的爭議問題進行探討,進而闡述自己的一些淺見和思考,以期對今后實踐中類似案件的司法認定有所裨益。全文結構上分為引言、正文和結語三個部分。正文主要包括三個章節(jié):第一章為案情回顧,在此章中主要通過對本案的案件事實、控辯雙方的觀點、判決理由以及定案依據(jù)進行回顧,并提出本案所涉及的爭議焦點。第二章為案件所涉及法律問題的分析,此章以第一章為基礎,對案件爭議所涉及的法律問題逐一進行分析,主要包括對為他人謀取利益、干股型受賄、以借為名受賄、委托理財型受賄以及收受財物后退還行為等的司法認定進行研究。第三章為由本案所引發(fā)的思考,在第二章的法律分析的基礎上探討相關法律規(guī)定中存在的爭議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淺見和思考。
【關鍵詞】:張永斌 受賄案 法律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4.392;D920.5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第一章 案情回顧7-12
- 一、案情介紹7-8
- 二、一審辯訴主張8-9
- 三、一審定案理由及結論9-11
- 四、案件爭議焦點11-12
- 第二章 案件爭議所涉及法律問題的分析12-28
- 一、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之法律分析12-14
- 二、未實際出資而約定參股并收受分紅之法律分析14-17
- 三、以借款為由收受他人錢財之行為的定性17-20
- 四、以投資為名借款給他人并收取高額利息之法律分析20-24
- 五、收受財物后退還行為之定性24-28
- 第三章 由本案引發(fā)的思考28-31
- 一、對取消“為他人謀取利益”之要件的思考28-29
- 二、對國家工作人員獲取收益機會而親自理財行為的思考29-31
- 結語31-32
- 參考文獻32-33
- 致謝3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康書昶;;借據(jù)不是逃避刑事責任的“護身符”——淺議“借用型”受賄犯罪的認定[J];法制與經濟;2014年15期
2 于志剛;;關于收受請托人財物后“及時退還”的內涵解讀[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3 孫國祥;;我國受賄罪的立法完善[J];人民檢察;2014年03期
4 周駿如;崔曉麗;;非法委托理財行為認定疑難問題研究[J];法治論叢(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本文關鍵詞:張永斌受賄案之法律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40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5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