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法義》的對話者
[Abstract]:(Laws,) is Plato's longest dialogue, with three old people: anonymous Athenian insiders, Crete (Crete) Kronias (Kleinias), and Rakedemon (Lacedaimon,). The dialogue is the longest dialogue between Plato and Plato. The dialogue is with three old people: the anonymous Athenian alien, the Crete Kronias (Kleinias), and the Rakedemon. Old translator Sparta) Mozilus (Megillus). The protagonist of the dialogue was an Athenian outsider, and the other two old people were lawmakers. The theme of the dialogue was "political system and propriety", which took place on a pilgrimage by three old people from the capital of Crete, Kenosos (Knossos), to the Zeus Shrine. But at the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分類號】:D90-5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金全;陳鵬飛;;對柏拉圖法律思想的重新解讀[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6年06期
2 劉建蘭;;仰望蘇格拉底——淺析蘇格拉底的法哲學(xué)思想[J];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8年02期
3 林舒;吉國賓;;德性的正義如何可能——柏拉圖正義問題運(yùn)思維度探析[J];山東警察學(xué)院學(xué)報;2006年04期
4 林洪宇;;柏拉圖《法律篇》中法律思想的來源[J];黑龍江史志;2009年02期
5 曾益康;;柏拉圖《法律篇》中神學(xué)的法治意蘊(yùn)[J];貴州社會科學(xué);2011年06期
6 石夢希;;柏拉圖與孔子的政治法律思想之比較[J];法制與社會;2008年07期
7 溫曉莉;;蘇格拉底論證方法與程序倫理的產(chǎn)生[J];西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科版);2010年10期
8 嚴(yán)晶;;從人治的賢人政體到法治的混合政體——論柏拉圖政體觀的演變[J];蘇州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0年05期
9 郝雅燁子;李尚;;法治思想起源小議[J];資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1期
10 丁海笑;汪啟蒙;;試論柏拉圖的法治觀[J];法制與社會;2010年21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歐康吉(OmarioSKanjiII);蘇格拉底式教學(xué)方法[N];法制日報;2007年
2 張恒山;維系法治的道德星空[N];法制日報;2007年
3 徐愛國;醫(yī)生的經(jīng)驗與醫(yī)學(xué)的教科書[N];法制日報;2008年
4 郭齊勇;“親親相隱”[N];光明日報;2007年
5 衛(wèi)華;蘇格拉底“小盒子”里的大人物[N];人民法院報;2007年
6 朱曉;也談蘇格拉底的審判[N];人民法院報;2002年
7 謝鴻飛;公民與法律:蘇格拉底[N];人民法院報;2001年
8 卓澤淵;法政治學(xué)的學(xué)科定位[N];學(xué)習(xí)時報;2006年
9 喻中;法學(xué)的社會功能[N];光明日報;2005年
10 周靜;希臘化時期的法哲學(xué)思想[N];人民法院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張守夫;哲學(xué)視域中法的語言和思維層次[D];吉林大學(xué);2006年
2 劉素民;烙在人性上的神之睿智[D];武漢大學(xué);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夏季;柏拉圖正義觀之轉(zhuǎn)變對我國法治建設(shè)的啟示[D];湖南大學(xué);2006年
2 賈玉峰;沖突狀態(tài)下的法律與美德[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7年
3 陳鵬飛;城邦、理性、法治——柏拉圖法律思想解讀[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4年
4 宮正;神與神諭[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6年
5 閆水龍;憲政理論中“人”的概念及其淵源[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09年
6 楊芳;柏拉圖的《法律篇》及其影響[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04年
7 施宗英;論柏拉圖《法律篇》中的法律思想[D];安徽大學(xué);2003年
8 李娟;亞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06年
9 靳濤;論法律中的“苦與樂”[D];西南政法大學(xué);2010年
10 唐電弟;從法律語言學(xué)角度看言語與說話者身份識別[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07年
,本文編號:24961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496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