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昂貴偏好與承認的區(qū)分性機制以德沃金的兩種平等主義為分析資料
[Abstract]:Welfare egalitarianism and resource egalitarianism are two method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proposed by Dvorkin, in which how to distinguish between disability and expensive preference, and in order to achieve equality in the initi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How to subsidize the resources of the disabled and distinguish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xpensive ones trying to mix fish and beads is a very specific problem to ensure the equal distribution. Welfare egalitarianism is out ahead of time because of its moral hazard and unilateralism, and resource egalitarianism makes mistakes in misunderstanding: the result of auction is actually the possible result mentioned in the second basic principle of welfare economics; It is an impossible task for insurance to evaluate people's second-level desires in terms of the role of spectator, that is, to assess their preferences by individuals on the basis of transcending the presupposition of cultural background. It is the recognition theory,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verification based on the fusion of vision, using the new paradigm of essential practice-non-essential practice to analyze the qualifications and requirements of expensive enthusiasts, thus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e practice of resource egalitarianism.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09.1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海紅;論新形勢下腐敗現(xiàn)象及其防治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2 于學強;;論鄧小平對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3 趙國友;;從陳獨秀的經(jīng)濟思想透視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4 吳元其;防治非典與行政理念轉(zhuǎn)換[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孫顯元;當代中國哲學主流形態(tài)[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6 孫金華,張國富;鄧小平奠定了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論基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7 孫顯元;;創(chuàng)新中的思維自由[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操申斌;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9 黃偉,王維宇;論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與公民道德建設[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10 胡昂;辯證地理解我國現(xiàn)階段的剝削問題[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新曦;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與人的素質(zhì)塑造[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姜洋;中國證券商監(jiān)管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0年
3 孫明;對外開放的新格局[D];廈門大學;2001年
4 孫澤學;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化建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5 牛獻忠;人的建設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6 史會學;管理價值論——現(xiàn)代管理價值實現(xiàn)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7 徐鐵駿;經(jīng)濟全球化中的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與產(chǎn)業(yè)政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8 蔡道通;毛澤東刑法哲學思想論綱[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9 張文勇;民營資本發(fā)展的理論與實證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楊宏;中俄農(nóng)業(yè)經(jīng)貿(mào)合作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玉翠;科學與人文之間[D];安徽師范大學;2004年
2 張立慧;中國共產(chǎn)黨探索社會主義所有制的歷史經(jīng)驗[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王惠君;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模式[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4 趙瀾波;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生活方式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5 孫文營;論當前中國社會轉(zhuǎn)型的趨勢、困境與出路[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6 張春玲;對我國經(jīng)濟體制與經(jīng)濟增長方式關(guān)系的歷史剖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7 謝衛(wèi)紅;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青少年德育不可或缺的部分[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8 張一萍;朝鮮半島和平機制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9 高濤;國家利益與中國對外戰(zhàn)略的選擇[D];河南大學;2001年
10 歐健;新中國前30年黨的非公有制經(jīng)濟政策的回顧與反思[D];河南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4555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45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