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立法的法理學:緣起、理論空間和研究問題
[Abstract]:Legislation and judicature are two very different activities, but both of them are related to the law, so they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jurisprudence. But in fact, a great deal of jurisprudence focuses on judicial activities and neglects legislation. Legisl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ctiv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rder within a country or between nations, so it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refore, some western jurists advocate a systematic jurisprudence aimed at legislation, in order to help people better understand the legislative activities and obtain better legislative results. The study of legislative jurisprudence is different from the study of legislative phenomenon in the sense of political science. Its fundamental problem is "what is good legislation" and the study of legislators and legislative process derived from this problem.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is area in China. China is in the era of "great legislation", legislative jurisprudence should be helpful to understand and answer Chinese questions.
【作者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
【分類號】:D90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盧卡·溫特根斯;王保民;;作為一種新的立法理論的立法法理學[J];比較法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銀蘭,杜曉智;債權平等原則在代位權理論中的重釋[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2 羅欣;;淺談馬克思法律思想后現(xiàn)代性產(chǎn)生之前提[J];才智;2009年18期
3 寇曉燕;;論仲裁程序主體性理念[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4 顧乾坤;;法律解釋方法批判:客觀還是主觀[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5 張光君;;“三!狈ㄖ斡^的刑法哲學之維[J];重慶社會科學;2006年03期
6 車傳波;;論我國法院體制改革的路徑[J];當代法學;2011年04期
7 許發(fā)民;論刑法應然性研究的“合法性”——兼論刑法學研究范圍及其方法[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8 常鵬翱;論物的損壞與精神損害賠償?shù)年P聯(lián)——一種功能主義的詮釋[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方樂;;司法的“場域”分析?——以1997年的一次學術論戰(zhàn)為背景的展開[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10 姜濤;;法學通說的文明與法學通說的選擇[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武飛;法律解釋:服從抑或創(chuàng)造[D];山東大學;2006年
2 王太寧;憲政視野下的刑法若干基本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孫麗君;法律變通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彥坤;酌定不起訴案件中被害人權利保護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李春明;司法鑒定啟動程序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3 翁迪;我國《繼承法》繼承權男女平等原則之反思[D];吉林大學;2011年
4 靳國強;幾起附條件不起訴案件的法理分析[D];蘭州大學;2011年
5 俞康;溫室氣體減排國際義務法律價值論[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6 鄧欣;流域生態(tài)補償基金制度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陳冰;從“自助透析室”事件看權利沖突與化解[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8 王紅泉;浮動抵押制度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1年
9 郭穎輝;從三重理性看良法標準[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李冬松;吳經(jīng)熊對霍姆斯法律哲學之承繼與超越[D];湘潭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華;;試論潛規(guī)則與我國法制現(xiàn)代化[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9年10期
2 李紅海;;“水和油”抑或“水與乳”:論英國普通法與制定法的關系[J];中外法學;2011年02期
3 林祥福;;婚約訂立中的制定法和民間習慣的沖突——以民國時期黑龍江省關于親屬繼承習慣之報告為例[J];青春歲月;2011年06期
4 馮向輝;張明皓;;關于建立判例制度的思考[J];中外法學;1989年05期
5 張建良;判例法制度的價值分析[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匡愛民;嚴楊;;論我國案例指導制度的構(gòu)建[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7 谷永亮;;習慣法律化的法律經(jīng)濟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0年32期
8 徐俊;童蕾;;當法律遭遇習俗[J];民主與法制;2011年09期
9 喻中;民間法在制定法變遷過程中的功能——以制度變遷理論為分析視角[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10 吳祥江;正義維度下的英國非法證據(jù)規(guī)則——以制定法為視角[J];四川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占云發(fā);葉蕾;;從董必武的民主法治思想看“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tǒng)一”的實現(xiàn)歸依[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輯)[C];2008年
2 何海波;;英國行政法上的聽證[A];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法律問題——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戴新平;;董必武法學思想對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作用及意義[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輯)[C];2008年
4 李紅桃;;美國教育立法的幾個特點[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劉篤才;;中國古代判例考論[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6 佟麗華;;對中國傳統(tǒng)與未成年人有關的法學研究的反思與挑戰(zhàn)[A];推動律師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會議暨未成年人保護專業(yè)委員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胡玉鴻;;法治社會與和諧社會的沖突與消解[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7年
8 龔恒超;;提高司法判決可接受性需要更多“揆情度理”——學習董必武法學思想的思考[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輯)[C];2009年
9 周安平;;女性思維與法律思維[A];第一屆全國非形式邏輯與法律邏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陳靈;;類推與案件審理[A];法律邏輯與法律思維——第十七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交流論文[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 童蕾;習俗與民事司法的沖突及契合[N];人民法院報;2010年
2 顧 元;相鄰糾紛與司法救濟[N];人民法院報;2004年
3 藍海華 王東;在創(chuàng)新中推進法學會工作[N];青島日報;2006年
4 苗壯;判例教學方法略談[N];法制日報;2007年
5 海南大學法學院 王琳;許霆案背后的司法悖論[N];廣州日報;2007年
6 徐向華;踐行教育改革探索 培養(yǎng)一流法律人才[N];解放日報;2007年
7 海南大學法學院 王琳;從“立法時代”步入“修法時代”[N];海南日報;2007年
8 公丕祥;民俗習慣運用于司法的價值、可能性與限度[N];人民法院報;2007年
9 中南財政政法大學、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劉大洪邋袁正英;案例指導在立法與司法間的良性互動[N];人民法院報;2007年
10 陳默;同樣事件以后都能賠“雙份”嗎?[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袁家超;清代契約法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2 劉成安;論裁判規(guī)則[D];山東大學;2009年
3 黃宇昕;蘇格蘭法混合特征之形成與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4 湯善鵬;立法權正當行使的法理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厲盡國;法治視野中的習慣法:理論與實踐[D];山東大學;2007年
6 呂志興;宋元豐以后法律體系的變化[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7 黃延廷;清代刑事司法中的緣法斷罪與權宜裁判[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8 朱虎;薩維尼法律關系理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9 蘆雪峰;英國1998年《人權法案》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升;法治背景下制定法與法律的緊張關系[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2 馬賀;法國比較法兩百年[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3 王玲;授權立法的監(jiān)督[D];北方工業(yè)大學;2007年
4 葛健;論我國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與制定法的關系[D];吉林大學;2010年
5 賈寧;中國制定法選擇論[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6 宮楠;論地理因素對國家制定法的影響[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7 楊溯;論普通法法系中制定法與判例法的關系[D];復旦大學;2009年
8 洪志興;習慣研究的制定法向度與實踐向度[D];山東大學;2009年
9 韓沖;論功利主義與法理學獨立性的確立[D];湖南大學;2007年
10 張靜;我國案例指導制度構(gòu)建探析[D];安徽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437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44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