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主刑輔”法律思想對漢朝法律制定的影響
[Abstract]:Dong Zhongshu, a thinker of Han Dynasty, put forward the legal though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 and the ethics system of Confucianism. As the legislative thought of Han Dynasty, the thought of "virtue-oriented punishment auxiliary"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enalty execution system, penalty principle and criminal policy-making of Han Dynasty.
【作者單位】: 河北金融學院;
【分類號】:D92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孫劍偉;;漢代贖罪問題考述[J];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06年02期
2 劉篤才;論漢代法律體系的幾個問題[J];當代法學;2004年04期
3 閔茜;;淺論漢朝法律儒家化的表現(xiàn)[J];經(jīng)營管理者;2008年1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文斌;;中國古代法律中的人性化彰顯——關(guān)于《九朝律考》的另類解讀[J];朝陽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2 黃文藝;;法律體系形象之解構(gòu)與重構(gòu)[J];法學;2008年02期
3 王好學;;論漢代法律儒家化的歷史選擇[J];法制與社會;2010年13期
4 郭亮;劉振宇;;晉刑法志所見“科”考析[J];法制與社會;2010年18期
5 代昊;;戰(zhàn)國時期的變法浪潮對我國法制建設(shè)的借鑒[J];法制與社會;2011年12期
6 張艷;;淺析漢朝法律的儒家化[J];法制與社會;2013年02期
7 湯德紅;向文鋒;;論法治社會中法律與道德的關(guān)系[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S1期
8 王驍;;中國法律現(xiàn)代化的法文化分析[J];今日南國(中旬刊);2010年05期
9 王動動;;古代重民法律思想的評價與啟示[J];學理論;2012年03期
10 劉秀娟;;《水滸傳》中的古代中國法律文化賞析[J];名作欣賞;2012年29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維新;中國古代法制史學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2 管偉;中國古代法律解釋的學理詮釋[D];山東大學;2008年
3 許光縣;清代物權(quán)法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4 張翅;冤抑與訴訟[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5 李學娟;兩漢教化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樊力;論我國刑法立法的人性化[D];安徽大學;2010年
2 王家封;中國古代老幼廢疾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孔凡麗;我國構(gòu)建刑罰易科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4 秦濤;漢末三國名法之治源流考論[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5 劉霞;法律翻譯與中國法治化的演進[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6 張嘉輝;“潘某訴某大學案”的行政訴訟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7 賈暉;簡論中國近代個人財產(chǎn)權(quán)的憲法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8 何劍;論禮治的內(nèi)在邏輯及歷史發(fā)展軌跡[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9 張亞娥;法家法治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及其評價[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10 周祖繼;中國傳統(tǒng)訴訟文化的內(nèi)在矛盾及其合理性探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建國;試析漢初“約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談“二年律令”與肖何的關(guān)系[J];法學研究;1996年01期
2 張建國;魏晉五刑制度略論[J];中外法學;1994年04期
3 張建國;論西漢初期的贖[J];政法論壇;2002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祖瀾;;論中國法律傳統(tǒng)的價值導向——以儒家的“重義輕利”觀念為視角[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郭成龍;;儒家思想與中國古代酷刑[J];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邵方;;儒家中道及其對中華法系的影響[J];上海財經(jīng)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4 張朝霞;;儒家精神與西方判例法精神的暗合與差異——儒家道德理念與西方判例法精神[J];法制與社會;2007年09期
5 汪榮;;儒家中庸思想與我國傳統(tǒng)法文化的和合[J];求索;2007年11期
6 陳巨紅;;淺論漢律的儒家化特點[J];法制與經(jīng)濟(下半月);2007年12期
7 覃興富;;論法律思想是法律制度的理論支撐——淺析儒家思想及秦朝的法律思想對法律制度的影響[J];法制與社會;2008年06期
8 田慶鋒;;20余年來關(guān)于“自然法”的中西方法律思想比較研究綜述[J];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07期
9 王陽;;親親相隱制度能否走得更遠[J];時代人物;2008年11期
10 張小賀;;《唐律疏議》中體現(xiàn)儒家思想的軍事法律制度[J];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聶秀娥;;論儒家思想對中國封建法律的影響[A];孔學研究(第二輯)[C];1995年
2 黃亞妮;;儒家法律思想對我國廉政建設(shè)的啟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加強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建設(shè)服務型政府”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8·理論專刊)[C];2008年
3 張騏;;通向中國公民社會的法之合法性[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法治文明的承繼與融合”法律分論壇論文或提要集[C];2004年
4 馬念珍;;從容隱原則析儒家思想的人權(quán)色彩[A];貴州省2004年憲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張碩;;以《唐律疏議》為例淺談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法律的影響[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shù)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劉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法律與宗教的依賴關(guān)系[N];中國民族報;2007年
2 上海師范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石文龍;切莫忽略“中國人”的因素[N];法制日報;2009年
3 王日根;以儒為體 以法為用[N];福建日報;2007年
4 陳其泰;魏晉南北朝法制史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作[N];光明日報;2007年
5 曹東明;中西法律觀念差異對法官職業(yè)化改革的影響[N];江蘇法制報;2006年
6 金葉;法律對接也是一種文化對接[N];中國改革報;2008年
7 同濟大學法政學院副教授 徐國忠 同濟大學法政學院法理學碩士研究生 顧首明;淺議法的民族性與中國法治化[N];大眾科技報;2009年
8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名譽院長 博士生導師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 張晉藩;中國古代國情背景下的司法制度(四)[N];人民法院報;2010年
9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名譽院長 博士生導師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 張晉藩;中國古代國情背景下的司法制度(五)[N];人民法院報;2010年
10 四川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喻中;超越法律的世界[N];檢察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邵方;西夏法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2 蘇鳳格;明末清初法律思潮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3 陳小葵;王權(quán)主義與中國社會[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4 李游;從無訟到恢復性司法[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張海峰;唐代佛教與法律[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6 王瑞山;中國傳統(tǒng)社會治安思想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昕燁;中國傳統(tǒng)法律的儒家化及其影響[D];鄭州大學;2006年
2 羅超;宋元官箴內(nèi)容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郝廷婷;試論越南阮朝法制的特點[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4 李冰逆;從漢、唐審判實踐看儒法之爭[D];復旦大學;2008年
5 劉方;秦代法制與儒家思想辨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6 張?zhí)焓?儒家法律價值觀及其文化背景的分析[D];安徽大學;2004年
7 司培俊;睡虎地秦律中的儒家思想考析[D];南京大學;2012年
8 張煜昊;中國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初步[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9 宋文卓;論儒家思想對中國法治建設(shè)的影響[D];鄭州大學;2005年
10 毛春紅;論“春秋決獄”[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362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43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