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史論文 >

岳麓秦簡所見秦刑事訴訟程序的歷史價值

發(fā)布時間:2018-12-10 19:43
【摘要】:睡虎地秦簡的出土,大大推動了秦律的相關研究。但秦刑事訴訟程序的實際運行,仍然缺少足夠的史料佐證。岳麓書院藏秦簡所見司法案例的發(fā)現(xiàn),充分呈現(xiàn)出秦刑事訴訟程序的基本樣貌。其中刑事偵查的縝密,審訊與判決的分離,以及疑難案件的奏讞,無不透露出秦刑事訴訟程序的成熟與發(fā)達。從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宏觀發(fā)展歷程來看,秦刑事訴訟程序的基本規(guī)定對中國后世所產(chǎn)生的歷史影響是相當深遠的,具有極其深厚的歷史價值。
[Abstract]:The unearthed Qin slips greatly promoted the study of Qin Law. However,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Qin criminal procedure is still lack of sufficient historical evidence. The discovery of judicial cases in Yuelu Academy of Classical record of Qin Bamboo slips fully presents the basic appearance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of Qin Dynasty. The rigor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the separation of trial and judgment, and the difficult cases reveal the matur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in Qin Dynasty. From the macroscopic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a's legal system, the basic provisions of Qin's criminal procedure have far-reaching historical influence on Chinese later generations and have profound historical value.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法學院;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岳麓秦簡與秦代法律制度研究”(11JZD013)
【分類號】:D929;K87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建國;漢簡《奏讞書》和秦漢刑事訴訟程序初探[J];中外法學;199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琳儀;新蔡竹簡選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劉守芬,王洪波,姜濤,陳新旺;對中國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歷史考察[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李元;論秦始皇的法治主義[J];北方論叢;2000年04期

4 李財富;孕育時期中國檔案學思想的特點及成因[J];北京檔案;2002年02期

5 徐忠明;比較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之特點——張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讀后[J];比較法研究;2000年02期

6 朱筱新;對秦統(tǒng)一度量衡制的再認識[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7 張榮強;從計斷九月到歲終為斷——漢唐間財政年度的演變[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8 南玉泉;中國古代的生態(tài)環(huán)保思想與法律規(guī)定[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9 林本昌;;論行政兼理司法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存因[J];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06期

10 謝全發(fā);;漢初盜罪述論——以張家山漢簡為中心[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牟發(fā)松;;從“移風易俗”看秦漢對地方社會的控制[A];社會·歷史·文獻——傳統(tǒng)中國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2 閻曉軍;;秦漢時期的訴訟審判制度[A];秦文化論叢(第十輯)[C];2003年

3 鞏本棟;;論辛棄疾南歸前期的詞的創(chuàng)作[A];2003中國上饒辛棄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羅運環(huán);;楚地出土簡帛與荊楚文化[A];史海偵跡——慶祝孟世凱先生七十歲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論[D];西北大學;2001年

2 同利軍;中國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軍事思想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徐忠明;包公故事:一個考察中國法律文化的視角[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4 李卿;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5 崔銳;秦漢時期的女性觀[D];西北大學;2003年

6 乜小紅;唐五代畜牧經(jīng)濟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7 余蔚;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8 陳寶勤;漢語詞匯的生成與演化[D];四川大學;2004年

9 龔汝富;明清訟學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10 陳小葵;王權主義與中國社會[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琴麗;五代司法制度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2 胡謙;中國古代親屬容隱制度述論[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3 朱宏斌;戰(zhàn)國秦漢時期中外農業(yè)科技文化交流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1年

4 于霞;戰(zhàn)國名實之辯的文化解釋[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5 溫慧輝;論秦漢婦女的較高地位及其原因[D];河南大學;2002年

6 趙恒慧;分散、分層及分化——漢代司法制度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丁祖高;論口供在刑事證據(jù)體系中的地位[D];蘇州大學;2002年

8 裘曉東;挪用公款罪若干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9 孟志成;漢代對秦律的因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10 張翅;先秦預防犯罪思想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俊杰;;建水碑刻文化研究[J];紅河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劉愛琴;;平遙文廟的歷史文化內涵及價值[J];滄桑;2009年06期

3 潘建英;;20世紀遺產(chǎn)的歷史價值及其保護問題再探討——由福州陳景潤故居被拆毀引發(fā)的思考[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4 盧敏飛;;上林壯族唐碑的歷史價值和書法藝術[J];東南文化;2003年08期

5 張德光;;關于趙城《金藏》研考中幾個問題的商榷[J];文物世界;2006年01期

6 曹志;;黑龍江“古代三都”遺址的歷史價值及其現(xiàn)實意義[J];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7 吳恩培;;蘇州城墻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及其歷史價值[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8 肖燦;朱漢民;;岳麓書院藏秦簡《數(shù)》的主要內容及歷史價值[J];中國史研究;2009年03期

9 韓福文;佟玉權;;東北地區(qū)工業(yè)遺產(chǎn)保護與旅游利用[J];經(jīng)濟地理;2010年01期

10 鄭朝彬;;論貴州漢墓出土文物的價值[J];安順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先登;;漫談中國古代銅鏡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A];全國第七屆民間收藏文化高層(湖北 荊州)論壇文集[C];2007年

2 楊天在;;避暑山莊的碑刻及其歷史價值[A];河北省歷史學會第三屆年會史學論文集[C];1983年

3 劉鎮(zhèn)宗;王新生;;古代齊國長城臨朐段考察簡報[A];中國長城博物館暨中國長城學會優(yōu)秀文集[C];2005年

4 約翰·霍威爾·斯塔布斯;;瀕危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與利用問題——世界文化遺產(chǎn)基金會與中國[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四輯)[C];2004年

5 彭書琳;;對復制西林銅棺的意見[A];句町國與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6 陳震東;姬旭明;吳東;;對甘孜藏族自治州甲居藏寨、梭坡古碉群、瀘定橋和康定縣民族建筑的保護建議[A];地域建筑文化論壇論文集[C];2005年

7 王雷;;中國教育文物:載體、見證與傳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呂舟;;從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看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面臨的新問題[A];建筑史論文集(第16輯)[C];2002年

9 尹慶林;;淺析清東陵石雕藝術的文化包容[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二輯)[C];1997年

10 秦德頗;;武當山靜樂宮的復建與文物保護[A];地域建筑文化論壇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履生;798讓人反思:如何保留和利用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筑[N];文藝報;2004年

2 記者 肖勇 通訊員 李友作;專家研討義帝歷史價值與義帝陵保護利用[N];郴州日報;2010年

3 梁勇;徐州出土漢代玉器的歷史價值[N];光明日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 杜金存 實習生 陳科;觀瀾閣之殤,呼喚文保意識[N];江西日報;2009年

5 撰文 俞敏;古棋譜重放異彩[N];上海金融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宿曉健;漢代普光寺亟待拯救[N];太原日報;2007年

7 魏宇澄;在城市的那邊[N];中國文物報;2007年

8 蔣英炬;臨沂漢畫像石藝術的歷史價值[N];中國文化報;2001年

9 新華社記者  郭力群 李建敏 高風;應縣木塔 年過九百五 能否度千年[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10 見習記者 王晟邋報道組 黃瑞芬;“留守”文物如何才安全[N];溫州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呂九芳;明清古舊家具及其修復與保護的探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6年

2 張煜;清中期痕都斯坦玉器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藍瀅;開封繁塔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2 劉虹伯;麥地那工匠村及其歷史價值[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劉振春;索倫牌符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奇潔;內蒙古大召寺乃瓊廟佛殿壁畫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5 范勝利;“修舊如原”與“修舊如現(xiàn)”[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6 段銳;歷史價值視域下的長沙工業(yè)遺產(chǎn)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盧百靈;哈爾濱市道外區(qū)歷史街區(qū)保護與利用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5年

8 白瑩;西安市工業(yè)遺產(chǎn)保護利用探索[D];西北大學;2010年

9 黃雋茜;蘇州民國民居建筑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李靜蘭;隋唐大運河鄭州段歷史價值及遺產(chǎn)廊道構建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237109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37109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c12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