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飛機旅行案”看德國的民法方法論
[Abstract]:Although China's civil legislation system has been relatively sound, but the legal educ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has not yet formed a universally recognized professional thinking method. " The air travel case "clearly demonstrates Germany's civil case resolu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centered on claims, and how judges can break through the logical limita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The reasons for the judgment and the related comments of the scholars also reveal the legal meaning of the German Jurisprudence Law, as well as the mutual penetration and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urt judgment and the doctrine. In the methodology of civil law, this classic case of Germany can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 in many aspects.
【作者單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
【基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新進教師科研啟動項目”(項目號10QD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51.6;DD91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建東;曾見;;情誼行為還是法律行為——德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藥”案評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2 范婷婷;;略論代位權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3 汪傳才,凌艷傳;論締約過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4 張穎杰;論國企改制的產權構建[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5 蔣輝宇;;論合作社的法人地位與社員的責任形式——對當前學界有關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6 魯忠江;吳向陽;;論保險合同中不利解釋原則的適用[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7 許翠霞;;動物真的能夠成為法律主體嗎?——關于法律主體的前提性說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8 鄭曉劍;陶伯進;;侵權責任能力視域內《侵權責任法》第32條與第33條之解釋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9 陸丹;;論醫(yī)療機構在“錯誤出生”中的法律責任[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10 張蓉;試析民事法律行為制度與意思自治的關系[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董美根;;論專利默示許可——以對專利產品合理期待使用為目標[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楊鐵軍;;消費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實現(xiàn)研究——以民法為視角[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蔣光輝;;無權處分合同效力的法經濟學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4 李晨;;法律經濟分析的規(guī)則視角問題及其實踐應用[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5 張效羽;;隱私權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論公法隱私權與私法隱私權[A];第四屆全國公法學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王思遠;黃明健;;林權的物權請求權探析[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7 吳一博;;論我國野生動物資源的物權法保護[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8 玄玉寶;;論能動司法在個案裁判中的實現(xiàn)——從一則公報案例切入[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9 田保軍;孫學亮;;芻議無因管理之“契約”性[A];當代法學論壇(二0一一年第三輯)[C];2011年
10 陳歷幸;;同時遇難的死亡時間推定問題研究[A];社會主義與中國現(xiàn)代化 政治·法律與社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宇飛;企業(y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法律探索[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國慶;解雇權限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一鳴;英美物權法之大陸法解讀[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6 方興順;TRIPS協(xié)定下地理標志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張偉強;法律制度的信息費用問題[D];山東大學;2010年
8 魏樹發(fā);論我國成年監(jiān)護制度改革[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田園;侵權行為客觀歸責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陳曉敏;大陸法系所有權模式的歷史變遷[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金華;期待權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源;專利間接侵權理論在我國適用空間的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周姚春;論個人信息的民法保護基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唐琳;非典型股東查閱權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曹雅晶;帶有施惠意圖的買賣與承租人的優(yōu)先購買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周阿求;婚約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王智敏;論我國現(xiàn)行立法下動產附合制度的構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姚潔;公司經營范圍的法律屬性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顧潔璐;論承租人優(yōu)先購買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吳志強;論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的設立[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貴君;不當?shù)美?詐騙罪?貪污罪?[J];人民司法;1988年06期
2 謝虹;冒領存款引起的不當?shù)美鸞J];社區(qū);2004年10期
3 成升鉉;金可可;;給付障礙在韓國民法中的理論繼受與發(fā)展——自歷史與比較法的視野[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4 福爾克爾·博伊廷;歐陽芬;;德國人格權法律保護問題及其最新發(fā)展[J];中德法學論壇;2002年00期
5 ;誤將1700寫成17000 法院判“返還不當?shù)美盵J];共產黨員;2011年12期
6 張俊華;是貪污公款還是不當?shù)美?[J];中外企業(yè)家;1996年06期
7 陳紅梅;雖是零頭 也屬詐騙[J];中國律師;1999年03期
8 王立英;;不當?shù)美是犯罪[J];山東人大工作;2008年02期
9 董王超;詹峰;;銀行疏忽多給錢 不當?shù)美颠[J];農家參謀;2009年11期
10 劉言浩;;不當?shù)美V訟中的證明責任分配與法官的釋明權[J];人民司法;2009年2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林來梵;鄭磊;;關于“法律學方法論”——為了一個概念的辯說[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2 鄭磊;;“法律學方法論”的復合結構[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3 趙俊;張?zhí)旖?;試析羅馬法在法律行為制度產生過程中所起的作用[A];規(guī)劃·規(guī)范·規(guī)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4 苗繪;秦天程;;法制經濟淺論[A];“嚴肅執(zhí)法與司法公正”研討會專集[C];1999年
5 金承光;;雍琦教授的審判邏輯理論體系[A];第十六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國法律邏輯三十年)[C];2008年
6 韓登池;;司法三段論——形式理性與價值判斷的統(tǒng)一[A];法律邏輯與法律思維——第十七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交流論文[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鄭文;什么是不當?shù)美鸞N];法制日報;2002年
2 本報記者 云化 通訊員 常鷹 民一;不當?shù)美?0萬元該歸誰[N];蘇州日報;2005年
3 江蘇省張家港市人民法院 馬耀博 吳丹;不當?shù)美笆芤娣健钡恼J定[N];人民法院報;2010年
4 山西承鳴律師事務所 張青政律師 太原理工大學文學院法學系講師 張麗娟;不當?shù)美?該咋處理[N];山西經濟日報;2003年
5 楊利剛;一次損失兩次賠不當?shù)美麘祷豙N];江蘇經濟報;2004年
6 碧咸;“支取”誤為“存儲”,儲戶白拿兩千是否不當?shù)美?[N];深圳特區(qū)報;2005年
7 李R煎邐瀾ㄆ,
本文編號:23354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33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