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來日本的民法研究
[Abstract]:In the past 30 years, with the centenar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Japanese Civil Code in 1998 as the node, the mainstream research before and after the Japanese Civil Code has shifted from the theory of interpretation to the theory of legislation. The present civil law system has been reformed in a large scale through the legislation of single law and the amendment of civil code respectively. In particular, the debt law is now being revised to reform Japan's civil law.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rapid change of Japanese civil law and makes a three-dimensional sketch of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civil law combined with its own research.
【作者單位】: 東京大學(xué)大學(xué)院;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法學(xué)研究所;
【分類號】:D931.3;DD913
【共引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陳根發(fā);論日本法社會學(xué)的馬克思主義因素及其科學(xué)性[J];云南大學(xué)學(xué)報(法學(xué)版);2003年03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鄧君韜;犯罪構(gòu)成體系性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xué);2007年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羅麗;鄧海峰;;日本自然資源利用與保護(hù)立法研究[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xué)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駐東京記者 林忠;日最高法院首判死后生育訴訟[N];法制日報;2006年
2 于青;中國民間索賠原告在日最高法院出庭[N];人民日報;2007年
3 北京市大成律師事務(wù)所 王春民;日本用人單位的安全注意義務(wù)[N];人民法院報;2011年
4 蘇亦工;韓國民法的現(xiàn)代化道路[N];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院報;2003年
5 周敏 胡然 胡志意;艱難的勝訴[N];天津日報;2004年
6 金健峰;胎兒能否獨立提起人身傷害之訴?[N];法制日報;2003年
7 金健峰;胎兒能否獨立提人身傷害之訴[N];科技日報;2003年
8 郝鐵川;小說創(chuàng)作不能違反情理與法理[N];法制日報;2003年
9 楊立新;誰讓放的誰負(fù)責(zé)[N];檢察日報;2004年
10 沙銀華;免費停放在停車點的車被盜旅館是否有責(zé)任[N];中國保險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張利春;日本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論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8年
2 方勇男;日本成年監(jiān)護(hù)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強(qiáng);論日本法對德國法的移植[D];黑龍江大學(xué);2006年
2 肖盼晴;日本違約責(zé)任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2年
3 張玲;日本不動產(chǎn)登記對抗主義研究[D];湖南大學(xué);2007年
4 陳陣;日本明治舊民法典的編纂、論爭及其延期實施的原因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5 王丹楊;日本保險人責(zé)任免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06年
6 沈嵐;論《中華民國民法典》對1900年《德國民法典》的繼受[D];安徽大學(xué);2003年
7 翟淑芳;中日監(jiān)護(hù)制度比較研究[D];吉林財經(jīng)大學(xué);2011年
8 楊琳;中日有限責(zé)任合伙制度比較研究[D];延邊大學(xué);2011年
9 秦恒;《中華民國民法》物權(quán)變動模式研究[D];鄭州大學(xué);2011年
10 劉艷平;日本繼承回復(fù)請求權(quán)制度之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2年
,本文編號:23257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325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