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史論文 >

利他性道德行為的法律激勵——基于富勒的兩種道德觀念

發(fā)布時間:2018-07-20 17:15
【摘要】:富勒將道德分為愿望的道德和義務的道德,兩種道德在行為要求、社會作用、內(nèi)在經(jīng)濟理念、法律評價、處理程序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利他性道德行為屬愿望的道德,基于兩種道德的差異,對利他性道德行為應該通過法律進行激勵,實現(xiàn)社會總體利益公正與個體權益平衡,促進社會道德觀念的改變。
[Abstract]:Fuller divides morality into the morality of desire and the morality of obliga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morality in the aspects of behavior requirement, social function, internal economic idea, legal evaluation, processing procedure and so on. Altruistic moral behavior belongs to the moral of desire.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morality, the altruistic moral behavior should be encouraged by law to realize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interests of the society as a whole an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individual, and to promote the change of the social moral concept.
【作者單位】: 華僑大學法學院;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基金《法治、善治與人權保障研究》(JB-SK1217)
【分類號】:D90-0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劉曉源;;法治精要的重鑄:一個經(jīng)濟分析法學的進路[J];河北法學;2012年12期

2 崔素琴;何yN;;見義勇為的合法性分析及風險責任承擔[J];河北法學;2012年12期

3 蘇富忠;論道德的分類體系[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4 孫笑俠;麻鳴;;法律與道德:分離后的結合——重溫哈特與富勒的論戰(zhàn)對我國法治的啟示[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學鹿;梁鵬;;商法風險分配機制芻議[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1期

2 孟慶瑜;;論分配關系的稅法調整機制及其完善[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3 汪再祥;;現(xiàn)代性背景下的安樂死合法性問題[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4 程乃勝;;何謂法理學——讀龐德的《法理學》(第一卷)[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2期

5 陳立峰;王海亮;;經(jīng)濟全球化對國際經(jīng)濟法拘束力的影響——從彼德斯曼關于國際經(jīng)濟法憲政功能的視角思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6 趙宗亮;;權利政治初論——方法、觀念與實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7 張訓;;打開刑法之門——評刑法學家陳興良教授的學術情懷[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8 王鳳濤;;邁向回應社會的法——精神慰藉困境與“;丶铱纯础比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9 黃春;;公民道德建設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10 程雁雷;行政法的博弈分析:以行政合同為例[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新艷;羅必良;;農(nóng)地承包權的再分配:利益、法律、強力與情面——湖南H村調田規(guī)則的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姚輝;;侵權法的中國化理論與實踐——以侵權責任法的一般條款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礎與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構建精神家園 提升文化軟實力——第五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李壽平;劉毅;;構建誠信制度與踐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構建精神家園 提升文化軟實力——第五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單民;上官春光;;多重視角中的檢察官職業(yè)倫理[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6 張黎明;楊國章;;從法秩序利益看檢察權的正當性[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謝舜茂;;家庭規(guī)模的選擇的經(jīng)濟學分析——以貴陽市為例[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楊鐵軍;;消費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實現(xiàn)研究——以民法為視角[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9 袁雪;;無需法律的秩序——當代社會中非國家法存在的必要性與合理性探究[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10 吳錦宇;;法和經(jīng)濟學在中國大陸的第一次浪潮[A];邊緣法學論壇[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巖;職業(yè)體育聯(lián)盟的經(jīng)濟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4 張玉堂;邊沁功利主義分析法學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鄧繼好;程序正義理論在西方的歷史演進[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趙寧;罪狀解釋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陳玲;背信犯罪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許青松;間接正犯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鄭現(xiàn)U,

本文編號:213420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13420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bcf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