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法治、法治思維與法律手段
本文選題:法治 + 法治思維; 參考:《湖南社會科學》2012年04期
【摘要】:法治、法治思維與法律手段的關系大致可以這樣表述:法治決定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法治思維支配法律手段;法律手段的運用反映和體現法治思維。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與一個國家、地區(qū)的法治實踐具有互動作用。執(zhí)政者主動、自覺和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治國理政,會促進相應國家、地區(qū)的法治實踐,反過來,一個國家、地區(qū)的法治實踐又會給予相應國家、地區(qū)執(zhí)政者更主動、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以動力、促力。一個國家、地區(qū)一旦形成了這種良性互動,即可認為其已步入了法治運作和科學發(fā)展的軌道,進入了法治社會的常態(tài)。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al thinking and legal means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 the rule of law determines the rule of law thinking and legal means; the rule of law thinking dominates the legal means; the use of legal means reflects and reflects the rule of law thinking. The thinking and legal means of rule of law interact with the practice of rule of law in a country or region. Those in power who take the initiative and are conscious and good at using the thinking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means of law to govern and manage affairs will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the rule of law in the correspond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urn, the practice of the rule of law in a country or region will be given to the corresponding country, and the rulers of the region will be more active. Consciously use the rule of law thinking and legal means to promote power. Once a country and a region have formed this kind of benign interaction, it can be considered that it has entered the track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has entered the normal state of the society ruled by law.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
【分類號】:D920.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婉冰;;西方人文精神與中國法治建設[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2 胡小紅;論私法的強行性規(guī)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3 李鐘書,翁里;論城市拆遷中社會利益和經濟利益的博弈[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4 孫洪坤;;人權保障與刑事訴訟法的再修改——以刑事司法國際準則為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5 莫良元;;構建我國現代自由心證制度的價值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6 閆士紅;;對完善我國食品安全法律體系的思考[J];安徽醫(yī)藥;2005年12期
7 婁耀雄;建立網絡傳播權的新視角——從版權的板塊保護到版權的集成保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8 王維林;法律全球化:一種概念的考察[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劉行玉;張成立;;儒家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社會法治的缺失[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年11期
10 沈光亮;;圖書館倫理責任[J];圖書與情報;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玉紅;;論和諧社會框架下的納稅人權利保護[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曾波濤;陳曉陽;許婷婷;曹永福;;單病種限價:對道德與利益的雙趨選擇[A];山東省醫(yī)學倫理學學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黃雪堅;;平等地享有良好環(huán)境——我國代內正義法律原理探討[A];2007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學術年會論文集(4)[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解志勇;論行政訴訟審查標準[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章禮強;民法本位論[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3 黎蜀寧;民事執(zhí)行行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4 陳永富;浙江省山林權屬爭議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4年
5 陳百靈;保證保險合同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6 劉田玉;訴訟真實觀的演變及其程序意義[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7 張斌;現代立法中的利益衡量[D];吉林大學;2005年
8 吳寧;社會弱勢群體權利保護的法理[D];吉林大學;2005年
9 房文翠;法學教育價值研究[D];吉林大學;2003年
10 馬明賢;近現代伊斯蘭法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兄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若干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01年
2 王曉君;論中國民辦教育的法律調整[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年
3 焦淑敏;論離婚自由權[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盧克建;國有企業(yè)市場主體及其市場環(huán)境重構的法律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02年
5 陳小曼;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研究[D];安徽大學;2003年
6 沈靜;美國法上的商業(yè)判斷規(guī)則及其法理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7 鐘興華;論人大對個案的監(jiān)督[D];延邊大學;2003年
8 何真;私人財產權與憲法的演進[D];四川師范大學;2003年
9 賈雪池;中俄土地資源法律制度比較[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3年
10 成蘭州;論我國現行海關關稅法律制度的改進[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智春蘭;;試論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企業(yè)依法治企的重要性[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1年07期
2 馬婷婷;;從睡虎地秦簡看秦法的人情考量[J];華中人文論叢;2011年01期
3 包振宇;;歐美反邪教立法模式比較及其借鑒研究[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宣恭;;建立產權立法和保障體系[A];論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C];1996年
2 何衛(wèi)東;;日本化學污染物的刑事限制[A];水資源、水環(huán)境與水法制建設問題研究——2003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3年
3 王曉菡;;美國337條款訴訟的特點及我國應對策略[A];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WTO專門委員會2005年年會會議手冊[C];2005年
4 陳學斌;;淺談因專利權缺陷而濫用337調查程序對被申請人造成損失進行法律救濟的可能性[A];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WTO專門委員會2005年年會會議手冊[C];2005年
5 張寒;;董必武法學思想與和諧社會的構建[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輯)[C];2008年
6 陳秀山;;聯(lián)邦德國的市場競爭制度及其啟示[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理論與實踐[C];1993年
7 陳堅;;淺談編輯工作的法制意識[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C];1993年
8 吳亞明;;關于運用法律維護地勘單位經濟利益的探討[A];國土資源職教改革與創(chuàng)新[C];2009年
9 夏祖恩;;《禮記》對基本法理的構建[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2003年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10 楊望遠;;農民權益的法律保護研究[A];科學發(fā)展觀:理論·模式·實踐——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6年學術年會文集(3)[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平軒 本報記者 陳俊;平壩“兩個公司”問題通過法律手段實施綜合治理[N];貴州日報;2009年
2 省政協(xié)常委、致公黨云南省委副主委,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田成有;社會管理的法治思維(上)[N];云南政協(xié)報;2010年
3 林勁標;徐tD和她的“均衡對價”法治思維[N];人民法院報;2011年
4 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田成有;社會管理的法治思維[N];人民法院報;2010年
5 李克杰;用法治思維看待大學生“扶”老太被判賠[N];檢察日報;2010年
6 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張雪樵;力求依法辦案與依理辦案的統(tǒng)一[N];檢察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高斌;提高領導干部依法行政意識能力最重要[N];檢察日報;2010年
8 ;不能用法律手段懲治道德失范[N];發(fā)展導報;2000年
9 范紅萍 李京華;胎記整成傷疤,,上法庭討到賠償[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10 記者 任會斌 李包寧 劉大江;“討薪風暴”為何刮不到法院?[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程小雷;現代法治進程中民間法與國家法的合理互動[D];河南大學;2010年
2 劉建寧;我國法治文明建設中人文精神的構建研究[D];蘭州商學院;2010年
3 司佳輝;政治理念下的法律解釋[D];內蒙古大學;2011年
4 王燕慧;轉型期國民法治意識問題論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姜昊辰;基層反貪工作中如何貫徹社會主義法治理念[D];吉林大學;2012年
6 劉鑫;中國民眾法治意識強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033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00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