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金刑的經濟學分析——“天價罰金案”引出的思考
本文選題:天價罰金 + 刑罰; 參考:《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S3期
【摘要】:"天價罰金案"中1萬元的收益和2151萬元的罰金,引起廣大網民和學者的熱議,網民紛紛譴責判決的不公和有違常理。然而,從經濟學角度分析,2151萬元的罰金并非完全沒有其合理性,通過分析其現實意義,發(fā)現價值所在和不足之處,來使其達到刑罰目的的最優(yōu)化,實現刑法犯罪社會成本最小化的經濟學目標,以給大家一個全新的視野。
[Abstract]:The income of 10 thousand yuan and the fine of 21 million 510 thousand yuan in the case of "the fine of the price of the sky" caused the hot discussion of the netizens and scholars. The netizens have condemned the unfairness of the judgment. However, from the economic point of view, the fine of 21 million 510 thousand yuan is not completely unreasonableness. By analyzing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t finds the value and inadequacies to make i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enalty optimization, realize the economic goal of minimizing the social cost of criminal law, so as to give everyone a brand new perspective.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0.5;D924.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雁雷;行政法的博弈分析:以行政合同為例[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2 張宇潤;;數字圖書館在平衡著作權利益沖突中的地位[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3 羅龍鑫;雷建國;;建立行政訴訟調解制度的法理分析[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梁志文;經濟安全與知識產權法[J];中華商標;2004年03期
5 羅羽琪;;法律經濟學隨感——讀《經濟學語境下的法律規(guī)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6 閻武;余華;;簡析合同法中的違約制度[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7 張偉濤;;法律中心主義的除魅和多元秩序的呈現——讀《無需法律的秩序》[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8 鄒慧;;關于“撞了白撞”——議沈陽、上海交通事故處理新辦法[J];北大法律評論;2001年01期
9 何遠瓊;;示范合同的制度考察[J];北大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10 崔俊杰;;鄉(xiāng)政村治下的“村法”研究——立足于對3個鄉(xiāng)村的調查[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英華;;職務犯罪與治理的博奕均衡問題[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楊迎澤;朱全景;;和諧社會、法律監(jiān)督與檢察官職業(yè)培訓[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柯華慶;;法律經濟學的思維方式[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曲振濤;;法經濟學的邏輯與理論結構[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王雷;;效率與激勵視角下公民財產權與國家征收權的均衡——來自城市房屋征收個案的法與經濟學分析[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楊愷鈞;黃坡;;法律規(guī)制實施中合謀的經濟分析[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易凌;;教育法經濟分析的若干問題[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8 周林彬;李勝蘭;;法律經濟學課程設計比較研究(研究報告)[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周林彬;馮曦;;中國法律經濟學的現狀與未來——從八個方面轉變看[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陳國富;;財產規(guī)則、責任規(guī)則、不可轉讓規(guī)則與農地產權保護——農地征用中農民利益受損的法經濟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健飛;外資私募股權投資法律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偉強;法律制度的信息費用問題[D];山東大學;2010年
3 丁玉海;法經濟學理性主義的邏輯與歷史分析及其啟發(fā)[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張佳鑫;協(xié)商解決糾紛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田園;侵權行為客觀歸責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李溪鵬;人身保險創(chuàng)新產品的法律規(guī)制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張琳琳;城市化進程中農地使用權保障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張?zhí)燠?GPA框架下的我國地方政府采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徐鵬;論傳播技術發(fā)展視野下的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張俊峰;信托財產權能的效用優(yōu)化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廉靖;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村矛盾化解機制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產品質量安全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張兵;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姜澤平;我國開征污染稅制度構想[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楊鵬章;非強制性環(huán)境行政執(zhí)法行為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7 唐琳;非典型股東查閱權探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白璐;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功能定位的法律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張浩;行政執(zhí)法中的正當程序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吳玉涇;我國司法引入商業(yè)判斷規(guī)則的思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富平;;法律的經濟學分析評析[J];研究生法學;1996年04期
2 王碧英;;人力資本出資的經濟學和法學分析[J];法制與社會;2009年31期
3 劉倩;;依法治國的經濟學分析[J];知識經濟;2011年13期
4 胡凱;周鵬;;《資本論》法律思想的經濟學分析[J];理論界;2006年07期
5 程禮龍;王紅松;;經濟學分析法律的瑕疵與改進[J];知識經濟;2008年12期
6 廖衛(wèi)華;;范曾訴郭慶祥案經濟學分析[J];法人;2011年11期
7 李明;;商業(yè)秘密法律保護的經濟學分析[J];特區(qū)經濟;2008年04期
8 楊蓉;法學研究的新視野:對法律的經濟學分析[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9 劉東洲;;效率違約理論的法經濟學分析[J];法制與社會;2008年10期
10 高明華;侵權與違約的經濟學分析[J];學習與探索;199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賈引獅;;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與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一種法律經濟學的觀點[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卷)[C];2006年
2 曾鵬;;對經濟學視角下法律供給特點的再認識——與周林彬教授、錢弘道研究員商榷[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彭興庭;公益訴訟的經濟學分析[N];經理日報;2005年
2 黃東黎;法經濟學為立法和司法提供思路[N];人民法院報;2004年
3 案例編寫人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曹碇安 沈言;沒收財產刑應堅持罪刑相適應原則[N];人民法院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蘇炳林;法律的經濟學分析之基石:波斯納的財富最大化理論[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2 喬文進;論數學在法律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04年
3 王瑩;美國稅法中的經濟實質原則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32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932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