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話語與中國法理——法學研究中的鬼話、童話與神話
本文選題:西方話語 + 中國法理。 參考:《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摘要】:近代以來的中國法學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法東漸的產(chǎn)物,故而受西方影響極大。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不同法律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本屬常態(tài)。然而,由于西方文明的強勢地位,西方話語對中國法學漸有從"影響"轉(zhuǎn)變?yōu)?宰制"之虞?疾煳灏倌暌詠砦鞣皆捳Z在中國知識界——尤其是政法學界的興衰沉浮與話語嬗變,我們可以隱約發(fā)現(xiàn)一個從"鬼話"到"童話"再到"神話"的軌跡,值得深思。在文化自覺、文化自強與文化自信開始成為知識界愿景的今天,我們應(yīng)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更為清醒和開放的心態(tài)來看待西方話語:拋棄鬼話,認清童話,破除神話。既要反對盲目排外,也要反對妄自菲薄,而應(yīng)以翔實的實證研究和比較研究認清真正的西方與中國,將西話變成真話,助力"中國法理"的構(gòu)建及中國法學的國際話語權(quán)爭奪,最終確立其在人類政法智慧版圖上的應(yīng)有地位。
[Abstract]:Since modern times, Chinese law is to a large extent the product of the western law and has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wes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the exchange and collision between different legal cultures is normal. However, due to the strong position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western discourse is in danger of changing from "influence" to "domination". Looking at the rise and fall of western discourse in Chi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especially the rise and fall of political and legal circles and the evolution of discourse, we can vaguely find a track from "ghost" to "fairy tale" to "myth", which is worth pondering. Today, when cultural consciousness, cultural self-improvement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re becoming the vision of the intellectual world, we should emancipate our minds, seek truth from facts, and look at western discourse with a more sober and open mind: abandon the ghost, see clearly the fairy tale, and break the myth.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oppose blind exclusion of foreign affairs, but also to oppose self-defeating, but also to recognize the real western and Chinese with full empirical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o turn the western language into the truth, to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jurisprudence" and to fight for th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of Chinese jurisprudence. Finally, it established its due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political and legal wisdom of human beings.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10YJC820173)“非常態(tài)社會事件與人民法院的社會治理功能:歷史、實踐與理論”
【分類號】:D920.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孔慶平;;三位民國法學家關(guān)于中國法理自覺的探討[J];清華法學;2007年03期
2 陳金釗;王國龍;孫光寧;吳炳新;武飛;焦寶乾;姜福東;杜少光;楊圣坤;王月強;劉迎新;李輝;徐海燕;馬娜;張其山;姜世波;張偉強;;憂傷的中國與自卑的法學(筆談)[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3 高漢成;;《大清刑律草案》立法宗旨的歷史錯位[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6年04期
4 劉星;西方法學理論的“中國表達”——從1980年代以后的“西方評介”看[J];政法論壇;2005年01期
5 支振鋒;;知識之學與思想之學——近世中國法理學研究省思[J];政法論壇;2009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鑫艷;狐仙鬼怪與煙花粉黛(續(xù))——《后聊齋志異》與《聊齋志異》在思想內(nèi)容上的比較[J];蒲松齡研究;2004年01期
2 劉述紅,黃仕紅;應(yīng)對WTO挑戰(zhàn)的司法審查制度改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3 何志鵬;;非社會契約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4 陳海平;;困境與進路:司法改革語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5 曹險峰;;羅馬法中的人格與人格權(quán)[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7年02期
6 趙宗亮;;權(quán)利政治初論——方法、觀念與實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7 閆海;;基于司法獨立的我國司法預(yù)算制度重構(gòu)[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8 肖順武;;試論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變——基于民事主體視角之解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9 田飛龍;;中國村民自治的研究現(xiàn)狀與理論新思路[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10 蔣志如;;何去何從的中國診所法律教育[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玉苗;;大學章程法律性質(zhì)考察[A];通過章程的大學治理[C];2011年
2 孫光駿;;論當前憲政制度下的獨立行使檢察權(quán)[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梁曉淮;張洪得;;獨立化 公開化 法制化——檢察機關(guān)偵查權(quán)內(nèi)部制約機制的檢討與重構(gòu)[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4 王祺國;;論和諧司法[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5 楊光;傅文魁;;刑事和解與公訴權(quán)[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郭云忠;;檢察權(quán)謙抑性的法理基礎(chǔ)[A];第二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6年
7 王學成;;我國檢察權(quán)制約行政權(quán)的制度構(gòu)建[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8 朱全景;;論檢察機關(guān)貫徹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王國龍;;由語言追問法律的意義[A];邊緣法學論壇[C];2005年
10 黃韜;;考察我國法院處理不良金融債權(quán)爭議案件的政治維度[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利;律簡身份法考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鄭現(xiàn)U,
本文編號:18464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84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