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監(jiān)察法律文化論——以監(jiān)察官員的管理制度為視角
本文選題:隋唐王朝 + 監(jiān)察文化; 參考:《法學》2013年05期
【摘要】:隋唐監(jiān)察法律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法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文化因子的制度成果,隋唐王朝以其完善著稱,其中對監(jiān)察官員的管理制度尤為健全嚴格:強化監(jiān)察官員的選任標準,把好用人關(guān);嚴格政績考核,做到獎優(yōu)罰劣;嚴懲職務犯罪,保證監(jiān)察官員的清明廉潔和隊伍純潔,構(gòu)成對監(jiān)察官員管理的三個主要方面。隋唐統(tǒng)治者試圖通過制度建設(shè),打造一支稱職的監(jiān)察力量,運用法律以約束權(quán)力、規(guī)范權(quán)力,防止與懲治官吏貪贓枉法,維護法律的統(tǒng)一正確實施,保障以皇帝為中心的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zhuǎn)。深入挖掘隋唐監(jiān)察法律文化的內(nèi)在資源,對于當下加強監(jiān)察和廉政建設(shè),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Abstract]:Sui and Tang dynasties supervisory leg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xcellent legal culture.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re famous for their perfection as a result of the system of cultural factors, in which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supervisory officials is particularly sound and strict: strengthening the 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of supervisory officials, ensuring the good use of people, strictly assessing political achievements, and achieving rewards, fine and punishment; Punishing duty crime and ensuring Pure Brightness's honesty and purity constitute three main aspects of supervision officer's management. The ruler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ried to establish a competent supervisory power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use the law to restrain the power, regulate the power, prevent and punish the corrupt officials from perverting the law, and maintain the unified and corre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To guarante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tate machinery centered on the emperor.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cavate the internal resources of Sui and Tang supervisory legal culture for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and building a clean government.
【作者單位】: 江蘇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毛健;;中國古代對死刑執(zhí)行的司法監(jiān)察[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9年07期
2 程維榮;北魏中央監(jiān)察機構(gòu)──御史臺研究[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4年05期
3 溫曉莉;明中后期的貪贓之風與法紀衰敗[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4 鐘頂;“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初探[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5期
5 楊東福;我國古代行政監(jiān)察機構(gòu)的職權(quán)[J];政法論叢;1994年01期
6 黃啟昌;中國古代的司法監(jiān)督[J];尋根;1999年04期
7 王平;馬仁t@不徇私情[J];黨風與廉政;2003年07期
8 侯國云;論我國古代預防賄賂犯罪的對策[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1995年01期
9 劉樹林;《大唐六典》御史監(jiān)察制度初探[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10 袁剛;中國封建時代的監(jiān)察網(wǎng)及其內(nèi)外相維之制[J];法學雜志;1997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吳為民;謝偉;;美國股東委托書管理制度及其啟示[A];第二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1年
2 劉平;江子浩;黃震;吳勤民;李瑜青;李萍;王松林;程彬;史莉莉;葉慧娟;陳琦華;趙斌;;地方立法后評估制度研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3 張立新;;陳獻章的吏治觀[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3輯)[C];2010年
4 余俊;解小冬;;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制度與我國自然保護區(qū)法的比較[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5 廖柏明;;日本旅游資源環(huán)境法律政策研究——以日本熊本縣區(qū)域為例[A];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shè)與環(huán)境資源法的熱點問題研究——2006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四)[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曉蕓 肖黎明;“鴛鴦判決書”如何順利出籠[N];法制日報;2005年
2 王建英;藥品有效性證據(jù)——《Kefauver-Harris修正案》[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吳志剛 實習生 何金花;員工廠內(nèi)丟車 企業(yè)是否該賠償[N];法治快報;2006年
4 馬龍生;金庫大盜的建議諷刺了官僚作風[N];人民法院報;2007年
5 本版編輯 張若漁 符玉瑤 劉浩平;刪剪電影膠片真的是違法嗎[N];中國改革報;2007年
6 李松邋黃潔;開除上班睡覺員工 法院認為處罰過重[N];法制日報;2007年
7 陳兆揚;在校學生車禍身亡該誰擔責[N];承德日報;2005年
8 王杰君;校外人員校內(nèi)撞傷學生責任誰負[N];中國教育報;2007年
9 本報駐首爾記者 劉復晨;韓國立法加強垂釣活動的管理[N];法制日報;2006年
10 ;肯尼亞貿(mào)易投資法律體系[N];公共商務信息導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焦利;清代監(jiān)察法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偉;論中國古代反貪懲賄法律制度[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3年
2 潘巍;《周禮》中體現(xiàn)王權(quán)制約思想之制度及其后世演變[D];蘇州大學;2011年
3 房麗;漢、唐戶婚之律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4 李影;中國古代監(jiān)察權(quán)力控制機制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5年
5 劉娟;美國遺囑繼承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6 唐劍;明清言諫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06年
7 胡海濱;清末監(jiān)察制度改革述論[D];湘潭大學;2006年
8 崔曉花;宋代宗教管理的法律視角[D];山東大學;2007年
9 范惟;清“上書奏事犯諱”律考論[D];南開大學;2007年
10 殷杏玲;美國技術(shù)出口管制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8258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825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