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重大改革于法有據(jù)”思想探析
本文選題:改革 + 法治。 參考:《云南社會科學》2015年03期
【摘要】: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形成姐妹篇。習近平總書記"重大改革于法有據(jù)"的重要思想,正是貫穿改革與法治姐妹篇的一條紅線。這一重要思想早在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間就已經醞釀,在黨的十八大以后不斷發(fā)展完善、日臻成熟。"重大改革于法有據(jù)",實踐意義重大、理論基礎堅實,是改革模式的一次重構,也經過了近年來的實踐探索和檢驗。為確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據(jù)",還需充分發(fā)揮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主導作用,完善立法制度尤其是立法體制,發(fā)揮立法解釋和特定授權的獨特作用。
[Abstract]: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adopted the decision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adopted the decision to deepen the reform in an all-round wa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thought of "great reform in law has its basis" is just a red line running through the sister article of reform and rule of law. This important thought has been brewing sinc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worked in Fujian and Zhejiang, and has been continuously developed and perfected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 The important reform has the basis of law ", the practice significance is great, the theory foundation is solid, it is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reform mode, also has been through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and the examination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major reform is based on the law",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and its standing Committee in legislation, to perfect the legislative system, especially to the legislative system, and to give play to the unique role of legislative interpretation and specific authorization.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法學院;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分類號】:D61;D920.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胡建;;對法治框架內的改革芻議[J];公民導刊;2006年05期
2 吳邦國;;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意義和基本經驗[J];求是;2011年03期
3 劉赫男;;萬歷新政失敗的根源[J];蘭臺世界;2011年22期
4 胡健;;立法與改革關系的一次深刻變革[J];人大研究;2014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冠璽;;再論中國法學發(fā)展的“十字現(xiàn)象”(上)——從現(xiàn)代化法律的繼受中反思“中國特色”[J];比較法研究;2009年02期
2 陳金釗;;“法治反對解釋”命題的修補[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3 安然;;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J];法學雜志;2012年04期
4 張磊;;“有法難依”困境的解決路徑探究[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11年09期
5 周葉中;蔡武進;;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路向展望——1982年憲法實施30周年的思考[J];法學評論;2012年06期
6 劉澤軍;崔俊杰;;法官決策與公眾評判的分歧及彌合——司法裁判的一種微觀分析[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7 佘立中;對制定《建筑法》的思考[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8 張建升;薄振峰;;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之后的思考[J];東岳論叢;2013年02期
9 胡磊;;淺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研究[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3年05期
10 趙玉;;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準入機制研究[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安鳳德;趙華軍;;“個案改變中國?”——影響性訴訟中公眾意見對司法的影響及其闡釋[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上)[C];2011年
2 姬文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的實踐與拓展[A];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2014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3 梁瑞英;;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動力機制論析[A];第九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超;當代中國社會秩序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2 徐秉暉;論經濟轉型中的中國經濟法[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3 趙岳陽;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制度優(yōu)勢[D];吉林大學;2012年
4 譚兆強;法定犯理論與實踐[D];華東政法大學;2012年
5 錢容德;封建主義文化對當代中國政治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3年
6 胡揚名;農村信息化建設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13年
7 史為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野下我國中等收入階層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4年
8 黃桂欽;我國農村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9 董宏鷹;勞動形塑人的精神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10 蔡武進;行政協(xié)商與我國現(xiàn)代行政法治[D];武漢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江來發(fā);我國依法治教機制建構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2 紀遠征;法學發(fā)展與時代精神[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3 吳克強;公眾參與行政決策之制度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4 劉佳;論我國依法治國的實現(xiàn)條件[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5 李璐;沈陽市涉法涉訴信訪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6 江聰聰;當前農村現(xiàn)代化進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7 李海玉;習近平“三農”思想視域下喀什地區(qū)農民增收研究[D];喀什師范學院;2014年
8 呂媛;杭州市城市社區(qū)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探索和實踐研究[D];廈門大學;2014年
9 席沛釗;山西農村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D];山西師范大學;2014年
10 阮高山;華人文化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2011年,你規(guī)劃了嗎?[J];中國民兵;2011年01期
2 江聲皖;;對《形》、《勢》、《虛實》三姐妹篇的新解讀[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3 ;鄭和研究姐妹篇[J];海洋開發(fā);1985年02期
4 ;葉挺《囚歌》有姐妹篇[J];時代潮;2001年14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譚敏;“找報社辦”是“那是新聞”的姐妹篇[N];廣州日報;2012年
2 吳為忠;何謂“姐妹篇”[N];解放日報;2000年
3 王石川;英雄粗鄙化成模式[N];文學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晨;俄羅斯鋼琴音樂的姐妹篇[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18192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819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