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史論文 >

汪輝祖的司法實踐及“情理法”觀

發(fā)布時間:2018-04-16 18:31

  本文選題:汪輝祖 + 保守; 參考:《蘭州學(xué)刊》2015年07期


【摘要】:汪輝祖是清代頗有影響的名幕良吏,他的著述是研究清代司法實踐與司法觀念的重要資料。文章通過對《佐治藥言》《學(xué)治臆說》等材料的分析,認為汪輝祖的司法實踐是秉承中國古代情理法司法觀,并具有一貫的保守特征,這一觀念在息訟、慎刑、貴民等方面都有體現(xiàn)。由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制度定型后逐漸向精密化發(fā)展,司法制度作為傳統(tǒng)制度的組成部分,在基本思想上具有一貫性。當然,封建社會后期的司法腐敗證實只靠"盡心"、"立品"、"勤事"這些道德自律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司法中存在的問題。研究汪輝祖的司法觀,有助于我們思考完善當代司法制度。
[Abstract]:Wang Huizu is a famous and influential official in Qing Dynasty. His works ar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studying the judicial practice and concept of Qing Dynast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s, such as the theory of learning and treating medicine, the article holds that Wang Huizu's judicial practice is based on the ancient Chinese view of justice of reason and reason, and has a consistent conservative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in the interest of litigation, careful punishment, and so on, an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ang Huizu's judicial practice is based on the ancient Chinese view of the law of reason and reason.Expensive people and other aspects are reflected.Sinc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al system gradually developed to precision after the final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ocial system, the judicial system, as a component of the traditional system, has consistency in basic ideas.Of course, judicial corruption in the later period of feudal society proved that moral self-discipline can not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The study of Wang Huizu's view of justice helps us to perfect the contemporary judicial system.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xué);蘭州大學(xué)法學(xué)院;
【分類號】:D909.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徐忠明;;清代中國法律知識的傳播與影響——以汪輝祖《佐治藥言》和《學(xué)治臆說》為例[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1年06期

2 張偉仁;;良幕循吏汪輝祖——一個法制工作者的典范[J];中西法律傳統(tǒng);2008年00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尤陳俊;;清代簡約型司法體制下的“健訟”問題研究——從財政制約的角度切入[J];法商研究;2012年02期

2 杜金;徐忠明;;讀律生涯:清代刑部官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J];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12年03期

3 李俊豐;;清代官員的鬼神信仰及其司法實踐——從汪輝祖“劉開揚案”和藍鼎元“幽魂對質(zhì)案”的比較出發(fā)[J];西南政法大學(xué)學(xué)報;2012年06期

4 許慧芳;;論文學(xué)中的法律——以英美法理學(xué)研究為例[J];政法論壇;2014年06期

5 陳利;;知識的力量:清代幕友秘本和公開出版的律學(xué)著作對清代司法場域的影響[J];浙江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5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張?zhí)锾?律典“八字例”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4條

1 陳超;清代存留養(yǎng)親的司法運用[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1年

2 張廣設(shè);兩《唐書》“循吏傳”之循吏群體研究[D];湖北大學(xué);2013年

3 劉超;汪輝祖法律思想研究[D];青島大學(xué);2014年

4 許璐;清代京控制度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慶善;評《知不足齋叢書》的文獻價值和歷史意義[J];安徽大學(xué)學(xué)報;2001年06期

2 張晉藩;;明清律“講讀律令”的啟示[J];比較法研究;2011年01期

3 袁逸;;中國古代的書業(yè)廣告[J];編輯之友;1993年01期

4 袁逸;;清代書籍價格考——中國歷代書價考之三(上)[J];編輯之友;1993年04期

5 王海剛;;清代圖書廣告與促銷術(shù)[J];圖書與情報;2010年06期

6 劉鶴;;賀長齡、魏源與《皇朝經(jīng)世文編》[J];長沙大學(xué)學(xué)報;2008年06期

7 尤陳俊;;明清日常生活中的訟學(xué)傳播——以訟師秘本與日用類書為中心的考察[J];法學(xué);2007年03期

8 張中秋;張明新;;傳統(tǒng)中國普法活動及其研究初探[J];江蘇警官學(xué)院學(xué)報;2007年05期

9 金樹祥,梁繼紅;魏源與《皇朝經(jīng)世文編》[J];古籍整理研究學(xué)刊;2000年03期

10 蔣淑薇;從《佐治藥言》看汪輝祖對幕學(xué)的貢獻[J];貴州社會科學(xué);1992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偉仁;;良幕循吏汪輝祖——一個法制工作者的典范[J];中西法律傳統(tǒng);2008年00期

2 眭達明;;名幕初長成——汪輝祖在胡文伯幕府(上)[J];秘書工作;2012年04期

3 李俊豐;;清代官員的鬼神信仰及其司法實踐——從汪輝祖“劉開揚案”和藍鼎元“幽魂對質(zhì)案”的比較出發(fā)[J];西南政法大學(xué)學(xué)報;2012年06期

4 周國平;;“法表儒質(zhì)”:清代刑名師爺理案原則初探——以“紹興師爺”汪輝祖為例[J];西安外事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01期

5 周敏生;有感于“熙來現(xiàn)象”[J];四川統(tǒng)一戰(zhàn)線;2001年05期

6 嚴新宇;;清代州縣衙門研究綜述[J];研究生法學(xué);2008年03期

7 張傳讀;《草供未可全信》讀后[J];法學(xué);1982年07期

8 高峰雁;;從訟師問題看清代地方司法的表達與實踐[J];史學(xué)月刊;2007年06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康建勝;;保守的儒家司法者——汪輝祖司法思想探析[A];2013年第七屆法律文化全國博士論壇論文集[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北京師范大學(xué)教授、博導(dǎo) 吳懷祺;紹興師爺與幕學(xué)[N];中國文化報;2007年

2 湖北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 劉彥波;清代州縣官的用人之道[N];光明日報;2007年

3 周國勇;還原“紹興師爺”[N];紹興日報;2008年

4 馬韶青;古代的師爺與法律[N];學(xué)習時報;2002年

5 謝海潮;從“無錯不成書”看文化傳承[N];福建日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鮑永軍;汪輝祖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劉超;汪輝祖法律思想研究[D];青島大學(xué);2014年

2 李愛然;鬼神報應(yīng)與明清法律文化[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09年

3 周慶許;《雙節(jié)堂庸訓(xùn)》主體思想研究[D];青島大學(xué);2010年

,

本文編號:176010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76010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7c26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