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吏輕微犯罪的處罰制度研究
本文選題:魏晉南北朝 + 官吏輕微犯罪; 參考:《蘭臺世界》2013年06期
【摘要】: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封建法制走向成熟的時期,這一階段封建儒家思想進一步融入封建法律當中,體現(xiàn)了封建儒家禮教思想與法律相互結(jié)合的特征。
[Abstract]:The period of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was the mature period of Chinese feudal legal system. In this period feudal Confucian thought was further integrated into the feudal law and refl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ination of feudal Confucian ethics and law.
【作者單位】: 河北大學;
【分類號】:D929;D924.3;K235
【參考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薛菁;魏晉南北朝刑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薛菁;魏晉南北朝刑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胡寶國;魏西晉時代的九品中正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2 徐岱;中國刑名及刑罰體系近代化論綱[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06期
3 劉篤才;論魏晉時期的立法改革[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4 宋杰;論秦漢刑罰中的“遷”、“徙”[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5 李明德;中國古代的復肉刑之爭及其對刑罰制度的影響[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6 張建國;魏晉五刑制度略論[J];中外法學;1994年04期
7 張建國;漢文帝除肉刑的再評價[J];中外法學;1998年03期
8 張建榮;試論《晉律》的刑制特點與理論貢獻[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05期
9 王旭東,方新枝;略論中國古代法律的儒家化[J];中州學刊;2001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鐘靈;;帝王學縱橫談—亡國之君 短命王朝——隋煬帝 楊廣[J];電子產(chǎn)品世界;2011年07期
2 汪莉;;南朝江東地區(qū)的蠲免[J];江蘇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3 郭炳潔;;從釋奠禮的演變看漢魏六朝“師”政治地位的變化[J];學術交流;2011年07期
4 張嫣娟;;唐代婦女地位的重新審視[J];沈陽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5 袁志鴻;;入世高道魏征:大志佐國[J];競爭力;2009年10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梁滿倉;;魏晉南北朝“四禮”研究百年回顧與展望[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付開鏡;;毒藥與魏晉南北朝政治斗爭和矛盾處理的關系(摘要)[A];毒理學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3 張敏;;魏晉南北朝門客階層述論——以非卑微化門客為中心[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葭森健介;;近代日本的魏晉南北朝文化史研究回顧——京都文化史學與六朝文化研究[A];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市場體系和多樣化的市場類型[A];“江淮地域與六朝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周兆望;;魏晉南北朝婦女對學術文化的貢獻[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三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2年
7 李瑞良;;魏晉南北朝的書籍文化[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6年
8 程有為;;南北朝人才思想略談[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三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2年
9 郭黎安;;魏晉南北朝都城形制試探[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輯)——中國古都學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集[C];1984年
10 朱大渭;;魏晉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三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唐清毓;魏晉南北朝的酒[N];安慶日報;2005年
2 張菲娜;華夏文明的“衣冠之治”[N];中國審計報;2006年
3 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吳成國;從人名看魏晉南北朝的孝道文化[N];光明日報;2008年
4 孫立群;魏晉南北朝帝王評說(三國時期)[N];天津日報;2005年
5 田地;古代年俗[N];安慶日報;2006年
6 國風;魏晉南北朝之三長制及隋唐的鄰保制[N];中國縣域經(jīng)濟報;2007年
7 魏正瑾;關于南京六朝建康城研究的幾點意見[N];中國文物報;2008年
8 鄭州大學文學院教師 王保國;經(jīng)學體系的崩解與魏晉士人個性的釋放[N];文藝報;2007年
9 彭修銀;中國古代審美文化研究的新創(chuàng)獲[N];文藝報;2008年
10 譚延璞;史學家梁滿倉來邯講曹魏政權與邯鄲[N];邯鄲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仁磊;魏晉南北朝家庭關系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王亞利;魏晉南北朝災害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3 薛菁;魏晉南北朝刑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4 吳海燕;魏晉南北朝鄉(xiāng)村社會及其變遷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5 陳琳國;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1989年
6 俄瓊卓瑪;后秦史[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7 劉嘯;魏晉南北朝九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卿;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9 蓋金偉;漢唐官學學禮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楊龍;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士人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戴羽;《沖突與整合—魏晉南北朝民族意識研究》[D];寧波大學;2011年
2 蔡定益;魏晉南北朝的慈善事業(yè)[D];南昌大學;2005年
3 張群;苦難與憂生中的逍遙與曠達[D];湘潭大學;2004年
4 田苗;魏晉南北朝婦女研究[D];延安大學;2011年
5 唐小龍;試論魏晉南北朝正統(tǒng)法律思想的發(fā)展演變[D];鄭州大學;2004年
6 關開華;魏晉南北朝孝文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周海鋒;魏晉南北朝喪服學興盛原因探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2年
8 袁連;魏晉南北朝瑯琊家族文化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付曉惠;魏晉南北朝板授制度探析[D];鄭州大學;2012年
10 焦虹瑋;魏晉南北朝上層女性的困境[D];蘭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7527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75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