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行為沒收違法所得的美國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本文選題:反壟斷法 切入點:壟斷行為 出處:《價格理論與實踐》2013年11期
【摘要】:我國《反壟斷法》中對于壟斷行為的罰則是"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然而,除我國以外,沒收違法所得在世界各國反壟斷案件中的適用并不多。比如美國對沒收違法所得的適用就采取了一種審慎的態(tài)度,對其設定了諸多限制。本文借鑒美國經驗,通過對沒收違法所得問題的研究,提出了明確實施沒收違法所得的基本態(tài)度,完善沒收違法所得適用制度的建議,希望對進一步完善我國《反壟斷法》的行政處罰措施有所裨益。
[Abstract]:In the Anti-monopoly Law of China, the penalty for monopoly is "confiscation of illegal income and fine". However, except in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confiscation of illegal proceeds in antitrust cases is not many in the world. For example, the United States has adopted a prud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application of confiscation of illegal proceeds, and has set many restrictions on it. This paper draws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roblem of confiscation of illegal incom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lement the basic attitude of confiscating illegal income, and how to perfect the applicable system of confiscation of illegal income. Hope to further improve our country's anti-monopoly law administrative penalty measures.
【作者單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71.2;D922.29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民生看點[J];社會工作上半月(實務);2007年09期
2 黃立民;;美國反托拉斯法壟斷內涵的確定及其啟示[J];法制現代化研究;2004年00期
3 徐士英;;“亞洲競爭法論壇(2009)”學術研討會綜述[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4 張偉剛;美國反壟斷法的構建及對我國立法的啟示[J];開封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5 李克誠;;國內首起反壟斷訴訟案正式立案,網通成第一被告[J];法制與經濟(中旬刊);2008年10期
6 劉進;;巴西反壟斷法執(zhí)法機制述評[J];經濟法論叢;2009年02期
7 王海;張云平;;美國反壟斷法“變異”對媒介管制的影響[J];河南社會科學;2007年01期
8 王平;微軟壟斷案與知識產權[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5年04期
9 雷瓊芳;;美國反壟斷法的經濟分析[J];銅陵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10 齊建輝;;美國反壟斷立法的普通法基礎[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閆文軍;;美國專利濫用原則評介[A];專利法研究(2005)[C];2006年
2 陳健;;防止專利權濫用法律機制之理論思考——以美國專利濫用理論的發(fā)展演變?yōu)橐暯荹A];專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3 王健;;英國競爭主管機構的法律改革——中國的借鑒[A];城市經濟與微區(qū)位研究——全國城市經濟地理與微區(qū)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振華;;美國新澤西州地區(qū)法院立案受理[菱鎂礦反托拉斯案]遼寧省12家公司(企業(yè))列入被告名單及相關應對策略——致省委、省政府的緊急建議[A];中華全國律師協會WTO專門委員會2005年年會會議手冊[C];2005年
5 尹新天;;美國對其專利政策的重新審視——簡評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2003年10月的報告[A];專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見習記者 吳曉杰;反壟斷法等一批新法正式實施[N];檢察日報;2008年
2 游勸榮 本報記者 王秋蘋 劉云 鄭昭 包騫 劉明云 劉國峰 林娟;國內外法學精英榕城破解壟斷[N];中國經濟導報;2005年
3 秋風;反壟斷法引發(fā)百年爭議[N];中國經營報;2003年
4 ;美法官裁定微軟違反反壟斷法[N];光明日報;2000年
5 本報記者 劉仁;微軟敗訴歐洲反壟斷案[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7年
6 周昀(作者是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試論反壟斷法的理論基礎[N];法制日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周芬棉;狀告京津高鐵高價銷售火車票[N];法制日報;2010年
8 楊耕身;必須向法制尋求民生的可預性[N];中國經濟時報;2007年
9 梁熙玲;俄政府總理普京表示必須制定透明、靈活、公正的競爭規(guī)則[N];遠東經貿導報;2008年
10 聶國春;保險業(yè)遭遇反壟斷第一案[N];中國消費者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張駿;論美國縱向限制法律規(guī)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徐偉敏;美國《謝爾曼法》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3 姜承秀;中韓知識產權領域的反壟斷規(guī)制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陳兵;19世紀下半葉美國州反托拉斯法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5 李勝利;美國聯邦反托拉斯法的歷史經驗與世界性影響[D];中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珂;美國反壟斷法的域外適用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敏敬;反壟斷法損害賠償制度中韓兩國比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王晨;英國競爭法的實施機制[D];中南大學;2004年
4 王南;試論美國有關審查企業(yè)合并的實質性標準的制度[D];廈門大學;2008年
5 瞿棟;南非競爭法述評[D];湘潭大學;2006年
6 趙榆陽;中日反壟斷法的比較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7 樓春晗;巴西反壟斷法實施體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柳鐳;美國反壟斷法實施制度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9 謝慧;美國銀行業(yè)反壟斷法規(guī)制經驗及其借鑒[D];湖南大學;2011年
10 丁元強;韓國反壟斷法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664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66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