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戶絕財產(chǎn)繼承的司法規(guī)定及民間運用史考
本文關鍵詞: 戶絕 財產(chǎn) 繼承 司法 出處:《蘭臺世界》2013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明代戶絕繼承的法律較前代有繼承也有發(fā)展,尤其是財產(chǎn)繼承,體現(xiàn)出司法規(guī)定的原則性和民間應用的靈活性的統(tǒng)一。本文在簡析明代戶絕司法規(guī)定的同時,主要闡述了司法在民間的靈活運用,并總結出了通行的規(guī)則。
[Abstract]:The laws of the Ming Dynasty on inheritance are also developed, especially the inheritance of property, which reflects the unity of the principle of judicial provisions and the flexibility of folk application. Mainly elaborated the judicature in the folk nimble application, and summarized the general rule.
【作者單位】: 陜西警官職業(yè)學院;
【分類號】:D929;D923;K248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志強;;明清時期墳塋的紛爭[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2 張光輝;明代的首犯與從犯[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3 任志強;;明清時期廣東田宅交易安全問題[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8期
4 馬韶青;;明代律學的成就[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5 任志強;;明清時期田宅相鄰關系研究[J];北方法學;2012年02期
6 謝暉;中國古典法律解釋的知識智慧——法律解釋的知識形態(tài)[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7 范金民;明清時期江南與福建廣東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8 溫珍奎;;論法官形象的兩種歷史記憶及其現(xiàn)代啟示 一個自我闡釋權剝奪理論的解釋與運用[J];法律適用;2009年01期
9 任曉蘭;;晚明的悔婚現(xiàn)象及其法律規(guī)制[J];婦女研究論叢;2007年06期
10 徐忠明;明清刑事訴訟“依法判決”之辨正[J];法商研究;200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劉曉林;唐律“七殺”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馮煒;《唐律疏議》問答體疏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熊德米;基于語言對比的英漢現(xiàn)行法律語言互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鄭牧民;中國傳統(tǒng)證據(jù)文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張維;尋釁滋事罪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7 阿風;徽州文書所見明清時代婦女的地位與權利[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孫強;晚明商業(yè)資本的籌集方式、經(jīng)營機制及信用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袁兆春;孔氏家族宗族法及其法定特權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10 肖暉;中國判決理由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轉型[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亮;明代役的結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余德芹;元明時期法醫(yī)學文獻整理研究[D];貴陽中醫(yī)學院;2010年
3 陳偉奇;中國古代刑法親屬容隱制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4 李筱研;明末的強盜案件及府級推官的司法審判[D];吉林大學;2011年
5 康寧;明中后期下澳通夷問題及其司法實踐[D];西南大學;2011年
6 趙曼;從判牘看明代戶絕繼承[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陳嫦娥;明清珠江三角洲燃料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8 高翔;涉林犯罪的法律史考察[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9 祝家堯;論明代熱審制度[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10 唐志攀;《漢語大詞典》“人”部孤證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斌(羽沖),李建宏;簡論康、乾二帝的祖孫情結[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3年03期
2 石瑾;王東倉;;淺析司馬遷的民族思想[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3 劉坤;;論秦漢行政管理思想對先秦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4 宗亮;張敏;;蜀漢封爵的授予與繼承[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1期
5 田艷霞;;漢代婦女社會政治地位考略——以出土簡牘為中心[J];文博;2007年06期
6 鄭小娟;;嘗試性分業(yè)與階段性繼業(yè)——《崇禎二年休寧程虛宇立分書》所見典當資本繼承方式研究[J];安徽史學;2008年02期
7 柯建中;明清封建專制特權與超經(jīng)濟強制[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4期
8 田艷霞;;略論秦漢檔案管理與女性研究[J];蘭臺世界;2008年12期
9 吳蕊蕊;侯亞偉;;蒙古帝國時期皇室的收繼婚[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何木風;;把告密寫進法律第一人[J];中外文摘;2011年1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佟輝;;《明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出版[A];明史研究第9輯[C];2005年
2 陳金祿;;試論蔡襄民本思想的淵源[A];蔡襄學術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福建省蔡襄學術研究會紀念蔡襄誕辰99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周湖勇;;董仲舒法律思想探析[A];董仲舒思想學術研討會專刊[C];2004年
4 周湖勇;;董仲舒法律思想探析[A];董子思想初探——董仲舒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趙永春;卜式捐資不為官[N];中國檔案報;2005年
2 國風;“漢型”與“唐型”的折中[N];中國縣域經(jīng)濟報;2007年
3 張亞清;鯀、禹父子治水的延承[N];閩南日報;2007年
4 梁勝;皋陶墓[N];臨汾日報;2005年
5 何 兵;無訟是求 教化為先[N];人民法院報;2005年
6 賈樹;文物打假四人談[N];中國文物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張憲;莫讓文化遺產(chǎn)成為“遺失的財產(chǎn)”[N];工人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高楠;宋代民間財產(chǎn)糾紛與訴訟研究[D];河北大學;2005年
2 曾加;張家山漢簡法律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沈陽;漢代人性論發(fā)展脈絡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2 金愛秀;北魏喪葬制度探討[D];鄭州大學;2005年
3 劉科進;明代贖刑制度的司法特點及其局限性[D];西南大學;2007年
4 王輝;赦宥制度與魏晉南北朝政治[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志民;古代蒙古習慣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鄭穎慧;宋代司法官吏職務犯罪研究[D];河北大學;2003年
7 李冬梅;秦漢簡牘所見財產(chǎn)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郝海波;清代篆書:繼承與流變[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9 韓健;清代廣東女性經(jīng)濟權益探析[D];暨南大學;2008年
10 趙金龍;明清家訓中的經(jīng)濟觀念[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4993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499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