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史論文 >

清末編修民律之爭議

發(fā)布時間:2017-11-25 09:29

  本文關鍵詞:清末編修民律之爭議


  更多相關文章: 清末修律 大清民律草案 刑民之分 禮法之爭 報刊輿論


【摘要】:宣統(tǒng)二年底,大清民律草案脫稿,但未能核定頒布。不久,清王朝覆滅,清末民律編纂成果付諸東流。然而,這樣的結局,不僅是時勢使然。通過考察民律編修前"民""刑"概念的分野,朝廷各方對民律的關注和討論,民律脫稿后朝中的人事變化,民律核議時有關親權條文的爭議,以及報刊輿論的反響,可以呈現修律過程的復雜性,民律的結局是朝中不同意見妥協(xié)的結果,不宜簡單地以傳統(tǒng)與現代、進步與局限來評判。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歷史系;
【分類號】:D929;D923;K252
【正文快照】: 學術界對清末民律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1-4]。有學者從相關奏折檔案中梳理了一條脈絡,注意到民律編修工作正式啟動的契機是光緒三十三年(1907)禮部與大理院的修律權之爭,研究遵循的是“近代化”范式,旨在吸取法典編纂的經驗教訓,指出修律者是“政府代言人”,民律與民眾的生活習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張生;《大清民律草案》摭遺[J];法學研究;2004年03期

2 關曉紅;張之洞與晚清學部[J];歷史研究;2000年03期

3 楊志昂;晚清民法觀念的變遷與清末民律的修訂[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4 孟祥沛;;《大清民律草案》法源辨析[J];清史研究;2010年04期

5 史洪智;;清末修訂法律大臣的政治困境[J];史學月刊;2013年01期

6 李欣榮;;清末修律中的廢刑訊[J];學術研究;2009年05期

7 李欣榮;;如何實踐“中體西用”:張之洞與清末新刑律的修訂[J];學術研究;2010年09期

8 李欣榮;;清末死刑方式的轉變與爭論[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清林;;中國語境中的“權利能力”[J];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2 蔡曉榮;;中國近代民法史研究的可能進路:兼及方法與資料[J];比較法研究;2011年05期

3 賴繼年;;論張之洞的教育思想——以《勸學篇》為中心[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07期

4 朱格鋒;;論民法典總則的技術構造——以法律關系、法律行為、權利三個范式為視角[J];研究生法學;2009年05期

5 汪志國;近些年來中國近代史研究綜述[J];池州師專學報;2004年06期

6 馬曉莉,趙曉耕;論近代女子財產繼承權的確立[J];湖南社會科學;2005年02期

7 春楊;;民事習慣及其法律意義——以清末民初民商事習慣調查為中心[J];法律文化研究;2006年00期

8 張生;;中國“古代民法”三題[J];法學家;2007年05期

9 張洪濤;;邊緣抑或中心:大歷史視野中習慣法命運研究[J];法學家;2011年04期

10 劉勇;崔苗;;典權制度的法史學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0年2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文海;壬戌學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2 曲玉梁;民初大理院及其民事判解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3 江眺;公司法:政府權力與商人利益的博弈[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4 高漢成;簽注視野下的大清刑律草案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5 王新宇;民國時期婚姻法近代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6 韓光明;不動產相鄰關系規(guī)則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7 季立剛;民國商事立法研究(1912-1937)[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8 李求軼;消滅時效的歷史與展開[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9 楊代雄;德國古典私權一般理論及其對民法體系構造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7年

10 胡宗仁;變遷社會中的晚清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中立;《中華民國民法·繼承編》淺析[D];河南大學;2011年

2 許金萍;清末存古學堂的辦理及歷史反思[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志勇;按份共有人優(yōu)先購買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4 田吉川;《中華民國民法·物權》研究(1928-1949)[D];山東大學;2011年

5 陳丹丹;清代土地典契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6 郭書愚;清末四川存古學堂述略[D];四川大學;2002年

7 朱海龍;張之洞與癸卯學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姜茂坤;二十世紀前三十年典的考察與反思[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9 趙虎;民國時期民法法典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10 方玉芬;清末獎勵出身制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秀清;中國近代民商法的嚆矢——清末移植外國民商法述評[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2 鄧學文;論伍廷芳與刑訊制度的廢除[J];廣東史志;2003年03期

3 蔡永明;;論清末的刑訊制度改革——以1905-1911年《申報》、《大公報》為中心的考察[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4 孔祥吉;;“出淤泥而不染”的張之洞——讀稿本《張文襄公辭世日記》感言[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7年11期

5 丁進軍;清外務部部分主要官員履歷[J];歷史檔案;1986年04期

6 高漢成;晚清法律改革動因再探——以張之洞與領事裁判權問題的關系為視角[J];清史研究;2004年04期

7 孔祥吉,村田雄二郎;日本機密檔案中的伍廷芳[J];清史研究;2005年01期

8 李欣榮;;吉同鈞與清末修律[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9年06期

9 李交發(fā);簡論沈家本的廢除死刑觀[J];現代法學;2005年01期

10 李欣榮;;清末修律中的廢刑訊[J];學術研究;2009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從容;晚清司法改革的一個側面:部院之爭[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姍萍;張之洞與中國法律的近代轉型[D];河北大學;2003年

2 高攀;張之洞“中體西用”法律思想述評[D];山東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122556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22556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2b3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