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史論文 >

民國時期學位立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6 01:16

  本文關(guān)鍵詞:民國時期學位立法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民國時期 學位 學位立法 學位制度


【摘要】:近代中國的學位制度不是西方學位制度的簡單移植,而是一個逐步“中國化”的過程。民國時期通過立法的形式,逐步建立并完善學位制度。從而使得國家對學位的管理實現(xiàn)制度化和法制化。本文重點考察民國時期學位制度的建立、完善及其本土化過程;分別對民國初期及中后期學位制度主要內(nèi)容及其實施狀況進行研究,在此基礎(chǔ)上探析民國時期學位制度的特點及其歷史啟示。 全文由引論、正文及結(jié)語構(gòu)成。正文部份由三個大點構(gòu)成: 首先是對民國時期學位制度的歷史變遷,從立法史的角度進行考察。根據(jù)學位在每個發(fā)展時期的發(fā)展狀況和不同特點,將民國時期位制度在中國的發(fā)展歷程大致分為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民初及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學位制度的建立;第二階段是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學位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而由民初及北京政府時期的學位法律制度的立法實踐中,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發(fā)展趨勢和立法上的特點。 其次,分別就民國初期和中后期的學位制度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考察。通過學位立法,民國時期學位管理逐漸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民國初期學位制度就學位的種類、學位授予資格及學位授予程序及機關(guān)等進行了規(guī)定,而這些規(guī)定經(jīng)歷了由簡單到逐漸細化、逐漸完善的過程,至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學位授予法》的頒布,標志著民國時期學位法律制度的完善。 再次、就民國時期學位法制的實踐進行考察,并探究其主要的特點和歷史啟示。在學位法制的實踐方面,主要采取了個案切入的辦法,列舉了當時民國一些代表性的學校,如北京大學學位制度實施情況,,并結(jié)合當時史料考證學位制度在學校的實踐情況。
【關(guān)鍵詞】:民國時期 學位 學位立法 學位制度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9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論8-11
  • 一、 民國學位立法的歷史源流11-19
  • (一) 民國時期學位立法的產(chǎn)生11-12
  • (二) 民國學位立法的發(fā)展和完善12-16
  • (三) 民國學位立法的發(fā)展趨勢及特點16-19
  • 二、 民國學位法律制度的主要內(nèi)容19-22
  • (一) 學位的種類19-20
  • (二) 學位授予的資格20-21
  • (三) 學位授予的程序及機關(guān)21-22
  • 三、 民國學位法律制度的實施及歷史啟示22-28
  • (一) 民國學位法律制度的實施22-26
  • (二) 民國學位法律制度的歷史啟示26-28
  • 結(jié)語28-30
  • 參考文獻30-32
  • 致謝32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敏;;基督教在近代湖南的教育事業(yè)淺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1期

2 南治國;但開風氣敢為先——基督教與清末女子教育[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王顯超;;民國初期教會中學的發(fā)展(1912-1927)[J];四川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邱廣軍;張秋江;;基督教傳入中國東北歷史原因考述[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5 徐會愛;許曉光;;試論近代教會學校經(jīng)費來源的多樣化和本土化[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6 李麗杰;;近代重慶教會學校的發(fā)展及影響[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7 洪厚情;;教會學校: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抑或“侵略”的產(chǎn)物?[J];湖北社會科學;2009年09期

8 黃金剛;韋福安;;晚清教會學校探析[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9 陳明霞;;近代福建基督教中學教育的發(fā)展歷程與原因探究[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年12期

10 陳明霞;;近代福建基督教中學的課程設(shè)置及其當代啟示[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楊思信;;“教育和宗教分離”思想輸入及其對中國教育的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鄒振環(huán);;戊戌至辛亥時期西方近代地理學的輸入及其影響[A];近代中國(第十輯)[C];2000年

3 韓小昆;;司徒雷登與近代北京教育[A];中國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喻琴;國立杭州藝專校長林風眠素養(yǎ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顧衛(wèi)星;明清學校英語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3 林星;近代福建城市發(fā)展研究(1843-1949年)——以福州、廈門為中心[D];廈門大學;2004年

4 劉毅瑋;西方心理學的傳入與中國近現(xiàn)代心理學科的發(fā)展[D];河北大學;2006年

5 郭劍鳴;晚清紳士與政治整合研究:以知識權(quán)力化整合模式為路徑[D];復旦大學;2006年

6 王瑋;中國教會大學科學教育研究(1901-1936)[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張永廣;近代中日基督教教育比較研究(1860-1950)[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徐炳三;近代中國東北基督教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粟高燕;世界性與民族性的雙重變奏[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于珍;近代上海同鄉(xiāng)組織與移民教育研究(1843-1949)[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奮;清朝晚期至民國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蘇萌;河南近代女子中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3 李木謝子;狄考文的漢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卜春鶴;民初教育團體與1922年學制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陽;清末民初蘇州士紳的轉(zhuǎn)變與堅守[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6 索曉晨;洋務(wù)運動時期英語課程研究[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1年

7 文武;明清福建螺洲陳氏科舉世家述論[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8 栗達;朝花朝拾[D];天津大學;2004年

9 念燁;近代福州教會女學的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10 徐天舒;嶺南大學經(jīng)費研究(1888-1937)[D];暨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03979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03979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b27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