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的“以法為教”思想及其現(xiàn)代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7-07-27 06:11
本文關鍵詞:韓非子的“以法為教”思想及其現(xiàn)代啟示
更多相關文章: 韓非子 以法為教 以吏為師 現(xiàn)代啟示
【摘要】:隨著《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發(fā)布,依法治國的理念被抬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是否能達到依法治國的目的,關鍵還是看人民的法制素養(yǎng),法制教育就顯得有著不可或缺的位置。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公民的法制教育離國家的發(fā)展和人民的需求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一談到法制教育,很多人往往認為它是個舶來品,這是不全面的。可以看到,以韓非子為代表的先秦法家,早已對利用法制管理國家秩序、教育民眾做出了深入的探索,形成了一套適用于當時的法制教化理論。研究韓非子的法教思想,對我們了解我國本土的法制教育的由來是十分必要的,同時在當今這個傳統(tǒng)文化復興發(fā)展的時代對當代中國的法制教育也有著不可小覷的啟示作用。本文主要圍繞韓非子“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法教思想進行探索。首先,通過對韓非子的生平、時代環(huán)境比較全面的把握,解讀出法制教育應時而生的背景,并簡要地梳理了法制和教育在韓非子之前的發(fā)展脈絡,為此后把他“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法教思想放到歷史的視角下去分析打下基礎。其次,對于當時的教育對象的人性進行剖析,通過對先秦孔、孟、荀人性思想的簡單闡述,引出韓非子在時代特色和前賢的人性論基礎之上總結出的對于人性的見解。正是因為他這種對“人性趨利”傾向的把握,提出了“以法為教”的法制教育思想,緊接著從法制教育的特性、內涵、目的來具體闡述他“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教化思想。最后,在批判韓非子“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法教思想的基礎上,從有利于培養(yǎng)民眾現(xiàn)代法治精神、有利于社會秩序穩(wěn)定、有利于輔助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三方面來解讀其對現(xiàn)代社會的啟示。
【關鍵詞】:韓非子 以法為教 以吏為師 現(xiàn)代啟示
【學位授予單位】: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09.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緒論9-17
- 1.1 選題背景及其意義9-11
- 1.2 韓非子“以法為教”思想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動態(tài)分析11-15
- 1.3 課題研究內容、目標及研究方案15-16
- 1.4 采取的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案及難點16-17
- 第2章 “以法為教”思想的時代背景及理論淵源17-23
- 2.1 韓非子生平簡介17-18
- 2.2 戰(zhàn)國的時代特色18
- 2.3 “法”的早期演變18-20
- 2.4 教化的早期演變20-23
- 第3章 韓非子“以法為教”思想的基本內容23-43
- 3.1 “以法為教”思想的人性論基礎23-25
- 3.2 法教思想中“法”的特征25-27
- 3.2.1 “法”的穩(wěn)固性25-26
- 3.2.2 “法”的時代性26-27
- 3.2.3 “法”的權威性27
- 3.3 “以法為教”思想的內涵27-32
- 3.3.1 棄德取法27-29
- 3.3.2 隱栝之道29-30
- 3.3.3 刑德與毀譽30-32
- 3.4 “以吏為師”的思想內涵32-36
- 3.4.1 禁絕私學32-34
- 3.4.2 權力威懾34-35
- 3.4.3 樹立榜樣35-36
- 3.5 “以法為教”的目的36-41
- 3.5.1 傳播公平公正理念36-38
- 3.5.2 促使國民權衡利弊38-39
- 3.5.3 樹立公私分明觀念39-40
- 3.5.4 引導民眾言行合法40-41
- 3.6 本章小結41-43
- 第4章 韓非子“以法為教”思想的現(xiàn)代啟示43-50
- 4.1 “以法為教”思想對當今社會的啟迪43-47
- 4.1.1 有利于人民現(xiàn)代法治精神的培養(yǎng)43-45
- 4.1.2 有利于當前社會秩序穩(wěn)定45-46
- 4.1.3 有利于輔助社會主義道德建設46-47
- 4.2 “以法為教”思想局限性對當今社會的警示47-50
- 4.2.1 警惕教育內容、方式的單一性47-48
- 4.2.2 警惕教育目的的功利性48-50
- 第5章 結論與展望50-52
- 參考文獻52-5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其它成果54-55
- 致謝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邱本;;法及法學三題[J];長白論叢;1997年02期
2 郝鐵川;;韓非子論法與君權[J];法學研究;1987年04期
3 臧知非;;秦“以吏為師、以法為教”的淵源與流變[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4 許建良;;韓非“以法為教”的德化思想論[J];現(xiàn)代法學;2006年03期
5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愛清;;秦“以吏為師,以法為教”新議[A];秦文化論叢(第十一輯)[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河北傳媒學院 韓春梅 張倩;論法家“以法為教”哲學思想對現(xiàn)代高校普法教育的啟示[N];山西青年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鵬;韓非子的“以法為教”思想及其現(xiàn)代啟示[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年
,本文編號:5801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58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