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理論文 >

從白居易判詞看唐代婚姻家庭制度

發(fā)布時間:2017-07-17 08:12

  本文關(guān)鍵詞:從白居易判詞看唐代婚姻家庭制度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白居易 甲乙判 婚姻家庭 唐代


【摘要】:《唐律疏議》中對婚姻家庭制度的規(guī)定十分嚴密,這種制度充分吸收了“禮"的因素,嚴格劃分了家庭成員相互間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對維持家庭內(nèi)部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雖然唐律把法律之手伸入到家庭這種私人權(quán)利高度集中的空間,今天來看這種立法模式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但其符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要求對當今中國的立法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為此,本文主要針對白居易的《甲乙判》中婚姻家庭判詞進行剖析,分析其在處理法律、禮教、情理關(guān)系中思路,即當案件無關(guān)乎禮教和情理時可以嚴格按照唐律來進行判決,判文的書寫嚴謹、論據(jù)正確可信,當法律與禮教沖突時,作者轉(zhuǎn)而通過向“禮教”來尋找法律內(nèi)在的道德,以需求道德的正當性,體現(xiàn)了白居易尋求自然法的努力。雖然受到我國古代長期以來傳統(tǒng)儒學(xué)思想的影響,在《甲乙判》對婚姻家庭案件的判決過程中,重男輕女、長幼有序、嫡庶有別得思想在當今社會已經(jīng)摒棄。但是,在《甲乙判》中以人為本、重視“情”“理”“法”結(jié)合的司法理念,對于現(xiàn)階段我國司法實踐過程中如何平衡西方法治文化與我國傳統(tǒng)禮教文化的沖突,起了很好的借鑒和啟示作用。
【關(guān)鍵詞】:白居易 甲乙判 婚姻家庭 唐代
【學(xué)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9
【目錄】: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緒論7-13
  • (一) 問題的緣起及選題意義7-8
  • (二) 研究現(xiàn)狀8-11
  • (三) 本文的理論框架11-13
  • 一、白居易及白居易判詞13-22
  • (一) 白居易的司法歷程13-17
  • 1、白居易生活的時代背景13-14
  • 2、白居易的仕途選擇14-15
  • 3、白居易的司法年表15-17
  • (二) 白居易判詞——《甲乙判》17-21
  • 1、《甲乙判》概述18
  • 2、《甲乙判》時代背景18-19
  • 3、《甲乙判》的分類19-21
  • 小結(jié)21-22
  • 二、《甲乙判》中的婚姻家庭判詞內(nèi)容22-40
  • (一) 婚姻“六禮”22-25
  • 1、“納幣”:“聘財已交,悔而不及”22-24
  • 2、“親迎”:“義敦好合,禮重親迎”24-25
  • (二) “七出三不去”25-30
  • 1、“不事姑舅去”之判離:“孝養(yǎng)父母,有命必從”25-27
  • 2、“不事姑舅去”之勸和:“細行有虧,人誰無過”27-29
  • 3、“無子去”與“有所取無所歸不去”:“去室無歸,義難棄背”29-30
  • (三) “三綱”30-33
  • 1、“君為臣綱”:“是謂盡忠,于何致責(zé)”30-31
  • 2、“父為子綱”:“肅恭成德,卑則敬尊”31-32
  • 3、“夫為妻綱”:“禮貴妻柔,則宜禁暴”與“誠無惻隱之心,宜受庸奴之責(zé)”32-33
  • (四) 嫡庶有別、長幼有序33-37
  • 1、“為婚妄冒”:“冒乃婚姻,事欺彰露”與“貪冒寵榮,欲蓋而彰”33-36
  • 2、“立長”與“立仁”:“讓賢雖仁,廢長非順”36-37
  • (五) 《甲乙判》婚姻家庭判詞的價值傾向37-39
  • 1、必駢儷37
  • 2、必用典37-38
  • 3、遵法理38
  • 4、合人情38-39
  • 小結(jié)39-40
  • 三、對唐代婚姻家庭制度的評價與思考40-48
  • (一) 唐代婚姻家庭制度的特點與歷史評價40-42
  • 1、一準乎禮40
  • 2、情、禮、法融合下的婚姻家庭關(guān)系40-41
  • 3、胡風(fēng)、胡俗影響下的婚姻家庭關(guān)系41
  • 4、婦女地位的變化41-42
  • (二) 從白居易判詞看儒家化法官的價值傾向42-44
  • 1、引經(jīng)入判、援儒證法42-43
  • 2、“情”、“理”、“法”的統(tǒng)一43
  • 3、“和為貴”的無訟觀念43-44
  • (三) 白居易判詞對現(xiàn)代法治社會建設(shè)的啟示44-47
  • 1、傳統(tǒng)法律文化“禮”與“法”融合的思考44-46
  • 2、“法”與“情”的思考46-47
  • 小結(jié)47-48
  • 結(jié)語48-50
  • 參考文獻50-52
  • 致謝52-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拉毛;;唐代判詞與士人價值觀——以白居易《甲乙判》為例[J];時代文學(xué)(下半月);2012年12期

2 張建成;;唐代“擬判”考[J];法學(xué)評論;2009年05期

3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xué) 陳鴻彝;重視歷代公案文牘的發(fā)掘整理[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唐楠;從白居易判詞看唐代婚姻家庭制度[D];黑龍江大學(xué);2015年

2 邱勝俠;白居易《甲乙判》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xué);2011年



本文編號:55264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55264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da7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