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立法資料?——以美國解釋理論為視點
發(fā)布時間:2021-08-08 16:40
立法資料可用以論證裁判理由,作為法律解釋工具,是一種值得重視的解釋來源。在美國,立法資料是各種解釋理論爭鳴的焦點,圍繞立法資料的地位和作用的觀點主要來自新文本主義、意圖—目的主義和語境主義三種理論流派,這為我們認識立法資料的概念、性質(zhì)和作用提供了途徑。從現(xiàn)階段公布的裁判文書來看,立法資料在我國的運用方興未艾。使用立法資料進行釋法說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法律方法,借助美國解釋理論的啟發(fā),我國可將立法資料定位為尋找立法精神之工具,以實用主義的觀點適當運用之以解決疑難案件,有效增強裁判說服力。
【文章來源】:湖北社會科學.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立法資料的概念與性質(zhì):一個基本認知
(一)立法資料的概念。
(二)立法資料的性質(zhì)。
二、立法資料:美國解釋理論爭鳴的焦點
(一)“新文本主義”對立法資料的排斥。
(二)意圖—目的主義對立法資料的推重。
(三)重新審視立法資料的語境價值。
三、立法資料在我國的運用:立基于裁判文書的考察
(一)我國裁判文書中運用立法資料的類型。
(二)我國立法資料是尋找立法精神之工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法律要如何去解釋——從《工傷保險條例》中“機動車”的解釋談起[J]. 耿寶建.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 2012(02)
本文編號:3330308
【文章來源】:湖北社會科學.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立法資料的概念與性質(zhì):一個基本認知
(一)立法資料的概念。
(二)立法資料的性質(zhì)。
二、立法資料:美國解釋理論爭鳴的焦點
(一)“新文本主義”對立法資料的排斥。
(二)意圖—目的主義對立法資料的推重。
(三)重新審視立法資料的語境價值。
三、立法資料在我國的運用:立基于裁判文書的考察
(一)我國裁判文書中運用立法資料的類型。
(二)我國立法資料是尋找立法精神之工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法律要如何去解釋——從《工傷保險條例》中“機動車”的解釋談起[J]. 耿寶建.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 2012(02)
本文編號:33303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333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