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歇爾法院審理切羅基人組案看美國原住民身份的司法重建
發(fā)布時間:2021-01-24 07:50
民族群體政治身份的不斷變化所衍生的議題,既關(guān)涉法律,也折射社會發(fā)展?fàn)顩r,因而是與國家問題相關(guān)的重要研究方面,尤其是在多民族國家當(dāng)中,一個民族群體歷史地位的變遷更是國家對其所宣揚“國家價值觀”的最真實的寫照。美國原住民,或稱為北美印第安人,他們是北美大陸最初的主人。從最早的殖民活動開始,北美地區(qū)原住民們先后經(jīng)歷與英國王室、清教移民、美利堅合眾國之政治關(guān)系,其政治身份也不斷變遷,依次經(jīng)歷“享有主權(quán)的實體”、“被監(jiān)護的具有獨立性的實體”、“被隔離和監(jiān)護的特殊群體”、“享有‘公民權(quán)’的群體”四種身份。身份層次的不斷變化與確立同最高法院的判決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聯(lián)邦最高法院對印第安人所做出的判決輔以美國聯(lián)邦政府對于印第安人的政策而對其政治身份進行各種解讀的過程受到了印第安人相當(dāng)程度的抵制,但最終還是形成印第安人“美利堅合眾國公民”的身份。馬歇爾法院通過三大判例,一步一步將一個主權(quán)實體,甚至可以說和美國國家地位持平的印第安部族主權(quán)一點一點蠶食殆盡而使之成為“境內(nèi)依附民族”,最后淪為美國的“附庸”。最后獲得“公民權(quán)”的印第安人并未真的享受到了其應(yīng)得權(quán)利,反而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馬氏法院對印第安人地...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xué)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緣由及意義
(一)研究目的
(二)選題意義與研究思路
二、研究現(xiàn)狀
(一)國外研究現(xiàn)狀
(二)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
(二)歷史分析法
第一章 美國獨立前后時期印第安部族地位
一、美國獨立前,英印交往過程中印第安部族所處地位
二、美國獨立后,印第安部族所處地位
第二章 原住民曾經(jīng)具有“主權(quán)”約翰遜訴威廉·麥金托什案(Johnson v.McIntosh)
一、案情概述
二、法官說理
三、案件結(jié)論
四、案件影響
第三章 原住民“主權(quán)”地位的進一步矮化切羅基部族訴喬治亞州案(Cherokee Nation v.theState of Georgia)
一、案情概述
二、法官說理
三、案件結(jié)論
四、案件影響
第四章 原住民地位相當(dāng)于州:沃賽斯特訴喬治亞州案(Worcester v.the State of Georgia)
一、案情概述
二、法官說理
三、案件結(jié)論
四、案件影響
第五章 馬歇爾三大判決的歷史成因及說理技巧分析
一、約翰遜訴麥金托什案
(一)歷史成因
(二)說理技巧分析
二、切羅基部族訴喬治亞州案
(一)判決邏輯梳理
(二)歷史成因
(三)說理技巧分析
三、沃賽斯特訴喬治亞州案
(一)歷史成因
(二)說理技巧分析
四、馬歇爾判決中的社會環(huán)境、國家政策及個人情感因素
(一)社會環(huán)境
(二)早期美國對印第安人的政策
(三)大法官個人情感因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美國印第安部落的自治權(quán)--聯(lián)邦憲制分權(quán)的另一種樣態(tài)[J]. 顧元. 比較法研究. 2017(01)
[2]加拿大印第安人政治身份的歷史變遷及“加權(quán)公民”之困境[J]. 周少青,馬俊毅. 民族研究. 2016(02)
[3]試析19世紀(jì)初美國的對外政策——以“門羅主義”的兩重性為例[J]. 馮超. 考試周刊. 2015(73)
[4]“感恩”與“眼淚之路”到“賭場”與“博物館”——在美國印第安人“保留地”行走[J]. 李歐. 世界文化. 2015(09)
[5]傳統(tǒng)自由主義的滑鐵盧——1870-1930年代的美國印第安人政策評述[J]. 王堅. 世界民族. 2015(02)
[6]20世紀(jì)70年代以來美國印第安人的社會發(fā)展[J]. 張培青,喬楊,熊坤新. 黑龍江民族叢刊. 2013(02)
[7]安德魯·杰克遜政府遷移印第安人的動因分析[J]. 丁見民. 世界歷史. 2012(03)
[8]20世紀(jì)美國印第安人的同化教育政策[J]. 侯曉寧. 現(xiàn)代交際. 2012(04)
[9]美國印第安部落集體土地所有權(quán)制度述評及啟示[J]. 李鳳章. 法商研究. 2011(04)
[10]美國印第安人研究的現(xiàn)狀[J]. 王建平. 美國研究. 2010(03)
碩士論文
[1]馬歇爾法院對于早期美國社會的引導(dǎo)和推動[D]. 武勇.華中科技大學(xué) 2015
[2]美國印第安人教育發(fā)展歷程[D]. 代影.中央民族大學(xué) 2009
本文編號:2996882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xué)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選題緣由及意義
(一)研究目的
(二)選題意義與研究思路
二、研究現(xiàn)狀
(一)國外研究現(xiàn)狀
(二)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方法
(一)案例分析法
(二)歷史分析法
第一章 美國獨立前后時期印第安部族地位
一、美國獨立前,英印交往過程中印第安部族所處地位
二、美國獨立后,印第安部族所處地位
第二章 原住民曾經(jīng)具有“主權(quán)”約翰遜訴威廉·麥金托什案(Johnson v.McIntosh)
一、案情概述
二、法官說理
三、案件結(jié)論
四、案件影響
第三章 原住民“主權(quán)”地位的進一步矮化切羅基部族訴喬治亞州案(Cherokee Nation v.theState of Georgia)
一、案情概述
二、法官說理
三、案件結(jié)論
四、案件影響
第四章 原住民地位相當(dāng)于州:沃賽斯特訴喬治亞州案(Worcester v.the State of Georgia)
一、案情概述
二、法官說理
三、案件結(jié)論
四、案件影響
第五章 馬歇爾三大判決的歷史成因及說理技巧分析
一、約翰遜訴麥金托什案
(一)歷史成因
(二)說理技巧分析
二、切羅基部族訴喬治亞州案
(一)判決邏輯梳理
(二)歷史成因
(三)說理技巧分析
三、沃賽斯特訴喬治亞州案
(一)歷史成因
(二)說理技巧分析
四、馬歇爾判決中的社會環(huán)境、國家政策及個人情感因素
(一)社會環(huán)境
(二)早期美國對印第安人的政策
(三)大法官個人情感因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美國印第安部落的自治權(quán)--聯(lián)邦憲制分權(quán)的另一種樣態(tài)[J]. 顧元. 比較法研究. 2017(01)
[2]加拿大印第安人政治身份的歷史變遷及“加權(quán)公民”之困境[J]. 周少青,馬俊毅. 民族研究. 2016(02)
[3]試析19世紀(jì)初美國的對外政策——以“門羅主義”的兩重性為例[J]. 馮超. 考試周刊. 2015(73)
[4]“感恩”與“眼淚之路”到“賭場”與“博物館”——在美國印第安人“保留地”行走[J]. 李歐. 世界文化. 2015(09)
[5]傳統(tǒng)自由主義的滑鐵盧——1870-1930年代的美國印第安人政策評述[J]. 王堅. 世界民族. 2015(02)
[6]20世紀(jì)70年代以來美國印第安人的社會發(fā)展[J]. 張培青,喬楊,熊坤新. 黑龍江民族叢刊. 2013(02)
[7]安德魯·杰克遜政府遷移印第安人的動因分析[J]. 丁見民. 世界歷史. 2012(03)
[8]20世紀(jì)美國印第安人的同化教育政策[J]. 侯曉寧. 現(xiàn)代交際. 2012(04)
[9]美國印第安部落集體土地所有權(quán)制度述評及啟示[J]. 李鳳章. 法商研究. 2011(04)
[10]美國印第安人研究的現(xiàn)狀[J]. 王建平. 美國研究. 2010(03)
碩士論文
[1]馬歇爾法院對于早期美國社會的引導(dǎo)和推動[D]. 武勇.華中科技大學(xué) 2015
[2]美國印第安人教育發(fā)展歷程[D]. 代影.中央民族大學(xué) 2009
本文編號:29968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99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