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時期肅政廳研究
本文關鍵詞:北洋政府時期肅政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中國古代的監(jiān)察制度到了清朝發(fā)展到了巔峰,形成了一套以都察院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幾乎覆蓋國家政治生活各個領域的監(jiān)督體制。但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國內(nèi)此起彼伏的革命浪潮,這套體制隨著清王朝一起被歷史淘汰。北洋政府時期,袁世凱以都察院為藍本設立了肅政廳。從1914年5月7日成立,到1916年6月29日被裁撤,肅政廳在歷史上僅存在了783天。這一時期,北洋政府陸續(xù)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糾彈官吏違法的法律法規(guī)。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肅政廳先后糾彈了一大批違法違規(guī)案件,對當時的官場起到了震懾和整治的作用。本文試圖通過將肅政廳與督察院、平政院及一些現(xiàn)代具有代表性的監(jiān)察制度的對比,結合對肅政廳曾經(jīng)處理過的較有社會影響力的案件的分析,形成對肅政廳較為全面的認識。通過了解,我們不僅要分析肅政廳能夠高效運行的原因,更要看到制度背后的漏洞。最后,也希望通過對肅政廳的研究,能夠為現(xiàn)代法制建設提供改革思路。
【關鍵詞】:北洋政府 肅政廳 肅政史 監(jiān)察制度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929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11
- 第一章 導論11-15
- 第一節(jié) 選題及研究意義11-12
- 第二節(jié) 學術史簡介12-14
- 第三節(jié)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14-15
- 第二章 肅政廳成立的歷史背景15-24
- 第一節(jié) 肅政廳成立的社會背景16-20
- 一、政治背景16-18
- 二、經(jīng)濟背景18-19
- 三、文化背景19-20
- 第二節(jié) 肅政廳成立的制度背景20-24
- 一、歷史背景20-21
- 二、清末法制改革中監(jiān)察權的分配21-22
- 三、審判制度的改革與檢查制度的引進22-24
- 第三章 肅政廳的組織結構與運行情況24-52
- 第一節(jié) 肅政廳制度概述24-29
- 一、肅政廳的設立24-27
- 二、肅政廳的終結27-29
- 第二節(jié) 肅政廳的組織結構29-36
- 一、領導層29-31
- 二、業(yè)務層31-35
- 三、庶務層35-36
- 第三節(jié) 肅政廳的辦事規(guī)則36-39
- 一、例會制度37
- 二、糾彈程序37-38
- 二、行政公訴程序38-39
- 四、肅政廳對于行政訴訟裁決執(zhí)行的監(jiān)督程序39
- 第四節(jié) 肅政廳運行方式39-52
- 一、法定職權的運行39-49
- 二、依慣例享有的職權的實施49-52
- 第四章 肅政廳與相關組織制度的比較52-63
- 第一節(jié) 肅政廳與都察院的比較52-56
- 一、機構設置上的異同52-53
- 二、人事制度的異同53-54
- 三、工作細則上的異同54-55
- 四、肅政廳與都察院的比較及不同點產(chǎn)生的原因55-56
- 第二節(jié) 肅政廳與平政院的比較56-58
- 一、平政院與肅政廳的關系56-57
- 二、平政院與肅政廳運行上的不同57-58
- 第三節(jié) 肅政廳制度與當代代表性監(jiān)察制度的比較58-63
- 一、當代世界具有代表性的行政監(jiān)察制度概覽58-60
- 二、肅政廳與現(xiàn)代檢查制度的異同60-63
- 第五章 肅政廳制度對當代監(jiān)察體系建設的啟示63-67
- 第一節(jié) 肅政廳制度的特點63-64
- 第二節(jié) 肅政廳制度提供的有益經(jīng)驗64-65
- 第三節(jié) 肅政廳制度帶來的教訓65-67
- 結語67-69
- 參考文獻69-7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苗艷麗;;論北洋政府時期云南災情的嚴重性[J];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2 來永紅;楊紅林;;北洋政府時期的報刊輿論與反帝廢約運動[J];理論學刊;2013年08期
3 鄭全紅;顧程雯;;北洋政府時期女性離婚權的發(fā)展軌跡探析[J];山東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4 呂洪超;;北洋政府時期新疆置縣緣由縷析[J];前沿;2013年18期
5 謝清明;;北洋政府時期僑工事務局的建立及其歷史意義[J];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6 孫文建;;淺析北洋政府時期思想文化發(fā)展的原因[J];傳承;2009年20期
7 戚淵;北洋政府時期的行政訴訟[J];法學;1992年02期
8 鄭有志;;中國為何丟失了藏南?[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10年03期
9 周有光;;《百歲新稿》自序[J];群言;2004年12期
10 畢連芳;任吉東;;北洋政府時期法官素養(yǎng)及其保障機制略論[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景岳;;北洋政府時期的人口變動與社會經(jīng)濟[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2 趙小平;;北洋政府時期滇鹽的運銷體制演變研究[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三輯)[C];2008年
3 秦玉清;;北洋政府時期浙江私塾的實態(tài)考察[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4)——中國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上海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濟學院教授 杜恂誠;對北洋政府時期工商業(yè)發(fā)展的誤解(下)[N];東方早報;2013年
2 上海財經(jīng)大學經(jīng)濟學院教授 杜恂誠;北洋政府時期的銀政關系[N];東方早報;2014年
3 陳順輝;北洋政府時期的一起“民告官”案[N];團結報;2002年
4 李軍;一本民國煙稅稅照[N];中國商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琦;北洋政府時期圖書審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晚英;北洋政府時期的民族保險業(yè)[D];蘇州大學;2004年
3 孔乾鵬;北洋政府時期中國內(nèi)地知識分子關于新疆的認識[D];新疆大學;2015年
4 陳旭東;北洋政府時期的民間慈善事業(yè)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5 李琦;北洋政府時期肅政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6年
6 王萍;北洋政府時期的農(nóng)業(yè)政策[D];山東大學;2005年
7 張仲秋;北洋政府時期河南紅槍會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8 楊靜;北洋政府時期商業(yè)報紙現(xiàn)代化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9 金婷;北洋政府時期的青島商會研究(1922-1929)[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10 李秀霞;論北洋政府時期湖北的農(nóng)政與農(nóng)業(yè)[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北洋政府時期肅政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79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77962.html